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当代体育》2008,(3):64-64
刘晓宇10岁开始练球.用他自己话说:“因为我爸爸喜欢篮球”;用他父亲的话说:“这孩子小时候身体太弱了。”  相似文献   

2.
丁毅的身高是1米84,这即使在如今营养充足的中国人中也算是鹤立鸡群。可到了长人如林的排球队里,他虽然仍惹人注目,但只不过成了鸡立鹤群。对此,丁毅自有说法,我是用脑袋打球的嘛。今年才24岁的丁毅是初次入选国家队,但在向全体教练员和队员自我介绍时,却毫不显得腼腆:我叫丁毅,司职自由人,外号"大嘴",虽然嘴并不大......,立时,引来大家一片笑声。丁毅涉足排球是在小学四年级,最初的目的很简单,锻练身体。因为具体发商较早的他虽然个头在同龄的伙伴中最高,但素质却不是偎好,田田生病。所以当区体校的老师动员他统排球的,…  相似文献   

3.
“排球是我最大的乐趣”──访著名排球教练邓若曾“我爱排球。排球,是我一辈子最大的乐趣。”退休在家的邓若曾说。邓若曾今年59岁,搞了整整40年的排球,不久前办了退休手续。家中4口人,他和爱人蔡希秦、儿子,还有老母亲。走进邓家客厅,映入眼帘的是墙壁上呈一...  相似文献   

4.
冯坤过生日总要许个愿,但从未向别人透露过秘密,这次她却把自己十年间始终不渝的心愿说了出来:进国家队。冯坤说自接触排球,喜爱上排球开始,自己就暗下决心,一定要进入国家队,做一名优秀的排球运动员。大概上天读懂了这个小女孩的心思,在经历了多次磨难后的第十年——2001年,她终于实现了这个心愿,稳稳当当地坐上了国家队的一把交椅。三进国家队其实,2001年已是冯坤第三次入选国家队了。早在1995年2月,郎平回国执教首次组队,16岁的冯坤就进入了中国女排19人的大名单,并参加了在柳州的大集训。虽然那时她所在的北京女排成绩不佳,而且冯坤进入…  相似文献   

5.
上海的排球曾有着令人羡慕的辉煌成绩。远的不说,就从职业联赛开始的这七年来,上海女排就曾包揽了“五连冠”,还摘得了八运会金牌;上海男排赢得了一届联赛冠军,两次锦标赛桂冠,本赛季又成了夺冠的大热门。值得让申城人自豪的是,仅这十多年来,国家队的行列里就出现了一茬又一茬的上海选手:许新、李国君、李月明、诸韵颖、张静、桂超然、李轶之、徐文裴、王烨、余国华、吕宁馨等。今天的男排更是新人辈出,拥有国家队“五虎将”:何炯、汤淼、沈琼、王之腾、崔晓栋。这些新星的出现,有着基层教练的默默耕耘,有着“体教结合”的良好环境,有着挖掘…  相似文献   

6.
《乒乓世界》2003,(8):i006-i006
“乒乓球有多重?”我上小学二年级时,当爸爸说要做我的乒乓球“教练”,我向他提出了这个问题。我从小体弱,总是以医院为家,爸妈视我的身体为最头痛的事!这大概是爸爸要我学球的主要原因吧。“太重的话我可不打!”我平生最恨的事莫过  相似文献   

7.
泰格尔·伍兹:爸妈告诉我,我是在能说话会走路以前就迷上了高尔夫球的。当然我已经记不得自己坐在高高的座椅上看着爸爸把球击入球洞时的情景了,但是我确实能够记得幼年时的自己对这一游戏是多么着迷。爸爸也是那么喜欢玩高尔夫球。回首往事,打高尔夫球对于我来说,是竭力效仿自己最崇拜的人——父亲而采取的一种尝试。伊尔·伍兹(泰格尔·伍兹之父):泰格尔两岁时就记住了我办公室的电话号码。他总在每天下午快下班时给人打电话问:“爸爸,我今天能和你一起练球吗?”我一答应,他就欢呼着说:“那好,爸,我在离尔夫球场等你哦。我让妈把我带过去。”他总是精力充沛得令人感到不可思议。他在两岁时就认为自己有义务和责任每天提醒我关于打高尔夫球的事,他认为这是他每天必须做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8.
漫画幽默     
羞于启齿 三年级的小强尼的班级里正在举行一次关于职业的讨论,老师问大家:“你们的父亲都是做什么的?” 一个小女孩首先举手回答:“我的爸爸是个医生,他帮助人们从病痛中恢复。” 紧接着—个男孩举手回答:“我的父亲是个牙医,他给人固定牙齿。” 另—个小女孩又举起手了:“我的爸爸是个严谨的律师,他把坏人送进监狱。”  相似文献   

9.
冯坤过生日总要许个愿,但从未向别人透露过秘密.这次她却把自己十年间始终不渝的心愿说了出来:进国家队。冯坤说自接触排球,喜爱上排球开始.自己就暗下决心.一定要进入国家队,做一名优秀的排球运动员。大概上天读懂了这个小女孩的心思,在经历了多次磨难后的第十年——2001年,她终于实现了这个心愿,稳稳当当地坐上了国家队的一把交椅。  相似文献   

10.
今年的步步高全国男排联赛,冠军的悬念至今仍难预料,但排在积分榜首的上海东方男排异军突起,受到了排球界的普遍好评。主帅沈富麟别具一格的指挥风格,入选国家队的一批年轻选手,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上海男排几次成为入选国家队选手最多的队伍,致使沈富麟又一次从幕后走到前台,成了人们关注的风云人物,在他的手上,先后培养出多名高水平国手: 蔡斌、翁亦青、缪志红、徐文斐、余国华、王烨、吕宁磬、何炯、沈琼、汤淼、王之腾——为国家男排输送了一拨又一拨优秀人才。沈富麟的执教有何独特思路?何以能接连不断地出人才?让我们走近上海男排,走近教头沈富麟,掀开他的育人谜底。  相似文献   

11.
老实人郝海东自述 那天,爸爸送给我一个小皮球,“玩吧,用脚踢,不准用手拿。” 由于爷爷当时是所谓的历史反革命,所以父亲丧失了当一名足球运动员的希望,于是很自然地,他把这个心愿交给他儿子来实现。爸爸带我踢球一直踢到10岁,1980年的八一队到青岛招收少年队员,我成了其中年纪最小的一个被带到北京,开始了正式的足球生涯。少年队、青年队,18岁到八一一队开始打甲级联赛,1989年在徐根宝的国家二队,后来又进了国奥队。国奥队期间是我人生重要的转折时期,后来的马来西亚失利是有生以来最大的挫折,不过也好,使自己成熟一些。后来进了国家队,  相似文献   

12.
32岁的黑龙江鸡西球迷只过了两年健康的生活。两岁那年,小儿麻痹症便夺去了他正常行走的权力。小时候他看着别的孩子走,他痛恨自己的腿走不好。他扶着墙练习走,跌倒了,爬起来,又一次跌倒,又一次爬起,他母亲流着泪说:“孩子,咱们真是哭天天不灵啊!” 腿有残疾的人对腿常有一种梦幻般的感情,张海迪说:“我最喜欢梦,我在梦里永远有一双健康的腿。”著名作家史铁生在轮椅上说:“人有来世,我一定做个足球运动员。”秦福山说:“我最喜欢足球,我能看见最健康的腿。”  相似文献   

13.
排球杂志的记者让我说中什么,说什么呢:战场上的我大家都看到了.也都熟悉了.那么就跟大家说说场外的我吧我属牛。1973年3月底出生在南京一对排球伉俪家中爸爸孙锦华曾是江苏男排的副攻手,妈妈黄启珍则在江苏女排打主攻妈妈当年打球很能拼所以大伙给她起了个外号"老虎"等我到省青年队打球、而目也打主攻时。妈妈当年的队友见了我便开玩笑地说:嗨.你家又有了一只"小老虎".没想到一句玩笑.渐渐成了我现在的绰号说来惭愧一作为国家队的主攻手.在场上我真应多点杀气。多点老虎下山的勇猛,可能骨子里算条"笨牛"吧.我没觉得自己一点也…  相似文献   

14.
张卫华老大不小了,1987年他就入选过国家队,在国家队呆了一年又回到上海队。可是他的名气始终没有他在国家队的那些队友大,不过他也看得随随便便的,“别人比我顺,我有什么可以抱怨的呢?这是命运的问题”。其实他人也和他说话一样随随便便的。1998年他转会松日过程中差点“卡了壳”,这事搁谁身上谁都要急得跳脚,张卫华说我也急,可是他说这话时还是一贯地慢条斯理的,一点也看不出急来。“能在甲A踢球,我就很舒畅。”张卫华说。其实松日队很多球员都像张卫华的情况,比如魏意民,他所要的是上场的机会,而不是在一支豪华球队中坐板…  相似文献   

15.
速写王之腾     
2003年联赛开赛前,不少人都预测,上海东方男排将成今年联赛新看点。不说别的,掰着指头数数国家队中有多少上海籍球员就可以了:沈琼、汤淼、何炯、崔晓栋,以及王之腾──几乎一个阵容就出来了。2002年冬天,当王之腾入选国家队冬训阵营时,颇感惊喜,大概是还没准备好。也许在他的运动生涯之初,他没有想到自己会有这么一天。最开始王之腾练的不是排球,而是足球。他的小学是上海著名的足球传统校广州路小学。小学二年级开始踢球,一年之后因为个子太高──三年级就一米五十几──而改练排球。然后是虹口区少体校、上海市少体校、上海青…  相似文献   

16.
笑说诸宸     
诸宸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刚进国家集训队的一件小事.当时我们的驻地还在北京老山,平时她学起棋来总是如饥似渴.有个男棋手老被她缠着教棋.一次他逗她说:“那得叫我干爸爸.”诸宸说:“那你下完棋要去给我买西瓜!”她叫了他“干爸爸”,他果然又教她下棋,又去买了西瓜.后来我问她:“你怎么能随便叫人干爸爸呢?”她说:“那怎么啦,叫他一声,他腿都快跑断了.”  相似文献   

17.
体育幽默     
黑哨刚上小学的儿子要妈妈给他买个一哨子。当看到买来的是又红又亮的红色哨子时,孩子不高兴地说:“我要爸爸吹的那种黑哨。”爸爸一听火冒三丈,掏出自己的红色哨子说:“你是色盲吗?”儿子委屈地回答:“那为啥同学们都说你吹的是黑哨……”  相似文献   

18.
小菩  陈雄 《新体育》2003,(8):10-12
“为什么我会搞体操,到现在有时想想,都还挺奇怪。”51岁的陈雄偏着头,脸上的神气有点困惑,“我爸爸是工程师,妈妈是会计,家里的兄弟姐妹也没有干体育的。可以说没一点体育细胞。”然而自从童年时在校园里看别人练武术,自己在旁偷着摆倒立开始,陈雄这一生,便与体操结下了不解之缘。新来的小兄弟1965年,练体操还不到两年的陈雄参加了在成都举行的全国少年调赛。那次比赛,他被前来挑选苗子的国家队教练吴树德看上,不久后便到了北京,进入国家队。当时陈雄才13岁,长得虎头虎脑,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他一进队便和高健在一个班,年长几岁的高健是他…  相似文献   

19.
得知自己落选国家队的消息后,成志明虽然感到很遗憾,但他没有丝毫的抱怨和懈怠。他于7月10日乘飞机回到济南,第二天便投入到了山东永安队的训练中。在接受采访时,成志明说:“进入国家队为国效力是我最大的愿望。这次落选很遗憾,但也说明我还存在着不足。我要以此为新的起点,积极训练,把自己的技术水平、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再提高一步。”成志明充满信心地说:“我有信心敲  相似文献   

20.
新面孔     
《乒乓世界》2014,(10):18-18
虽然爷爷跟爸爸都是韩国人,但丁祥恩从小却生长在中国延边。说起自己的乒乓之路,丁祥恩笑言起初是因为小时候身体不好,为了增强体质才打乒乓球的,至于之后怎么走上专业道路,他自己都迷迷糊糊。“我在中国练过一段时间,后来不练了,去韩国两三年后又捡了起来,我现在是三星俱乐部的队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