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七拐八弯的马路是昆明的特色,那些隐于市的街道有时嘈杂,有时安静,有时深邃,有时无厘头,伴随着我们成长的晨晨昏昏。谁是最具格调马路?谁最能引发购物欲?哪里最适合恋人逛?哪里最有历史感?是钱局街、文化巷、昆都,还是新生代银三角、白夜荷东、新西南走廊?[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现代声像档案》2007,9(3):27-28
一名英国工程师上周抓拍到了“有史以来最真的尼斯湖水怪”,引得世界各地媒体纷纷报道。苏格兰的尼斯湖水怪是全球最著名的传说之一,每年都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大量游客到尼斯湖旅游。尼斯湖水怪是劫后余生的恐龙?是超大体型的鱼类?还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至今众说纷纭。[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今天是我一生中最有意、最有价值的一天了,回忆起来还真是趣味无穷啊!为什么呢?让我来告诉你吧。  相似文献   

4.
最苦与最乐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  相似文献   

5.
不知道何时我的生活停顿了,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却总感觉百无聊赖,好像丢失了自己,丢失了灵魂,丢失了一切。对着电脑傻笑的我,真的很傻,很无聊!一向最讨厌做无聊事情的人,但这一年多来,却一直在做着最无聊的事情,而且乐在其中。我是谁?我在干吗?我找不到以前的自己了!  相似文献   

6.
孝感日报近年来的新闻实践表明,把握时代,与时俱进,贴近读者办报,贴近群众引导,最能赢得读者,最能打动群众,最能引起社会的共鸣。一、“身”入基层,心贴群众,是增强贴近性的思想源泉。党报新闻改革的办法大家想了许多,诸如改版、增容、套彩等等,使党报的面貌不断改观。但是无论怎么改,关键的一条,是你搞出来的东西要和大多数读者贴得近,挨得紧。党报的贴近性从何而来?拼几条读者爱看的消息,博得点廉价的喝彩,就贴近了吗?迎合少数读者的趣味,搞些煽情报道,增加点零售,就贴近了吗?将天下“坏事”、“丑闻”一网打尽,堆…  相似文献   

7.
拿什么规避畅销书的风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书人最关心的是:畅销书能给出版人、书店人带来多少利润?假苦销售图书定价三十元,五万册书,码洋一百五十万,毛利是多少?纯利是多少?为这本畅销书付出了多少心血呢?销售一千册定价三十元的书,码洋三万,毛利是多少?纯利是多少?销售占书店总销售多少比例?  相似文献   

8.
中国为什么未能发动一场工业革命?这是世界经济与科技史上最令人困惑,也是最迷人的命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走向已知和未知——楚天都市报《城事》副刊的阅读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力  詹碧蓉 《新闻前哨》2006,(10):18-19
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有什么重大新闻?国际、国内、本地区的,翻开报纸,这恐怕是每一位读最为关切的。满足读获知新闻是报纸最基本的功能,同时,报纸还有对一些新闻的发生、发展作进一步探究、追溯的功能。当读将目光从报纸上移开,还会看到更多更远,则是报纸副刊承载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建设新农村,农民是主体,在各地蓬勃开展的新农村建设活动中,农民的想法如何?他们的问题和困惑是什么?他们究竞最需要哪些具体的服务?对农广播应该如何服务好三农?带着这些问题,2006年6月,江西科教农村广播对农民听众进行了一次较为详细的调查。这次调查采取卷面文字调查为主,随机电话问答及听众来信等为辅的方式,调查对象分布于江西南昌、九江、抚州、宜春、新余等地,其中发出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57份。  相似文献   

11.
这两天,最热闹的事就是三月三相亲大会了。作为一名26岁的大龄青年,我也去了。一是看一看能不能找个好姑娘,二是想看看济南人是怎么相亲的。《生活日报》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济南人民服务”,你连人家在想什么?感情生活有什么需求都不知道,怎么全心全意?!  相似文献   

12.
《今传媒》1997,(6)
小记者也能写出『大参考』文/扬捷一代伟人去了,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我永远不会忘记: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的最卓越的领导人邓小平在一位地方小报小记者写的“内参”上极为重要的批示:“请国务院检查。天天讲缺人,有人不能、不会用,为什么?是谁的责任?如何纠正?需要...  相似文献   

13.
有一句名言:“当今世界一切都在变,唯一不变的是变化”。作为全国最基层的党报,地市党报长期以来面向农村,宣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办成了农村报、农民报。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深化,地市党报究竞路在何方?今后的走向如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今天的新闻,明天的历史。从某种程度上说,新闻是“易碎品”,它的最本质的特征是“新鲜的事实”,对于70年前发生在中华大地的长征,对今天的人们来讲,已是遥远遥远的事情了。然而,长征又是最悲壮、最有魅力的历史事件。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人、中央红军屡遭劫难后,又能绝处逢生?为什么中央红军在无法想象的艰难困苦面前,又能战胜艰险,保存自己?  相似文献   

15.
[你为什么不忏悔] 本年度,北大“才子”余杰发表《余秋雨,你为何不忏悔?》一文,文化圈内轰动。随后,有人炮制《余杰,你为何不忏悔?》一文相互狙击。至此,“你为何不忏悔?”成为某种文化隽语,在各大媒介流传开来。最常见的“文化审判”经常是这样的:你,为什么不忏悔?……不要,不要呀!,……我不要忏悔!……请给一个忏悔的理由先?……忏悔需要理由吗?……忏悔不需要理由吗?……需要吗?……不需要吗?……情节是结合余杰、余秋雨以及大话西游的格调调配而成。在忏悔与不忏悔,需要与不需要,姿态与资格,胆量与信心之间…  相似文献   

16.
杨澜  奂生 《出版参考》2007,(5):48-48
我还记得我第一次采访基辛格博士.那时我还在美国留学,刚刚开始做访谈节目.特别没有经验。问的问题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比如问:那时周总理请你吃北京烤鸭,你吃了几只啊?你一生处理了很多重大的外交事件.你最骄傲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早在2100多年前就已见诸文字的古楼兰王国,在丝绸之路上作为中国、波斯、印度、叙利亚和罗马帝国之间的中转贸易站,当时曾是世界上最开放、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然而,公元500年左右,它却一夜之间在中国史册上神秘消失了,众多遗民也同时“失踪”。他们到底去了哪里?多年来这一直是个难解之谜。1998年春节过后,忽然从新疆传出一条“爆炸性”新闻:人们在大漠边缘的米兰,发现了原属楼兰王国臣民的古罗布泊人后裔!他们真是谜一样的“楼兰遗民”吗?  相似文献   

18.
《新闻世界》2007,(12):41
诚实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美德,可我们的周遭却充斥着谎言,我们自己可能也经常说谎。是迫于无奈?是出于善意?是为了欺瞒?是缘于利益得失?  相似文献   

19.
趣味驿站     
《出版参考》2009,(9):28-29
“不差钱”的校园版 上学的人说:上学其实可短暂了,宿舍一出一进,一天过去了,嚎?宿舍一出不进,一学期过去了,嚎?上学这一天最痛苦的事儿是啥,你知道吗?就是“去上课了,老师没点名”!上学这一天最最痛苦的事儿是啥,你知道吗?就是“没去上课,老师点名了”!上学这一天最最最痛苦的事儿是啥,你知道吗?就是“第一节课去了不点名,第二节课走了老师点名了”!  相似文献   

20.
采编漫笔一篇通讯拟了80个标题刘承武 刘承武,主任记者。1935年生人,曾任河南日报驻开封地区记者站站长、新乡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等职。迄今发表新闻稿件2986篇,其中上人民日报38篇(含2个整版),上河南日报头版头题28个,推出省市级以上获奖作品50余件。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道是“百稿易发,一题难求”。近年来,我经常向自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从事新闻报道工作30余年。最值得回味的东西是什么?是公开发表的2000多篇稿件吗?不是。是上河南日报的28个头版头条吗?也不是。是推出的50多件获奖作品吗?还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