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媒科技》2011,(7):46-47
北京电视台全台制播网络系统(简称:制播网)作为目前国内建设并投入使用的规模最大的全台性网络系统,是一个集卫星信号采集、视音频节目制作、演播室共享节目播出、媒体资产管理、总编室节目/广告编播、节目/广告播出以及跨系统数据交换等功能相融合,涵盖电视台节目制播业务的一个完整的全台性网络系统。具有建设时间较早、规模庞大、技术复杂、网络化流程覆盖面广等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2.
<正>江西五套全流程数字化多媒体融合制播平台是江西五套自办栏目的生产基地,承载了日播节目大于5小时的生产任务,涉及节目制作的采、编、播、存、管等多媒体融合制播的各个环节。自2013年12月全面投入使用以来,系统运行平稳,并具有功能扩展能力和更大规模的制作能力。本平台由卫星转播车、集群式数字演播室和全流程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三大模块组成,在满足了电视台节目播出需求的基础上,通过网络化、文件化、流程化手段实现了多媒体融合制播,使内容生产从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媒科技》2013,(6):57-57
北京电视台网络化节目制播体系是一个涵盖电视台节目制播业务的一个完整的全台性网络系统,北京电视台联合成都索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整个节目制播体系由十余个子系统组成,配备后台服务器近千台、工作站点一千六百余台。  相似文献   

4.
网络化和数字化是电视发展的必然趋势,唐山广播电视台新闻制播一体化网络正式启用,极大地提高了新闻节目的制作质量和效率,为唐山广电全面实现网络化、数字化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文章通过几个模块着重介绍了唐山广播电视台新闻制播一体化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5.
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数字化,网络化逐渐成为趋势,人们收看制播一体化制作出的节目的欲望和兴趣迅速提升,越来越多的电视观众希望享受画质更加清晰,声音更加动听,没有黑场,保证安全播出的电视形式,为此,我们电视人在不断的努力。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30年来,电视传媒业伴随着中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而获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推动广播影视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和优化,带来了频道资源的膨胀扩充和节目生产方式的转变,各级电视台体制内部的制作力量已不能满足数字化和频道专业化对节目的海量需求,原来的节目制播合一模式被打破,节目制作由体制内向体制外拓展,走向社会化、市场化的“制播分离”是一种必然的抉择。  相似文献   

7.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及网络技术在电视台的应用,"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成为广电行业的主流,也是各级广播电视台共同追求的目标,各地都纷纷投入大量资金搭建了(广播)电视数字节目制作网和播出网。非编设备的升级改造,播出设备的兼容性增强,使得非编与播出系统实现了制播网络一体化。与传统的制播系统相比,网络化的制播系统为我们带来了不可比拟的优势,但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安全问题。一旦某个网络节点感染了病毒,就有可能让整个制播网络瘫痪,造成不可弥补的重大事故。因此,如何构建制播网病毒防控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高标清制播系统是指电视节目采用高清编辑,同一电视频道内容播出同时采取高清和标清方式播出的系统。县级台高标清制播系统是基于对高效、稳定、安全的制播系统建设需要,对于电视节目的制播高清化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此,本文结合衡山县现有设施条件对衡山县电视台高标清制播系统设计展开研究,旨在给出符合衡山县实际情况、满足高标清制播系统建设要求的设计方案,并从设计背景、设计需求、设计原则、设计方案等方面进行论述。在结尾对整个高标清制播系统建设和运行状况作出必要的总结,希望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肖莹 《视听界》2011,(6):52-53
电视台的网络化建设步伐越来越快,节目制作网、新闻网、媒资、高清网、播出网在各个电视台的内部纷出不穷。而要实现全台网络化节目生产的目标就必须打通制播相连,主干平台、全台网也是在这个过程出现的已有思路。对于盐城广播电视台这样的中小型电视台来说,节目的生产也已走到了这种全台型规划面前,根据这样的现状,我们探索认证了一条适合我台的新型制播相连的方法——以蓝光存储系统+蓝光媒资为框架的两盘制播系统。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这对现阶段广播电视台的制播能力和呈现的节目效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高标清制作播出网具有鲜明的科技性和先进性,因其可对广播电视台中的媒体资源进行集中数字化处理,所以可以更好地满足观众对广播电视台制播能力的新要求,而且可以支持未来广播电视台的发展需要。这种高标清制作播出网是当前最先进、性价比最高、最安全稳定的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1.
《视听界》2008,(4)
一、总体概述江苏广电中心新闻生产系统由1套新闻制播网络和1套8讯道标清演播系统组成,整个制作播出分发格式采用了DVCPRO50编码为主的MXF封装结构,实现了前后期生产的ING信息化新闻采集,整个新闻演播区域共有2个演播室,分别是1个600平米开放式演播区、1个250平米演播室。系统主要用于卫视频道、城市频道、公共频道的新闻、访谈、专题节目的直播和录制。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在网络化制播环境下为保障节目技术质量而进行的节目技术质量审查方面的思考和实践。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电视台全文件化、全网络化制播体系技术革新,重新构建节目技术质量管控体系成为必然要求。对于节目文件的技术质量审查,采用软件自动化处理方式取代传统的人工技审,在解放人力的同时也提高了技审的效率和准确性,成为了一种最好的选择。本文探讨了为文件化制播提供自动技审服务的技术质量自动检测系统的系统功能、业务流程和系统架构,提出了文件化制播质量管控体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程劲 《新闻世界》2012,(9):92-93
就广播媒体管理来说,一个有效的节目制播机制是决定广播频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本文围绕近年来广播频率施行的几种主要节目制播机制展开分析与比较,并对广播产业化趋势下的节目制播机制创新进行了一些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15.
刘飞  陶沙 《中国传媒科技》2013,(12):123-124
作为新一代数字电视制播系统,高清数字电视要想实现制播一体化必须以高度网络化先进系统为基础进行构建,本文重点就高清数字电视制播一体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研究,希望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媒科技》2013,(6):49-49
中央台制播生产流程再造项目涵盖了主控、播出、录制、制播网和智能监控等系统,涉及采、编、播的多个环节,通过建立新系统,完善、整合现有技术资源,进而达到优化工艺流程和系统资源配置,建立统一技术平台,实现全程全网,提高制播效率,提升节目技术质量和智能管理水平,确保安全播出和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7.
数字化电视播出系统的开发和使用.将克服现有电视台节目播出质量不理想、可靠性不强、节目制作不流畅、管理不严密等问题,实现电视节目制播数字化、传输网络化、资源共享化、播出自动化和管理科学化。  相似文献   

18.
吴涛 《新闻前哨》2013,(8):86-88
在传播技术数字化的今天,广播电台要想在日益激烈的信息传播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并顺利发展,必须与时俱进,对制播技术进行数字化提升,实现广播数字化、制播网络化、播出全媒体化。本文以秦皇岛广播电台台网数字化升级改造为例,探讨广播电台数字化技术方案设计。一、概述1,项目背景。秦皇岛广播电台将建设6+1套节目的广播全台网制播分离系统,其中6套播出节目系统、1套备播系统。实现广播业务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控。按照秦皇岛电台的实际  相似文献   

19.
前言2005年1月25日,广电总局正式向各有关单位印发了《2006年广播影视工作要点》,其中对于“制播分离”的表述为:“除新闻类、社会访谈类节目外,文艺、体育、科技类节目等可逐步实行制播分离,引入市场机制,实行节目的市场招标采购。”今时今日,“制播分离”这个字[在呼声越来越高的中国电视产业化过程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电视业改革的弦上之箭。并促使了一大批民营制作公司的崛起。究竟什么是制播分离,如何进行制播分离,制播分离能带来怎样的益处,该注意哪些问题。以上这些我们将在本文中详细探讨。一、媒介环境和发展趋势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20.
我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是创新广播电视制播体制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广播电视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在改革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节目制作的问题、社会制作公司生存的问题、政府规制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在人事、节目知识版权、节目质量评估机制、制播模式、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创新.本文从我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发展的概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等三个方面来论述我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