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现代图书馆具有开放性、自组织性和系统性特点入手,分析生态文化视域下的学习组织新样式,从学习型图书馆与馆员学习共同体的内在关系阐述图书馆全员学习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课堂学习共同体研究和实践中存在的概念理解片面、个体认知过程缺少关注以及内部组织层次受到忽视等问题,文章从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核心概念,即从“共同体”出发,重新阐释课堂作为学习共同体的内涵,揭示出课堂学习共同体对于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在此基础上,以“学习心理学”课程为例,通过对课堂学习共同体构建要素,即教师与学生、认同与协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分析,提出了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的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3.
迈向课堂学习共同体:内涵、依据与行动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教育展望》2008,37(11):15-21
有学者预言,"21世纪的学校应是学习共同体的学校"。课堂作为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场所,自然更有理由成为学习的共同体。然则,什么是学习共同体?现有的课堂是否已经是学习的共同体?如果不是的话,我们是否有必要把课堂建设成为学习的共同体?怎样做才能迈向课堂学习共同体?本文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逐一的解答。  相似文献   

4.
5.
生态观赋予共同体理论新的内涵和特点,构建生态化大学班级学习共同体是促进学习的有效方式,需要教育者提供真实的专业实践情境,创建学习者互动协商平台,促进班集体成员身份转化,营造班级和谐文化氛围,开拓全方位资源流通渠道。在实际构建过程中,应注意共性与差异相结合、经验与反思相结合、认同与协商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课堂共同体以社会学习的形态存在于学校场域中,在社会化联合过程中关注学生精神情感,融入课堂的制度规约属性,进而走向追求共同体成员个体及其社会性建构的深度学习,是一种具有整体性与统摄性的课堂组织形态。它涵盖课堂精神共同体、课堂深度学习共同体与课堂制度共同体三层结构。三层结构在整体性的课堂共同体系统中有着各自的意蕴及其运行机制,即在课堂精神共同体层面搭建情感支持机制,在课堂深度学习共同体层面建构深度学习机制,在课堂制度共同体层面建立契约文化机制。  相似文献   

7.
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文化自觉是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应然之举,创建文化共同体是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然之路。构建文化共同体包括校内文化共同体、校企文化共同体以及校域文化共同体。  相似文献   

8.
现代教育教学的质量提高,其核心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德性修养。课堂教学开展师生互动,课外学生问题解答利用网络,教师开展校本教研集合群体的智慧,学生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与家长的沟通都离不开教师有崇高的德性修养。现实证明,德性修养与教学质量的优劣成正比。因此,加强教师德性内涵发展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新课程理念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学习型共同体是教师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促使儿童愿学、乐学,形成充满生命活力、温馨和谐、互惠互助的课堂.学习共同体中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三种.学生要掌握学习方式,需要教师恪守信念,创设共同体环境,注重对话的教学.学生也要发挥在学习共同体中的自我能动性和主动性,重视与自己、同伴和教材的相遇和对话,并在学习方式掌握的求同过程中寻找适合自身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10.
随着对知识的社会性、建构性本质的关注,学习共同体研究已引起了学界的重视。然而,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理论建构与阐释方面,鲜有中观或微观层面的探究。为此,分析知识观的嬗变及其课程教学诉求,从课程教学层面上探究学习共同体的内涵、构建及其培育问题,不仅为学习共同体研究从宏观理论层面走向微观、走向实践提供了途径,还为变革学校教育教学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1.
混合式大学英语学习共同体是学习者在现实与网络相结合的学习空间中,以英语学习活动为载体,以共同愿景为指导,以交互、协作、共享为基本行为方式,促进共同成长的基层生态学习系统。通过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营造适宜的心理环境与硬件环境,确立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为学习目标,聚力实施“学习模式系统化、学习内容多样化、学习过程智慧化、学习效果评价多元化”四大举措,着力画出混合式大学英语学习共同体的最大同心圆。以期整合虚拟与现实学习空间的优势,形成文化认同的学习环境,构建协同知识,丰富具有中国特色的混合式教学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以学科组及课题组两种模式为代表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是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学习组织发展的重要形式,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热点。但有关其构成要素等的研究尚处在初步探索的阶段。本文基于我国学校教师专业学习组织发展的实际,对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基本属性和特征及构成要素作了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民主进程的加快,世界课堂正在发生“静悄悄的革命”,这种革命主要表现为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多重转变,而“学习共同体”这一概念就是在课堂教学发生多重转变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日本学者佐藤学是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外国学者之一。但不难发现,“学习共同体”理念其实有新瓶装旧酒之嫌,并未跳脱出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的相关理念。由此出发,通过文本分析研究,梳理、分析杜威和佐藤学文本语境下“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发掘两者课堂学习共同体理念在内涵上的一脉相承之处。最后,基于以上对两者课堂学习共同体内涵的分析以及学界的定义,归纳总结出符合当代语境的“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定义。  相似文献   

14.
城乡幼儿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是基于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背景和城乡学前教育质量发展不均衡的现实问题提出的.文章基于城乡幼儿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内涵与特征,探讨得出城乡幼儿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具有促进幼儿教师深度学习、激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主体性、促进城乡幼儿教师互助协同发展、提升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水平,进而推进城乡学前教育均...  相似文献   

15.
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生态哲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对教师学习共同体研究总体偏于静态、孤立。运用生态哲学所蕴含的整体、关联、动态性的思想和方法对教师学习共同体进行了解读,认为教师学习共同体应是学习生态系统,是教师学习方式。教师学习共同体由学习主体、学习目标、学习资源、活动规范和学习情境等构成,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多样性、有机性等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张金简 《考试周刊》2022,(38):76-80
随着双减政策和素质教育目标的逐步深化落实,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应该积极构建学科层面的学习共同体,带动学生在共同体身份和视角下开展深入的知识学习与实践研究。通过构建初中数学学习共同体,并优化共同体视域下的教学环节和教育实践,就能有效促进学生形成协作意识、培育沟通能力、强化主动参与学习,带动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力。文章基于课题研究的相关成果,以培育学生学习力为教育目标,从概念界定、教学问题、应用价值和基本思路等方面入手,提出了多种学习共同体视域下促进学生学习力的基本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17.
近几十年,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研究关注的焦点,从教学与课程等局部层面的改革,转向关注学校整体的革新.在这个大背景下,专业学习共同体不仅仅被当作教师发展的一种途径,而且成为一种崭新的学校变革方式,它将教师发展、领导角色、学校改善统整为一体,形成以学生学习提高为中心的整体学校发展模式.走向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学校变革历程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制度与文化的完善是一个不断磨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19.
随着网络、通信和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人类学习方式发生巨大变化,成人教育也从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正逐渐向立体化、虚拟性的网络空间方面发展。成人网络学习共同体是成人学习者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交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具有生态系统的典型特征。提高成人学习效率,实现成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就要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成人网络学习共同体,从环境、资源、交互和机制等方面进行生态化构建。  相似文献   

20.
文章运用教育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探讨高职医学院校班级生态管理方法,提出班级生态管理是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环境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平衡与失衡、共存与竞争、强制与协调的特点,展示熏陶育人、绿色生态、实践训练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