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乐府双璧”之一的《孔雀东南飞》(以下简称《孔》诗)是我国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千百年来刘兰芝那美丽、善良、勤劳、忠于爱情的美好形象一直活在人们心中,被人们广为  相似文献   

2.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诗的开头就是“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以孔雀这样的美禽来喻美丽的形象和美好心灵,引起所要歌咏的人物,起笔就渲染出浓郁的悲剧气氛。后来,干脆就以此为题,取代原题“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两题相比,当然“孔  相似文献   

3.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沈归愚称其为“古今第一首长诗”。全诗按主人公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线索来叙述,描写了聪慧、勤劳、知书达礼、多才多艺、忠贞不渝的主人公刘兰芝的悲剧命运。鲁迅说过:“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孔雀东南飞》有意识将人物形象的审美价值进行突出表现。将美的有价值的东西从多方面强化.又以此的毁灭来让人感到悲伤。越是突出其美的价值,这种悲伤之情对人的冲击力就越大.悲剧的效果就越强。诗中运用各种表现手法,从九个方面来衬托并渲染悲剧气氛.叙述人物的悲剧命运.揭示了产生悲剧的社会根源。[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它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其高超的艺术性,常常被历代文人所赞叹。这里仅就其结构艺术谈点看法,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5.
《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编辑的《玉台新咏》,名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作者是“无名氏”。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将其收进《杂曲歌辞》,称“古辞”,题为《焦仲卿妻》。现在人们常取此诗首句为题,名之为《孔雀东南飞》。全诗长达三百五十三句,一千七百六十五字,是我国文学史上有名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它和《木兰辞》并称,是乐府民歌史上先后辉映的双璧,代表着汉乐府民歌的最高成就。《孔雀东南飞》通过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婚姻悲剧始末的悲慨叙述,深刻揭露了封建宗法势力、封建家长制压迫妇女、扼杀青年男女婚姻幸福的罪行,热情歌…  相似文献   

6.
《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又是一首前无古人的最值得欣赏的长篇叙事诗,因而人们称它和《胡茄十八拍》为汉乐府诗中的“双壁”。在中国文学史上,以家庭悲剧为题材的作品不少,如《诗经》中的《氓》固然是一首“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好诗,感情又极为细腻而真挚,但女主人公的形象未免显得单薄一些。《钗头风》作者的不幸遭遇,几乎和《孔雀东南飞》的主人公是一模一样的,他的悲愤冲天的情绪表露于文字,足以激起人们共鸣,可它毕竟只是一首抒情的小词,在内容、情感的展…  相似文献   

7.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现存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全诗375句,1785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长诗”。本诗以时间为顺序.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迫害为矛盾冲突的线索,或者说按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线索来叙述,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  相似文献   

8.
《孔雀东南飞》地理辨疑及作品主人公的传说徐伟伟《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一首杰出的民间叙事诗,共353句,1765字,清代沈德游把它称作“古今第一长诗”.王世贞誉之为“长诗之圣”.一千多年来,这首长诗以其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完美的艺术形式,在中国情歌史上始...  相似文献   

9.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是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光辉诗篇之一。《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是一首典型的五言叙事诗,使用了2,3节奏形式,结构整齐,乐感明显,读来朗朗上口。诗中“奄奄”、“寂寂”等叠词的使用是汉语诗歌常用的一种表达手段,以增强诗歌的意境和节奏感。在翻译之前把握原文的这些特点有助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用相宜的表达手段和策略,从而使译文在最大程度上契合原文在视觉和情感上对读者产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孔雀东南飞》教学解难天水市第一师范学校赵健在中师《文选习作》所选《孔雀东南飞》一诗的教学中,教师会碰到一段情节错乱不清的表述,即“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这八句诗,参照古典文...  相似文献   

11.
被誉为我国古代长篇叙事诗双璧之一的《木兰诗》(另一篇为《孔雀东南飞》)可谓脍炙人口,久诵不衰。诗中塑造了一位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的形象。这篇文章的艺术特色,集中体现在一个“奇”字上。  相似文献   

12.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诗中所写的焦仲卿和刘兰芝为争取婚姻自由而自尽的爱情悲剧广为流传。“时人伤之,为诗云尔”(《序》)。后来,人们又把它编为戏剧演唱,几乎是家喻户晓。但是,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遗留的古迹以及有关的民间传说,却鲜为人...  相似文献   

13.
《孔雀东南飞》以其宏伟的篇幅,在我国古代的五言古诗中独占鳌头,被称为“古今第一长诗”。其实《孔雀东南飞》一诗不仅在叙事性方面表现出汉乐府民歌的高度发展,而且在人物性格的生动刻画和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方面也取得了非常卓越的艺术成就。《孔雀东南飞》一诗的这些卓越艺术成就的取得与作者在诗中对人物充满戏剧趣味的生动描写和对人物的内心分裂的深刻揭示是分不开的。本文拟从以上这两个方面来谈谈笔者教学该诗时的感受、体会及所形成的粗浅看法。 著名学者王运熙先生的《论〈孔雀东南飞〉的产生时代、思想、艺术及其问题》一文…  相似文献   

14.
《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陈朝时徐陵编的《玉台新咏》,题作《古诗无名人为焦仲卿妻作》。后人常取此诗首句作篇名叫《孔雀东南飞》。这是一首杰出的长篇叙事诗,全诗一千七百六十五字,可以堪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沈德潜《古诗源》)它通过刘兰芝和焦仲卿这一对青年夫妇的爱情悲剧,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鞭斥,对诗中主人公的不幸遭遇和反抗精神寄予同情并加以赞扬,同时对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通过幻想的形式加以描绘和歌颂。故事产生的年代到现在已经一千七百多年了,一直脍炙人口,广为传诵,这不仅是诗本身的巨大感染力,更主要的是作者成功地塑造了刘兰芝、焦仲卿两个正面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古代文学中的诗歌,以 抒情为胜,《诗经》中的“国风”几乎全为抒情诗;“楚辞”也是如此,《离骚》就是我国抒情诗的光辉典范。直到汉代由于建立乐府机构,采取民歌,才出现了较多的叙事诗,其中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的出现,给我国文学宝库,增添了新的光彩。尽管在当时不为人所重视,但是它的价值却为后人所充分肯定。明人王世贞称它是“长篇  相似文献   

16.
“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是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中的两个  相似文献   

17.
一、作品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我国第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散文作品——《论语》。我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我国第一部词典——《尔雅》。  相似文献   

18.
《辅导员》2009,(24):25-25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中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 中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 中国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中国第一部文言志怪神话小说集——《搜神记》 中国第一部小说总集——《太平广记》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在世界上有“诗国”之称,这是中国人的骄傲;常州在中国,历史上也有“诗国”之称,这是常州人的骄傲。当然,后一个“诗国”不是指国家,而是指城市或地区:另外,这个称呼也不是自封的,它有历史根据:大约是在清代初年,浙江著名诗人查慎行(初白)就有过这样的诗句:“毗陵诗国千年事”。(见于《续毗陵诗录》)  相似文献   

20.
周淑粉  杨艳 《现代语文》2006,(12):109-110
被称为“乐府双璧”之一的《孔雀东南飞》是现存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这朵奇葩在问世以后的多年里几乎没有受到多少人的关注,直到明清之际,才博得了众人的喝彩,它所演绎的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悲剧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动人的故事情节、个性化的人物性格、撼人心灵的艺术魅力,流传后世,经久不衰。胡应麟称其为“不假雕琢,工极自然,百代而下,当无继。”王世贞甚至盛赞它为“质而不俚,乱而能整,叙事如画,叙情如诉”的“长篇之圣”。从搁置箱底到众人争相拜读,《孔雀东南飞》就像陈年好酒,越藏越珍贵,愈品愈香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