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浙江省湖州市93份有效调查数据为依据,基于交易成本理论,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加入专业合作社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交易成本是影响农户加入专业合作社的重要因素。其中信息成本中是否了解农产品市场销售行情、谈判成本中对中间商报价公平看法、执行成本中到最近销售市场距离和产品运输困难程度对农户加入合作社的意愿起到显著影响。农户个体特征指标中的是否有家人从事非农产业和对专业合作社是否了解也会影响其是否加入合作社。由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合作社文化影响合作社经济行为,是合作社理论和实践的核心问题之一。分析了农业与文化的关系,阐述了合作社文化的内涵,并认为合作思想是一种文化现象。目前,文化缺失制约了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从传统文化、政府行为、合作社自身行为和社员素质等方面探讨了合作社文化缺失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将"中庸思想"融入到合作社文化之中、政府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合作社要重视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素质等途径构建合作社文化。  相似文献   

3.
农民合作社作为盈利性组织,其盈余分配机制影响着农民合作社的创新发展。为了研究农民合作社盈余分配机制,文章以盈余分配机制为切入点,分别从盈余分配方式、盈余分配比例以及盈余分红形式三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合作社注册资金、示范等级及其领办主体对于盈余分配比例、分配方式和分配形式都有显著的影响。行业对农民合作社的分配比例有显著影响;而合作社的成立年限对于合作社的盈余分配机制并没有显著影响。不同特征的农民合作社可以选择合适的盈余分配机制,帮助农民合作社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五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新时期我国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对于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富裕发挥着重要作用。伴随合作社的广泛建立以至快速发展,学界针对所存在的问题从对合作社法的解读、合作社运行、政府在合作社建设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合作社的规范化、绩效评估、融资到合作社自身建设发展及"农超对接"诸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文章对2007年以来学界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冀有助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安徽滁州土地整治后期管护的问卷调查,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分析了村委会管护、农户承包管护、专业合作社管护三种不同管护方式下农户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户对土地整治后期管护的满意度是合作社管护模式下最高,其次是农户承包管护模式,村委会管护模式农户的满意度最低。显著影响土地整治后期管护农户满意度的因素主要表现为承包耕地面积、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后期管护宣传强度、维修及时性、损毁程度、管护资金投入度和管护方式,而农户的个体特征对农户满意度没有显著影响。在不同管护模式下,土地整治后期管护农户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合作社与经济法的互动发展,不仅可以从合作社与经济法发展轨迹的契合中得到历史的验证,而且可以从合作社与经济法价值的耦合中找到合理的根据。在合作社的创新与发展中,恰如其分地运用经济法,不仅能够有效地克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社的法律障碍,更好地完善合作社核心成员兼任管理者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合作社的社会责任;而且通过经济法对合作社的现实挑战敏感地作出有效的回应,还可以凸显经济法的解释力、影响力和生命力,促进经济法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农业思想中蕴藏着丰富的农业合作社思想.邓小平农业合作社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合作社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探析其农业合作社思想产生的历史渊源、主要内容和当代价值,可谓有益于丰富理论探讨和探索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从这个角度对邓小平农业合作社思想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合作社联合社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中国合作社联合社应属于中间组织Ⅱ,其目标是合作社的管理而非经营。从理论和实证方面分析了联合社的功能演化及其定位,从而指出发展联合社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山西D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资料为基础,从合作社运作模式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合作运作模式对其正常发展的影响机制与过程.研究发现,作为参与主体的地方政府、企业、农村精英、普通村民经过自由组合,形成了三种不同的合作社运行模式.这些模式中普遍存在着强势主体侵害弱势主体利益的现象,使得合作社的实践偏离了政策设计的目标.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政府需要建立和完善各种监督管理机制,限制个利益主体的策略化运作,积极保障弱势小农的正当利益.此外,弱势小农也要加大对合作社的参与力度,维护其在合作社中的正当利益.  相似文献   

10.
早在大革命时代,中国共产党因受孙中山、列宁提倡合作社和苏俄大力发展合作社的影响,就对当时工农运动中初兴的合作社潮流表示了热情支持。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为了坚持和巩固革命根据地,又大力发展生产、消费、粮食和信用等合作社,逐渐形成了自己在革命和建设中依重合作社的传统,以及发展合作运动以生产合作社为主,兼及各类、全面扶持的方针。当然,当时也出现了一些偏激的做法。所有这些,都对中国以后的合作运动产生了深刻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云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据为样本,运用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方法,从理论上和实证上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政府支持力度、电商辐射度、销售渠道、融资渠道、贷款方式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贷款金额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农民专业合作社位于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贷款金额较少,位于欠发达地区的贷款金额较多;此外,是否为示范社对融资亦有影响,为示范社时,政府支持力度、销售渠道和带动农户数量对合作社贷款金额的影响更显著,而为非示范社时,合作社对环境的积极影响、电商辐射度、拥有商标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12.
发展面向小农户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促进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这取决于农户对农业生产性服务的需求行为特征。本研究基于对河北、河南的712户农户抽样调查数据,使用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规模户和小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需求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规模户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使用程度高于小农户;(2)规模户和小农户的农业机械服务使用程度最高;(3)规模户和小农户中,受过农业生产培训及参加合作社的使用金融保险服务概率更高。土地面积越大使用农业技术服务概率更高。土地面积、农业收入占比和是否加入合作社对农业机械服务使用有显著的正影响,土地块数对农业机械服务使用有显著的负影响。土地面积、是否受过农业生产培训、是否加入合作社对加工销售服务使用有显著的正影响。土地面积、是否受过农业生产培训、是否加入合作社、农业补贴满意度对农业信息服务使用有显著的正影响。因此,通过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不能忽视扩大土地规模和土地整理的作用,要注重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开展农业生产培训,制定小农户购买农业生产性服务的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民合作社是走以日本、韩国为代表的东亚农协道路,还是欧美"新一代合作社"的企业化道路,抑或中国特色的道路,在社会和学术界存在争论。通过对贵州娘娘茶合作社的实地调查和相关人员的深度访谈,为回答以上争论提供经验证据,从一个侧面证实中国特色农民合作社道路发展的可行性。异化的合作社不是中国特色,有乡土情怀、企业家才能的精英(大户和企业家)领办的合作社只要符合合作社的本质规定和核心原则,使农民得到了收益并获得他们的认可,就是中国特色的合作社道路的有益探索。这样的合作社在发展初期即使运作不规范,也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从而探索出中国的合作社之路。中国"三农"现状和合作社发展的阶段性是中国特色的合作社道路的现实依据,鼓励有乡土情怀、企业家才能的城乡精英带领农民组建合作社,是实现合作社规范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路径,是中国特色的农民合作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4.
从合作社的历史回顾入手,在论述合作社的国外立法及发展概况的同时,对我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立法,从其调整对象、法人地位、类型、财产、责任形式等,进行了概要性的阐述与说明.  相似文献   

15.
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一直是我党治国的一项重要任务,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我国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亦应承担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科技人才、为农村经济建设培育新型农民提供智力支持的重任,因此,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应该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相适应,更好地为推动农村经济现代化建设做出积极有益的贡献。然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因农民思想观念陈旧、管理水平较低、农民合作社成员整体素质不高等诸多因素影响着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合作社发展的过程中亟需职业教育培训的同步跟进。  相似文献   

16.
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的因素很多,但不外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在当前,影响合作社治理的内部核心因素是以理事长为首的理事会以及监督机构;外部因素主要是基层政府和村两委;还应该看到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并非孤立的起作用。  相似文献   

17.
合作社必须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财务分配制度。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着经营财务分配水平低、二次财务分配不规范和财务分配披露不通畅问题,影响合作社作用的发挥和合作社事业壮大。依靠政府扶持合作社的财政、保险与税收政策推动,加强内部规范管理,坚持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是强化财务分配规范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以石台县缘溪村为例,对传统的农村经济模式、村域转型中乡村旅游经济、城郊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数据分析,总结出影响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有地域因素、基础设施因素、政策因素、缺乏科技人才因素、专业合作社带动不足因素、财政投入不足因素六个方面。就创新管理机制、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引领作用、加大科技开发、和因地制宜搞好产业结构调整四个方面对皖南山区村域经济转型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关键市场主体,而理事长作为合作社的创办者,与合作社存在紧密的利益关联,其人力资本极大影响了合作社的经营和发展。但目前合作社理事长人力资本存在培训机制尚不完善、进取和责任意识有待加强、自身能力和素质仍需提升等问题。运用人力资本相关理论,提出完善以提升理事长人力资本存量为目标的培训机制、建立与农民合作社经营绩效挂钩的理事长奖惩机制,强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自我提升意识等,以此巩固和增加理事长人力资本存量,为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业合作社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全面做好“三农”工作的科学指南和基本遵循。从现实依据上看,农业合作社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战略的桥梁纽带,满足了新时代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业合作社是发展方向,发展农业股份合作,推进村社合一、加强党建引领,积极发展“三位一体”综合合作以及把农业合作社办得更红火的重要论述,对建设产业繁荣、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治理有效的乡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