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仔精神产生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的美国西部大开发,西部牛仔的开拓、吃苦及独立自主的精神更是对美国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牛仔精神作为美国人的精神支柱,鼓舞着美国人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开垦疆域,增强国家实力,同时也为美国的现代化之路铺平了道路,因此,这种力量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西部牛仔五个世纪的历史演进中,美国内战后的20余年是其黄金年代和鼎盛时期。数万名牛仔在牧场和牛道的艰辛劳作,把内战前还被称为"美国大荒漠"的大平原开发成了"牧牛王国",为满足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城市化对肉类的需求作出了贡献。然而,牛仔拓建"牧牛王国"的真实历史并非像美国文学作品和西部影视片所渲染的那样浪漫。很多牛仔在牧场和牛道上舍生忘死地保护牛群,以身殉职。  相似文献   

3.
蔡燕华 《海外英语》2011,(10):247-248
牛仔是美国西部小说塑造的主要形象之一,被人们誉为西部小说的灵魂。历史上的西部牛仔,生活在19世纪西部大开发的特定背景之下,他们信念执著、果敢乐观、豪放不羁、富有野性的性格品质和行事风格成为小说家们塑造的对象,更是对当时西部拓荒者精神品质的真实写照。时至今日,西部牛仔仍然是美国大众心理中英雄主义与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典型形象,对美国独特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形成发挥着持续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天下骏马》是美国当代小说家科马克·麦卡锡(Cormac McCarthy,1933-)创作的"边境三部曲"的第一部,小说以牛仔格雷迪和罗林斯在西部工业化侵蚀的情况下前往墨西哥寻找"伊甸园"的浪漫传奇重构了美国西部神话。麦卡锡在当代文化视域下回顾西部进程的历史,阐释了东西部文化差异下"边缘人"无所归属的身份困境,并把这种身份选择困境置于不同于美国的墨西哥文化背景下,展示最后的牛仔们对自我的追寻和迷茫。  相似文献   

5.
"文学牛仔"的英雄形象从出现到确立再到呈现出一种消解的趋势,在牛仔小说发展史上是一个渐变的历史过程。19世纪60年代,美国西部大平原地区"牧牛王国"的崛起为小说家提供了美国文学本土化的新素材,"文学牛仔"在传奇冒险故事中登场并随"一角钱丛书"的流行初具英雄形象。随着20世纪初美国西部踏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文学牛仔"被牛仔小说家刻画成阳刚威猛、热爱自由、神勇无畏和开拓进取的骑士英雄。20世纪后半期,美国社会与文化中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使"文学牛仔"的英雄神话开始解构,其英雄形象的消解反映了牧区社会衰落时牛仔作为社会边缘人的命运。  相似文献   

6.
牛仔是深受美国乃至全世人都喜爱的最具美国西部英雄主义与浪漫主义色彩的人物,是西部小说的灵魂。西部小说是美国所特有的社会、文化和历史的产物,它以19世纪的西部开发为背景,成功地以“牛仔神话”为题材,是反映美国历史发展和民族性格特征形成的一种大众文学,小说中的牛仔形象已成了美国文化的象征。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牛仔研究,始于与牛仔有关的传说故事及牛仔小说等文学形式。牛仔小说,作为美国西部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植于广袤的美国西部大地,渊源于美国社会形成的特殊环境,积淀着美国社会发展中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牛仔小说通过牛仔小说作家的笔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牛仔形象,以独特的文学形式在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着美国西部发展的历史,20世纪以来,史学界和文学评论界对于牛仔小说的研究和评价始终揭示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8.
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西部小说家赞恩·格雷依托真实的美国社会历史,以西部牛仔为主人公完成了30余部西部牛仔小说的文学创作。格雷的作品在美国西部牛仔小说发展史上承上启下,既继承了20世纪初"文学牛仔"英雄形象的塑造传统,以模式化的方式展示了"文学牛仔"的浪漫传奇和侠肝义胆,从而持续推动了美国西部牛仔神话的形成;也通过对牧区战争、黑人牛仔、印第安人和现代牛仔形象的写实塑造,在间接反映"牧牛王国"发展真相的同时,为20世纪后半期西部牛仔小说从通俗走向严肃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美国早期牛仔小说是美国西部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美国牛仔小说根植于广袤的美国西部大地,积淀着美国社会发展中深厚的生活、文化和历史底蕴。牛仔小说作家作为时代的思考者和感受者,是在以小说的形式深刻地反映美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这一独特的文学类型渊源于美国社会形成的特殊环境,是考察美利坚民族性格和文化价值观不可缺少的构成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一个美国牛仔头带大草帽、骑着高头大马,走在西部辽阔的天空下。他能套住一头母牛,能从屋顶飞身跳到一匹等待着的马背上。他寡言少语,子然独行绝对自由。这就是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美国西部牛仔的形象,但这些并非都是真实  相似文献   

11.
一 第一次对美国西部有一个强烈印象,是看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幕式上的边疆开发大歌舞.那年我正开始练英文打字,打算申请去美国电影大学修读研究生.美国西部的标志性视觉图谱,突然在电视上第一次全景式地展现在我面前:巨大笨拙的木轮大篷车,两边向上翻卷的各色牛仔帽,高至膝盖的雕有花案的牛仔靴,斜落在胯上的六响左轮手枪,枪柄还向上高高撅起,毫无凶相的、甚至带点憨朴之气的野牛,上膛方式怪异的来福枪,印第安人头饰上的斑斓羽毛……浪漫的美国西部远在我到达那里之前便诱惑了我.  相似文献   

12.
美国西部牛仔的形象,已通过电影电视深入人心。他们其实就是美国西部的第一代拓荒者。本期阅读栏目我们为大家介绍的《穿过宽阔寂寞的大草原》与美国这段历史有关,不过它的主人公可不是彪悍的牛仔,而是一位柔弱的小姑娘。  相似文献   

13.
《新娘来到黄天镇》被认为是斯蒂芬.克莱恩优秀的西部短篇小说之一。小说中主人公的命运揭示了19世纪末东部工业文明的发展对美国西部文化的影响,反映了美国东部文明向西部蔓延、渗透直至征服的历史进程。牛仔的命运为解读没落的美国西部文化提供了新的文学视角。  相似文献   

14.
与美国式西部片相比较,中国式西部片在环境、衣着、马匹,职业工具等方面可以大体对应.但中美西部片的视觉表现则存在较大差异:因美国西部开发较晚,美国西部片表现的是蛮荒的西部、统一的牛仔装束、老式的长枪等视觉元素;而因中国西部开发较早,中国式西部片更多展现的是文明化的西部、不拘一格的衣着和各种冷兵器的大量使用.视觉元素决定了故事的讲述方式,在社会矛盾的解决方式、人物的情感处理、故事情节艺术化追求等故事的内在处理方面,中美西部片也体现出较大的差异:美国西部片着力表现西方刚性的牛仔文化,而中国式西部片则体现出东方人独有的生存智慧和社会内涵.  相似文献   

15.
牛仔     
牛仔(英文为Cowboys),是美国西部历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有关牛仔的故事不仅流行美国,而且风靡全球。尽管观在少有牛仔,但牛仔对人们的影响却十分强烈。旧时代的牛仔仍然是现代许多书刊、电影和歌曲描述的主角,牛仔已成为美  相似文献   

16.
牛仔是美国的代名词,"牛仔精神"被称为美国精神,就连布什政府的对外政策也被为牛仔政策.从牛仔一词探源入手,纵观美国历史,认为牛仔的表象是男人气概,而实质上,美国牛仔的外衣下包藏着野性和血腥的美国精神.由此也不难理解现在的"牛仔政策"了.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后半期美国西部牛仔作为一个特殊的劳工集团对镀金时代的美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时,作为美国民间传说中的传奇人物,他们所创造的牛仔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也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美国文学中,牛仔诗在起始阶段可以说是“难登大雅之堂”,但到了本世纪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它却在数量和社会影响上发生了质的变化,逐渐形成气候、在美国现代诗歌创作中独辟蹊径,另立高峰。笔者通过观察和研究,发现在美国文学作品介绍活动中。我国很少有人涉猎这一领域,在此对这一独特的文学现象作一简单介绍。牛仔诗最早起源于墨西哥,两百多年前,墨西哥牧民在放牧生涯中创作了数量有限但风格独特的牛仔诗,叙述在放牧活动中人们之间的友情,大自然的变化,人类对大地的依赖等等。后来由于多方面原因,部分墨西哥牧民迁至美国西部.与美国牛仔融为一体,从而把这一诗体也带到了美国的西部。这一诗体刚开始时用西班牙语创作,西班牙语中独有的激情和乐感更能把牛仔们的所见所闻以及所想描写得淋漓尽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墨西哥牛仔原有的文化与美国西部文化相融合,再加上能用西班牙语创作的人  相似文献   

19.
西部大片     
《海外英语》2013,(9):8-8
一望无边的荒漠、偏僻安静的西部小镇、善良的人们以及英勇的牛仔,美国西部电影已看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文明与荒蛮的冲突、歹徒和英雄的对峙,西部影片不仅是好莱坞一大类型片,更是被赋予了诸多符号和象征意义,被借以传达美困的民族精神和性格。这里给大家推荐几部经典的西部大片,看看有没你喜欢的。  相似文献   

20.
赞恩·格雷是美国通俗小说作家,他的反映西部骑士生活的小说《紫艾草骑士》拥有庞大的读者群。小说中刻画的两位牛仔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是西部牛仔的典型代表,其行为可歌可赞,令人钦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