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初见陈思贝,一个白净秀气、文雅端庄的女生,给人的印象是个羞怯的、不爱说话的孩子。然而待她开口,你会发现她口才极好,脸上表情生动,灵气十足,真正是静若处子,动若脱兔。而读了她的文章,你更会击节赞叹,无论是散文,还是诗歌,或是杂文,她都有感而发,信手拈来,游刃有余。她的文字简练,文笔优美,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古今的文学艺术创作中,存在着两种风格的美:错彩镂金的人工雕饰之美和出水芙蓉的朴素自然之美。不假雕琢、气韵天成的自 然美,是我们民族传统的审美崇尚。  相似文献   

3.
王会华 《山东教育》2014,(11):59-59
有人说女人如花,因为女人是美丽的化身;也有人说女人像酒,因为女人可以点燃男人的激情:还有人说女人似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贾宝玉语)、“红颜祸水”就是明证……但在我看来,女人如书。  相似文献   

4.
诗歌能以高尚的情操陶冶心灵,能将丰富的联想注入心灵,能用优美的想象启迪心灵,使我们的精神得到提升,思想得到完善。激发诗情。如何引导初中生学好诗歌,撩拨起学生的诗情,拨响学生读诗、品诗的心弦呢?情境的设置非常重要。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相似文献   

5.
<正> 迦梨陀娑是印度古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也是世界文学史上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很多,其中剧作《沙恭达罗》是他最受印度人民喜爱,在世界文学史上声誉极高的代表作。 千百年来,爱情是文学中永恒不变的主题,围绕着这一主题,人们塑造出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庄这众多的女性形象当中,沙恭达罗占有一席突出的位置。沙恭达罗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她身上放射出了纯洁,自然而绝少雕饰的光华。 她穿着树皮衣,头戴尸利沙花,手着荷花须镯子,与林中的一切融为一体。她简直是自然的女儿,秀色天成,丽质超群,象一朵柔弱的“新开的茉莉花”,难怪见惯了后宫中繁缛雕饰之美的国王豆扇陀为之动容,可以说豆扇陀对沙恭达罗的爱慕实际上体现了一种对自然之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化馆要我写一篇<我的母亲>,并寄我母亲的照片一张.照片我有一张四寸的肖像,一向挂在我的书桌的对面.已有放大的挂在堂上,这一张小的不妨送人.但是<我的母亲>一文从何说起呢?看看母亲的肖像,想起了母亲的坐姿.母亲生前没有摄取坐像的照片,但这姿态清楚地摄入在我脑海中的底片上,不过没有晒出.  相似文献   

7.
《中等师范学校学生行为规范》第一条要求: “仪表端庄。穿戴整洁大方,提倡穿校服;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烫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不穿高跟鞋;坐立行走姿势要端正。”这里提出了一个怎样看待中师生仪表的问题。高尔基讲得好:“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 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我们注重仪表美, 要讲究怎样把美带到生活中去,使我们的审美情趣更富有生气,起到激励我们振奋向上、积极进取的作用;要认识外在的仪表与内在的意蕴之间的关系, 把注重仪表美与陶冶自己美好的情操和谐地统一起来。古人说:“山蕴玉而  相似文献   

8.
为了有效检测考生的能力,高考试题的命制者广泛地猎取各种素材,并对其巧妙地加以利用或改造.这里的素材既包括高等数学背景,也包括竞赛背景或竞赛题,还包括已有的成题,已考过的高考题等.例如,全国卷Ⅰ第22题的背景是下凸函数及琴生(Jensen)不等式;湖北卷理科第22题的背景为发散的调和级数并结合高斯函数;而重庆卷(文科)第10题可认为与第十届“希望杯”高一第二试的第20题同源;全  相似文献   

9.
作家简介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浙江桐乡人,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是一位在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一生出版著作《子恺漫画》《子恺画集》《缘缘堂随笔》《率真集》等一百八十多部。他曾在《丰子恺画集》"代自序"诗中说:"泥龙竹马眼前情,琐屑平凡总不论。最喜小中能见大,还求弦外有余音。"他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中学校园流行着这么一句话: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确实是一大难题。学生在作文课上往往都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即便写出来的文章也往往会表现出结构不严谨,层次不清晰,衔接不自然,前后不照应,谋篇意识不强等缺点,“假、大、空、虚、套”的现象比比皆是。如何克服以上弊端,走好写作之路呢?笔者就此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张廷杰 《中国教师》2009,(Z1):472-473
<正>课堂是教师的舞台。课堂上,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永恒的记忆。教师的职业道德将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师的综合素质也将在课堂上得到全面的检验。三尺讲台,举足轻重。因此,树立良好的课堂形象,对每一个教师来说,都是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改中现代科技手段的广泛应用,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却相对淡化,随之而来的是课堂上要么是多媒体唱主角,要么是学生一直居于“主体”地位,而教师则变成了旁观者,更有甚者,有些教师极尽迎合学生之能事,绞尽脑汁让主角进行各种名目的活动,展示所谓的“才华”,结果把原汁原味、古色古香的语文课变成表演课。因此许多有识之士开始呼唤语文课堂的本色回归。下面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本色”回归和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漫步于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常见到花样百出的形式.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受到了积极有效的关注,教师更注重引导学生去体验、去感悟.但在这繁华的背后,我们日常形态的语文课堂,却经常呈现出一种"活而不实"的状态. 课堂上学生面对老师的提问常常"不懂装懂""懂装不懂,';常常答非所问、词不达意;常常不说自己想说的尽说老师想要的,且形成了一种可怕的群体习惯行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我认为大致如下.  相似文献   

14.
指导学生写作,就是要从选材和写法上下功夫。"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才是中学生的本色。敢于写真实的自己,道出自己的心声,敢于说真话才是中学生的可爱之处。  相似文献   

15.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王韶南 《文教资料》2006,(12):48-49
孙犁小说的语言,巧妙地吸取了歌、绘画、口语的精华,具备了诗歌的凝炼,精美;绘画的形象,逼真;口语的朴素、自然。  相似文献   

17.
《目送》是龙应台对亲情深切体悟的一篇散文。文字简单无华却字字匠心,情感淡静真诚而饱含哲理,回环往复的结构恰到好处地升华了主题。  相似文献   

18.
贵刊2010年第9期刊登了杨云奎老师的题为《构造正方形或圆解题》一文,阅后拍手称奇,令人叫绝.但转念一想,从学生的认知角度看,构造法是一种技巧性很强的“巧法”.为什么这样“想”,为什么这样构造,对学生来说还是雾里看花,只可欣赏,不易掌握.假若用通法求解,其实也很简捷明了,也易于掌握和操作.现再举三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各种形式的公开课如竞赛课、示范课、观摩课、研讨课等教学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每节公开课老师们都会花数倍于平时备课的时间,极尽所能地准备好各种资料,集思广益,精雕细琢,力求标新立异,并进行多次反复的打磨,因此涌现了不少精彩的课例。然而透过教师深厚的功底、广博的知识、精妙的设计和独特的个人魅力,  相似文献   

20.
<正>贵刊2010年第9期刊登了杨云奎老师的题为《构造正方形或圆解题》一文,阅后拍手称奇,令人叫绝.但转念一想,从学生的认知角度看,构造法是一种技巧性很强的"巧法".为什么这样"想",为什么这样构造,对学生来说还是雾里看花,只可欣赏,不易掌握.假若用通法求解,其实也很简捷明了,也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