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学校德育何以可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学校德育作为人类的一种理性实践活动,总有其特定的目的。然而,仅有目的是不够的。一方面,因为目的是可错的;另一方面,实现目的依赖一定的条件。一切都是有条件的,只有“一切都是有条件的”本身才是无条件的。这一原理提示我们,应该注意研究学校德育的条件性。 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这样的模式,即先设定一定的德育目标(或文件规定,或领导人讲话),作为整个德育活动的出发点;然后以此为准绳来检验和衡量学校德育的成效。德育目的成为德育活动的逻辑起点。这种模式当然有其合理之处,它注重了德育活动的目的,提醒我们注意德…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教育部对高校的BBS整改的通知出发思考虚拟社区的发展现状以及虚拟社区的正负功能.笔者认为,虚拟社区是伴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而繁荣起来的,虚拟社区除了有社区的一些基本要素和特点以外还有自己的特色.在本文,主要回顾了前人对虚拟社区的界定,总结了虚拟社区的特点,并选取南京大学小百合作为一个案例来分析虚拟社区的正功能和负功能,提倡为发展虚拟社区提供良好的环境,加强制度化建设,促进有效平台的建立.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进一步研究和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受挫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考察 ,对“历史选择何以可能”作出了进一步的说明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重视“立德树人”“核心素养”的背景下,英语教师要改变重知识传授轻道德教育的方式,要将英语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本文主要探讨了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可能性及存在的困境,并探索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渗透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网络传播: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信息时代和信息技术的背景描述出发探讨网络传播迅猛发展的根本动因和发展方向。详细分析Internet和WWW等互联网的关键概念中所蕴涵的先验性假设,解释若干被人们所认识的互联网定律的意义,提出和论证互联网精神和“互联网价值方程”的思想。为了回答有关网络传播的何以可为的疑问,作以网络新闻、网络出版、网络广告等领域为例,对网络传播业界的发展给予了学理意义上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动态生成的课堂何以可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彬 《人民教育》2006,(21):28-31
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这似乎已经成了解释教育意义的经典话语;课堂的动态生成,也几乎成了健康课堂的典型特征。可是,作为课堂教学中唯一的教师,如何可能与四五十位甚至更多的学生展开对话呢?如果师生间没有心灵与心灵的对话,课堂又怎么可能动态生成呢?在大班教学中,教师往往  相似文献   

7.
本是对黄宗智教授《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一书的解读。黄发现从经典理论所共享的前提和范式入手去分析中国华北近百年的农村变迁,会得出和中国的经验史料相悖的结论。为了解决这个悖论,黄重新返回并充分利用史料,在理论上采取一种综合的分析方法,并主要采用了内卷化理论作为切入的角度来透视华北农村的变迁;最后黄推断出中国的制度背景才是悖论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有关生成式课堂的讨论引起了读者朋友们的强烈兴趣,一篇篇来稿都凝聚着他们的智慧和心血,更表达着他们对课程改革的热情,寄托着他们对教育理想的追求。本期,专家,一线教师各抒已见,再话生成式课堂,希望在如何达成生成式课堂上对读者朋友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学校变革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中,文化问题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提升改造和建设新的学校文化成为很多学校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0.
有关生成式课堂的讨论引起了读者朋友们的强烈兴趣,一篇篇来稿都凝聚着他们的智慧和心血,更表达着他们对课程改革的热情,寄托着他们对教育理想的追求。本期,专家、一线教师各抒己见,再话生成式课堂,希望在如何达成生成式课堂上对读者朋友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1.
教育社会学是具有科学和人文双重属性的学科。我国教育社会学研究在科学化追求中对学科的人文性有所忽视,有必要对这一学科特点加以补充论证。具体来说,教育社会学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教育社会学视野中的教育是一种蕴涵着客观性、开放性、理想性和超越性的社会事实;第二,基于人、教育与社会三者之间整体、动态的关系取向,教育社会学重视教育与社会的互相“发现”,关注人的和谐发展;第三,饱含人文精神和价值关怀的教育历史文化传统及其现代转型有待教育社会学返回历史深入挖掘。由此构成了一条基于文化传统创新、彰显文化自觉和自信、建构具有本土特色和世界意识的中国教育社会学理论体系的可能进路。  相似文献   

12.
少年,一方面要承受着自然增长与发展带来的烦恼,另一方面又要接受我国传统的思想道德准则,及时判斯和摒弃不合国情的外来文化的冲击,这本身就肩负着多重压力,无论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西方文化的进入,因特网的普遍推广,多种媒体的介入与影响,加之中国入世的强大冲击波,都会不同程度地作用于青少年这个幼弱而不成熟的生命体,也不可避免地使这一代青少年的思想道德中或多或少地要染上“混血儿”的某些特征。如何面对这种现实,确是目前思想道德体系急待改革的综合性问题。二、强化德育实效性的对策学校德育工作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党的“十…  相似文献   

13.
论教育何以可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旨在通过追问"教育何以可能"这一问题,探讨教育实践中受教育者与其教育环境之间现实的辩证统一关系,并探索教育机理中教育技术学的学术位置.本文认为,人的生成是内部的自我建构和外部社会性实践的统一;教育为人的生成提供系统化了的人类间接经验以及特定的实践条件,成功地成为个体人生成的外部环节和根本需要;教育为个体人生成提供的是现实的可能性空间,这个可能性空间以及个体人的主体性既是教育得以成功的前提,也是教育的局部失效无法剔除的缘由;教育是一种博弈过程,是谋划和实施的对立统一;提高谋划的理性水平,可以提高教育的确定性水平;提高谋划的理性水平必然要求将谋划技术化;教育技术即谋划的技术,目前至少表现为教学设计的技术和课程开发的技术.  相似文献   

14.
“教育规范何以可能”这一问题的准确涵叉是:使教育规范从无到有的充分而且必要的条件是什么。对因果必然性的把握和对教育行为后果的评价,是形成相应教育行为规范的两个必要条件,缺一不可;而从逻辑的角度看,教育规范判断以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作为前提,是调控人们教育行为的具有不同程度普适性的指示或指示系统。  相似文献   

15.
价值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是一定社会、阶级依据其价值目标和标准,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人们施加系统影响,激发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活动.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可能性源于人的未完成性和创造性,以及社会对人的先在性和人与社会的不可分性,其现实可能性则在于价值观教育既是社会发展与文化传承的需要,也是个体实践活动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6.
儒家文化哲学何以可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儒家化哲学是儒家学从哲学视域表达和阐发化问题的思想体系。本认为,儒家化哲学有其存在的合法性依据。“礼崩乐坏”的历史化危机和社会价值断裂是其产生的社会历史前提,“轴心期”中国“哲学的突破”是其产生的哲学认识前提,化的范畴化和“天人合一”与“中庸”化方法论的提出则是其诞生的基本标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儒学便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化哲学形态。  相似文献   

17.
一无谓词逻辑和类逻辑都不能完全反映传统词项逻辑的特征。亚氏逻辑与命题逻辑一样,都是二值逻辑。三段论蕴涵式比命题蕴涵式复杂,它表示一种特殊的蕴涵关系。希尔柏脱和阿克曼认为,对命题演算符号可作谓词演算的解释,也可作类演算的解释。通过对谓词的新解释,可以在命题演算、谓词演算与类演算之间建立起完全的类比,从而把传统推理的有些形式作现代逻辑的处理。这一联合演算思想虽未发育成熟,却能够为我们全面、深入地理解词项逻辑、谓词逻辑、类逻辑和命题逻辑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的关系开辟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把理性还给人类是近代启蒙运动的进步。然而近代理性主义的极致又引起人们不断地对其"合理性"进行反思和批判。哈贝马斯对现代工具理性导致当代社会异化进行批判,通过提出交往理性重构价值理性,重现社会的合理化。必须看到,现代性发展折射出人类物质温饱富足和精神失落、价值虚无的双重现象,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矛盾的尖锐对立,最终揭示出构建和谐理性的必然性和紧迫性。在人类的思维活动中,理性与和谐的结合是人类的渴望和追求,尤其是马克思哲学对实践理性的解读,为和谐理性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德性伦理何以可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存本体论的建立为德性伦理提供了本体论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的生命存在在德化的过程中 ,体证着德性—规范—德行在生命过程中的统一 ,在德化的切己存在样式中 ,德性伦理化解了善与恶、善与善、生与死的冲突 ,最终在个性人格的不断完满自足过程中 ,为德性伦理找到了可以落脚的基点 ,使德性伦理在生活世界中获得了理性和实践的双重确证  相似文献   

20.
民主教育是教育思想史上的一个经典命题,同时它也是当代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崭新课题。说它“经典”,是因为对这个命题的提出和思考甚至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古希腊思想家的教育思想:说它“崭新”,是因为面对今天的世界,民主教育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和价值。特别是面对今天的中国,我们重新审视与研究民主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