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感训练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培养语感对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它与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语言文字训练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是语言文字训练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2.
陈志娟 《考试周刊》2012,(18):27-28
语感的培养对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它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它与真正落实语言文字训练,提高语言文字训练的质量有着更直接的关系,是语言文字训练的最高境界;它是提高语文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可见,语感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是何其重要。那么如何加强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呢?首先让学生在生活中积累语感,然后让学生在朗读和理解文中的重点词句的过程中领悟语感,再加强想象丰盈语感,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口头语言表达或书面写作,激活语感。  相似文献   

3.
语感是由感受语言文字而引起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是通过对语言材料的感知所形成的对语言材料特有的、近乎直觉的敏锐感受能力.敏锐的语感是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它能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语感的训练."吕叔湘先生也曾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因而,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语感的训练和培养.下面笔者就语文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的语感,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沙桂芹 《陕西教育》2006,(11):22-22
“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这是叶圣陶先生从语言文字训练的角度,对“语感”介质属性的理性描述,同时也指出了语感训练在语文教学和语言文字训练中的重要地位.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以下几种培养学生语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言文字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可见,语文教育家一致认为语文教学必须十分重视语感培养。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准确、敏锐、丰富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6.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直觉地感知和理解的活动,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语感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叶圣陶先生曾说:“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言学家吕叔湘说:“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由此可见,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处和突破口,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7.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觉,是一种对语言文字丰富的联想、想象的感知活动。它是人们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是直接感受、体会、领悟语言文字的能力。这种能力是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科学的训练逐步形成的。《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的锐敏的感觉。”由此可见,语文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语感作为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李洪武 《甘肃教育》2011,(23):70-70
所谓语感就是指人对语言文字敏锐而丰富的感受,它作为感知语言的一种能力,是语文素养的基本要素。语感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加强小学生的语感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有助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作文能力的提高,叶圣陶老先生很早就指出语言文字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因此,加强语言教学,就要特别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能力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语感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培养语感呢?  相似文献   

10.
语感是人们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直接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语文综合能力。叶圣陶先生很早就指出:“至于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  相似文献   

11.
“语感”是指对语言文字的敏锐地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它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核心因素.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把语感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可以使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语言实践的过程,在语感内化和外化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因此,我们要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切实抓好语感训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笔者以苏教版语文第六册《微笑着面对一切》一课为例,谈谈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语感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2.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锐感觉。”吕叔湘先生也曾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叶、吕二老的话都说明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重要性。所谓语感,就是指人对语言文字的感知领悟能力,它是人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心理能力、心理直觉。从内容上看,它包括的语意正误的感觉、语言形象的感受、情感色彩的感受等。人具备了一定的语感能力,就能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迅速、准确地感知领悟语言,得心应手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因此,在…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语感教学被重视的程度.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就非常重视语感的训练.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锐敏的感觉."吕叔湘先生  相似文献   

14.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要让学生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什么是语感呢?语感就是语言感知力,它是在长期的语言训练和语言运用中形成的一种迅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就是训练语感。"教育家吕叔湘先生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  相似文献   

15.
正如审美的要有美感,学音乐的要有乐感一样,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当然就要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语感,语感能力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实践证明,语文素质很高的人,往往是语感能力强的人,可见人的语文素质的高低与语感能力的强弱有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叶圣陶先生曾经强调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更是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的确,语感训练是语文教学研究中一个历久而弥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中提出小学语文教学需注重学生语感的培养,这是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感知、分析、领悟能力的有效方法.如何进行语文知识的讲授,以及文字功底的训练,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语文教师需积极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先介绍了语感的具体内涵,重点从语文关感、文字分析、能力训练三方面提出了培养学生语感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觉,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符号敏锐的感受力和驾驭力,不仅是作文教学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也是弘扬我国语言文字、提高全民文化素养应该思考的问题。所以说,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语感是指一个人对语言文字敏锐感知和迅速感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整体的把握,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质的核心因素。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呢? 一、听(倾听) 听话能力的培养是引导学生把感受到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过程。通过倾听,学生可以积累语言,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根据课文所描述的意境作一定的深化、扩展或浓缩、概括,引导学生认真倾听,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的目的,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敏锐感知和迅速感悟的能力。一位老师在讲解《第一场雪》时,就动情渲染:“由于我们地处南方,现在虽然已是隆冬季节,可窗外却依然是阳光灿烂。然而,就在昨天晚上,老师做了一个奇妙的梦。我梦见我和同学们来到了胶东半  相似文献   

20.
培养语感对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它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为语文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它与真正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语言文字训练的质量有着更直接的关系,是语言文字训练的最高境界:它是提高语文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