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贵善悟     
写下这个题目,首先想到的是慧能的故事. 禅宗第五祖年老,先拟传衣钵于大弟子神秀,命其作偈,以观其对教义的领悟.神秀作偈曰:"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又试小僧慧能,慧能脱口而出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大喜,遂将衣钵传给慧能.  相似文献   

2.
相传,禅宗五祖弘忍圆寂之前,要选一个传人, 就让众弟子各做一首偈子。大弟子神秀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话音刚落,一个烧水的小和尚慧能也随口念出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相似文献   

3.
陈虹 《鸡西大学学报》2013,(8):32-34,68
孔子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教育家,培育了众多德才兼备的弟子。孔子治学注重和引导弟子向从政、从教甚至隐居方向发展,再加之春秋时代"重农抑商"的思想,孔子弟子中从商的寥寥无几,子贡可以说是孔子培养的一个例外。子贡从商之道主要有"生财有道,合乎礼仪"以及"若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其对中国古代以及当今商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古代文献的保存和流传有巨大贡献和深远影响。《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灿的明珠。生当春秋末期的孔子,曾以“博于《诗》、《书》”贵重于世,并“以《诗》、《书》、《礼》、《乐》教弟子”。司马迁在《孔子世家》中说:  相似文献   

5.
惠能(公元638—713)姓卢,广东新兴人,中国禅宗的创造者。在二十四岁时,离母北上,参拜蕲州(今湖北省)黄梅东禅寺五祖弘忍为师。忽一日闻童子诵神秀“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惠能闻后,便知未得见性,就请一解书人代笔,也书“无相偈”一首。弘忍见之,即已知大意,便秘密传授法衣,禀为第六代祖。惠能得法南归,终生传法于韶州南郊南华寺。惠能书写的“无相偈”是怎样的呢? 在不同本子的《坛经》中,载有三首。  相似文献   

6.
人,一辈子都在阅读.大多数人读有字书时短,读无字书日长.然只有善读有字书,方能读好人生这本无字书. 昔神秀大师偈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可谓善读无字书也.六祖慧能对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终深入一境而为后人所称道.此等高人天赋异禀,仿佛专为普渡众生而降临人间,他们只需读无字书.芸芸众生如你我,唯读书方能知古今、长才智、陶性情、传文化.  相似文献   

7.
人,一辈子都在阅读.大多数人读有字书时短,读无字书日长.然只有善读有字书,方能读好人生这本无字书. 昔神秀大师偈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可谓善读无字书也.六祖慧能对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终深入一境而为后人所称道.此等高人天赋异禀,仿佛专为普渡众生而降临人间,他们只需读无字书.芸芸众生如你我,唯读书方能知古今、长才智、陶性情、传文化.  相似文献   

8.
《论语》不仅是研究孔子思想的基本资料,而且在古代文学语言的形成与发展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一般认为《论语》是出自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之手,记述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并不是一时一人之作.通读《论语》,不难发现其在语言方面所具有的显著特点,不愧为古代语录体散文的典范.  相似文献   

9.
孔子作为中国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几乎是大家所一致公认的,他“博于诗书,察以礼乐,详于万物”,以自己渊源的知识,整理了不少中国古代文献,并同时向弟子们传授。这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无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光《论语》提到的就有《易》,《诗》,《书》等典籍,在这里,我只就孔子思想对《周易》大传的影响和作用,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孔子的弟子,号称三子,其贤者号有七十二人.司马迁《史记》有《仲尼弟子列传》一文略述其要,后世学者亦多有论及.孟子,被尊为“亚圣”,其行事颇类孔子,其弟子亦有数百.《孟子·滕文公下·彭更问曰章》载:彭更问曰:“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不以泰乎?”彭更的问话,概述了孟子周游列国的情形,也说出了孟子弟子之多.但对孟子弟子,后世研究者论及甚少.《孟子》一书中提及的孟子弟子有十八位:充虞、高子、孟仲子、子叔疑、季孙、乐正子、彭更、桃应、万章、咸丘蒙、匡章、陈臻、陈代、陈仲子、屋庐子、滕更、公孙丑、公都子.现据《孟子》一书,对这十八位孟子弟子略作介绍,为“先秦儒家师承关系”和“中国古代教育史”的研究提供一点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1.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在教学过程中既做过评价弟子的工作,又提出了一系列评价弟子的原则,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当今如何评价学生具有重要的启迪。  相似文献   

12.
宋代佛教文学由于文字禅的提倡,非常注重文采,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宋代禅僧的偈赞作品存世甚多,依据创作机缘的不同,禅门偈颂可以有多种分类形式。根据禅宗史料的实际情况,宋代禅偈可以概括为开悟、说法、劝世和临终四种类型,因为这四个方面基本上囊括了一个禅僧一生中最重要的几个关键点,在这些重要场合,他们常会以诗偈形式来表达思想情感。此外,题写在个人“写真”上的“自赞”也是宋代禅偈的一种重要题材,这些禅宗偈赞为中国古代诗歌创作增添了独特的品种。  相似文献   

13.
论孔子评价弟子的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在教学过程中既做过评价弟子的工作,又提出了一系列评价弟子的原则,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当今如何评价学生具有重要的启迪.  相似文献   

14.
沈火种 《江西教育》2006,(12):30-31
禅宗是最彻底的中国化佛教,其真正的创立者乃六世祖惠能。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道出了禅宗的精髓。惠能提出的“顿悟”学说以及“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主张,取得了禅宗正统的地位,一时蔚为显学,并深刻而广泛地影响了中国的文化。诗禅合一,相互作用,更成为独特的文化现象,恰如元遗山诗云:“诗为禅客添花锦,禅为诗家切玉刀。”诗与禅之间有着许多相同的思维方式与审美意趣:“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一个“悟”字,道出了诗道与禅道的会通之处,“悟”字也点出了充满东方智慧的奇妙…  相似文献   

15.
论参佛 ,是必讲悟性的。佛学的许多玄观妙理 ,既不需要逻辑推理演练 ,也不需要科学实验论证 ,它需要的是一种“慧眼” ,一种悟性 ,能超越尘世与现实 ,进入无限和终极 ,到达洁净空灵的境界。例如那个很有名的佛六祖慧能的故事 :五祖弘忍欲求法嗣 ,令徒弟诸僧各出一偈。先有一僧说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莫使有尘埃。”而慧能却说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染尘埃 ?”相比之下 ,谁的悟性更好 ,更有资格得以衣钵相传呢 ?当然是慧能了。所以 ,参佛少了悟性 ,哪怕念经磨破了嘴皮 ,也只是个有口无心的和尚 ,…  相似文献   

16.
一位私塾教师,教的七个弟子都考中了进士。他欲将两位千金许给其中的两位弟子,便对弟子说,谁能对上他出的上联,就把女儿嫁给谁。其上联是:一  相似文献   

17.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闲翻《红楼梦》,得此一偈,目光不由得一顿。一种淡泊宁静的心境竟然有如此大的魅力,使我不由得久久地回味:一阵清风从天外飞来,淡紫色的风铃轻轻晃动,“叮当”“叮当”的脆响直醉入你的  相似文献   

18.
《新作文》2006,(1)
佛家有偈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易经》却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出世与入世之间,儒家与佛家给人截然相反的启迪,亦让人取舍两难。入世,包罗万事万物,承受纷纷扰扰,虽然辛苦,却也繁盛热闹;出  相似文献   

19.
祭祀是古代社会有着非常重要影响的一种思想文化和意识文化形态,一直存在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文章以常州的坛庙遗制为例,从文化形态学的角度,梳理古代常州祭祀活动的源流与发展,对古代常州的祭祀现象作简单的归纳与总结,并揭示出祭祀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0.
古代表示年龄的词语是古代文化知识宝库中的瑰宝,而高中教材《学点古代文化常识》一文中,却只字未提。为了弥补这一缺憾,笔者对其进行了粗浅的整理,并依照年龄自幼而长的顺序,例说如下,以飨读者。①黄口:本指雏乌,后喻指幼儿,如《淮南子·汜论训》:“古之伐国,不杀黄口。”②孩提:又作“孩抱”,指幼儿。《汉书·王莽传上》:“孩提之子。”意思是需要抱的小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