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盛建东 《山东教育》2009,(11):59-59
点点滴滴的文字,起源于何时,不太清楚了,只记得上中学时第一篇作文《老师》被语文老师在班上当作范文读给大家听,当时老师有那样的话语:“写得多好啊,我看比魏巍写得还要好。”上中专时,因一篇作文《父亲》,老师把我选为语文课代表。接下来就是工作后,论文的不断发表,证书的不断获得。  相似文献   

2.
找题目     
在我们班,我的作文虽不算最优秀的,但是还不错。老师出的作文题目,我基本上都能很快地写出来,因此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可以这么说,我还没有为写作文的事发过愁呢!可是在这个暑假,我却为一个作文题目愁得茶饭不思。这是怎么回事呢?放暑假的时候,张老师布置了四篇作文。其中三篇是命题作文,我早早地就完成了,但该写第四篇时,我却犯愁了。这篇作文  相似文献   

3.
一鸣惊人     
最近,我的几篇作文,连续受到了胡子老师的表扬,其中一篇《我的班主任胡子老师》,还被他推荐到学校的黑板报上发表了呢!我真是高兴。胡子老师说我的作文贴近生活、有感情,还把那篇写他的作文在班上读了。他边读,脸上边布满了微笑,连连说:“写得好,写得像……”我真有点不好意思啦,因为作文里,我还“曝光”了他的几个小缺点呢。我一下子就成了班里和学校的“名人”。很多同学有事没事的,总愿意围着我,把他们的作文给我看,让我帮着修改。还有一些人总跟着我,看我怎么观察生活、怎么写作文,向我讨点写作文的经验什么的。李云龙和齐小亮就更是美…  相似文献   

4.
《初中生》2002,(Z3)
浦南中学寄给我一本校刊,其中有不少是中学生的习作,翻看时,被一个新奇古怪的题目吸引住了:《“作文”救了作文命》。到底写些什么呀?我急切地看了下去,原来写的是这样一件事:读六年级时,新换了一位语文老师。开学没几天,老师就布置我们写一篇题为《一件难忘的事》的作文。我平时最讨厌的就是写作文,想了半天还写不出什么。后来灵机一动:“老师不是还不了解我们吗?抄一篇,老师未必看得出。”于是,趁中午回家,就抄了一篇交差。第二天,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他劈头就问:“这是你自己写的吗?”我鼓足勇气点点头。“不错!写得真不错!”老师高兴地说。我暗暗高兴,好,没被老师发现。可是,老师还要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读作文。  相似文献   

5.
"这是我的QQ号"批寒假作文时,我发现平时作业马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小璞同学,有一篇作文——《我的QQ宠物》写得非常有趣,情真意切。小璞性格十分内向,说话有些结巴,不善于和同学、老师交流。平时,教室里似乎有他不多,无他不少。看到他的这篇佳作,我忍不住一阵激动,于是马上把他找来,首先热情洋溢地夸奖他这篇作文的成功之处,然后饶有兴趣地向他了解那只宠物的情况。不善言辞的他眼睛里一下子有了光彩,打开话匣子,滔滔不绝地告诉我他的宠  相似文献   

6.
星期五放学的时候,谷老师布置了两篇作文,一篇写人,一篇记事。谷老师还说:这次留的是小作文,写四百字就够了。谷老师习惯按照篇幅的长度,把作文划分为大作文和小作文。四百字的作文在谷老师眼里算不上长,当然得划分到小作文的行列里  相似文献   

7.
昨日依然     
一篇篇《我的语文老师》的作文,仿佛还在眼前。 一句句“老师请您留下吧……”亲切的话语似乎还响在耳畔。 激动的场景,真挚的情意在脑海泛起,不可名状的心潮澎湃延  相似文献   

8.
礼物     
有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儿,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十分吃力。打个比方,别人写作文能写二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但即便这样的作文,他同样能写得美丽如花。那是一次作文课,题目是《愿望》。他极其认真地想了半天,然后极认真地写,那作文极短,只有三句话: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于是,就是这篇作文,深深地打动了他的老师,那位妈妈式的老师不但给了他最高分,在班上带感情地朗诵了这篇作文,还一笔一画地批道: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感…  相似文献   

9.
有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儿,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力。打个比方,别人写作文能写二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但即便这样的作文,他同样能写得美丽如花。那是一次作文课,题目是《愿望》。他极其认真地想了半天,然后极认真地写,那作文极短,只有三句话: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每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于是,就是这篇作文,深深地打动了他的老师,那位妈妈式的老师不仅给了他最高分,在班上带感情地朗读了这篇作文,还一笔一画地批道: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  相似文献   

10.
那一节课是作文课,走上讲台后,我无法掩饰内心的凝重。同学们,现在老师的心情特别激动,因为我看到了一篇作文,一篇深深地感动了我的作文。这就是我们班晓香同学的作文《我多么希望》。  相似文献   

11.
三年级第一次作文课上,朱老师让我们以《谢谢您,老师》这个题目写一篇作文。我托着腮,像放电影一样把听到的和从书上看到的这一类作文在脑袋里过了一遍,然后就动笔编了起来:"晚上,我回到教室拿我忘带的茶杯,路过老师办公室时,看到里面的灯还亮着。此时,虽然夜已经很深了,但老师还在一丝不苟地批改着作业,似乎忘记了时间、饥饿、疲劳……"我一气呵成,写完后,又边读边修改了几遍,自以为写得很流畅,心里很有些洋洋得意。谁知朱老师看了以后,给我的评语竟然是:“重写!写真实的事情!”唉,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啊!  相似文献   

12.
第一次投稿     
10月6日中午放学时,陈老师走到我的面前说:“王秋实,你的作文写得很感人,自己试着写一篇投稿。”“我能投稿?”我有一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当再次看到老师慈祥而信任的目光后,我不再怀疑和犹豫,而是非常激动和紧张。  相似文献   

13.
这学期,我新接了六年级一个班的语文课。第一次改到柳莹同学的作文《记一件难忘的事》时,我一眼就看出她的作文是抄袭的。思虑较有代表性的作文,加上柳莹的这篇,然后,先把前面的几个作者叫到了办公室,我对他们说“:你们的作文写得很有特色,老师打算推荐给大家,不过,这次不是老师来朗读,而是让你们自己来朗读。现在,你们就把作文拿回去读通读熟,明天朗读给全班同学听,让大家也点评点评。”接着,我又单独把柳莹叫过来,我对她说:“刚才老师已经叫了好几位同学去准备明天读他们的优秀作文了,老师感觉你的这篇也很不错,所以,你也准备一下!”她没…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在拜访一位老友时,曾谈及孩子们作文的事,老友说他的儿子小学五年级时曾写过一篇题为《我的妈妈》的作文,经他这位教语文的爸爸加工润色,得了个95分的好成绩.升入初中后,老师布置的第一篇作文是《记我熟悉的一个人》,妈妈自然是孩子最熟悉的了,于是孩子又把那篇《我的妈妈》搬了上去,结果又得了高分,老师还选作了范文.到了初二,换了语文老师,在一次写《我最敬佩的人》时,这个“聪明”孩子把《我的妈妈》稍加改头换面,又交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同事找到我说:“每次节假日做家庭作业,女儿总把作文放到最后。为了让她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国庆节时我们特地帮她找了个学习伙伴——表姐,让她们互相陪伴、相互促进。谁知,老师分别布置的两篇作文,她俩却写得极其相似。原来是她俩商量好:你写一篇作文,我写一篇作文,然后简单地改头换面,  相似文献   

16.
去年我试行了一种小老师批改作文法,切实可行。师生满意。具体作法如下: 学期开头的一篇作文由我批改,选出写得相对好些的七、八个同学聘为下次批改作文的小老师,把他们的名字公布在黑板上,由同学们自己选择下次作文的小老师。第三次作文再选第二次作文写得好的同学做小老师,依次类推。对小老师批改过的作文,老师收上来看一遍,对个别评改得不准又必须指出的地方,用一两句话  相似文献   

17.
星期六晚上,我的一个朋友拿着他儿子的一篇作文给我看,说老师太苛求了,不但给打了个40分,而且还写了一句只有三个字的总批“流水账!”我的朋友感到很不服气,他说:“我儿子在三年级时,作文语句不通,层次不清;现在上四年级了,他能把事情的前后经过记叙得清楚而有条理,作为一个差  相似文献   

18.
王茹悦,你把校园写活了,写得生机勃勃,把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也描绘出来了。结尾把校园比作一个知识的城堡,让人看了就想来我们学校。 王茹悦,我觉得你的这篇作文很有意思,它的主人公就是我们天天见面的美丽的校园。这篇作文把校园描写得生动有趣、变化无穷。其中一段,把自己的班级描绘出来了。这一篇可爱的作文,鼓励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让我大开眼界、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9.
妈妈,您知道吗?作为您的女儿,我不知道有多高兴,可您怎么那么不谅解我呢?有时,您还做得那么过分。老师安排每星期背三篇作文,我由于阅读速度慢,背书自然就更加吃力。于是我决定每个星期五放学回家就先看书,把作文书中的内容看得透彻些,再把作文背熟。开学不久后的一个星期五,放学回到家,我就拿起作文书津津有味地看起来。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当您叫我去吃饭时,我随口应了一声“知  相似文献   

20.
零分的启示     
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次语文考试中,老师要求学生写一篇题为《我的爸爸》的作文,一位小女孩却写成了《我的妈妈》,虽然写得真挚动人,但那次作文考试她还是得了0分。当老师斥责她为什么写走题时,小女孩哭着说:“我的爸爸在我两岁时就去世了,我写不出来。”这个故事不禁让我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