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道策晚年的弟子 道策的五个弟子是:小川道的(继承人)、桑原道节(后 来的名人井上因硕)、星合八硕、佐山策元(继承人)、熊谷 本硕,再加上吉和道玄,曾被称为六大天王。 关于熊谷丰硕,外界对23岁的他基本是一无所知。有 的人说他出生于武州熊谷。但他留下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棋 谱,使他的才思得以流传到现在。 首先我们举出他和师兄策元所下的一局棋。对局记录 上只注记着是元禄年间所下的棋,可能是在本因坊府邸所 进行的练习赛吧。熊谷本硕先。 参考谱一 本局双方的下法很豪放,颇让人感到一些现代的气 息。而像白10的展开在当时…  相似文献   

2.
在介绍了一些夭折的优秀棋手之后,我们不能不介绍一下道策首选的继承人——本因坊道的。 道的与他的祖父辈的围棋大师道悦是同乡,二人同出生于伊势松坂,道的的本姓是小川。据传说他在年龄很小的时候就人本因坊家族门下学棋,他比道策要小二十四岁之多,但是他在十三岁的时候就晋为六段棋手,这种围棋天赋简直令人难以置信,道的是个不折不扣的围棋神童。 在他十六岁这一年,他成为了道策的接班人,被称为本因坊道的。他在御城棋战的表现相当出色,至他二十二岁辞世之时他一共下了六盘棋,战绩是五胜一负,我们可以想像他棋艺的精湛。以他…  相似文献   

3.
幕府末期是围棋高手辈出的时代,以本因坊丈和、井上因硕(幻庵)为首,外加上天保四杰(伊藤松和、阪口仙得、太田雄藏、安井算和)和服部正撤、井上因硕(秀■)等名振一时的高手竞相斗技。其中本因坊秀和和本因坊秀策在幕府末期的围棋史上涂抹了浓重的一笔。十四世本因坊秀和文政三年(1820年)生于伊豆半岛。九年后的文政十二年(1829年)本因坊秀策出生于安芸。在丈和、幻庵之争已近尾声,围棋界处于群龙无首的混乱局面下,两人的实力很快便脱颖而出。可以说秀和柔韧的棋风为近代围棋的下法奠定了基础,而秀策端丽的棋风则为近…  相似文献   

4.
道策门六天王 在江户时期二百六十年的围棋史中,诞生了两位“棋圣”。元禄时期的本因坊道策被称为前圣,文化文政时期的本因坊丈和被称为“后圣”。由于秀策被人们誉为棋圣已是进入明治时期的事情,所以,有相当的人为操作的成份在其中。 历史上最强的棋士道策——这一称谓在熟悉古代围棋的棋手中有着惊人的认同度。大家对这一点的看法有着惊人的一致。在水平比较低的初代本因坊算砂的时代开始算起,仅仅过了百年,为什么会出现有如此惊人天赋的围棋天才呢?这几乎可以算做是一个奇迹。但是,在算砂的弟子中有一名叫做中村道硕的棋手,据…  相似文献   

5.
时不我与     
本因坊秀和,日本江户时代大棋士,十四世本因坊,八段准名人,生于1820年,卒于1873年。 秀和棋力强大,棋界公认他有名人的实力,但是由于幕府末期的混乱局面,始终未能登上名人宝座,后世将他与另外三位有名人之能而无名人之运的大棋士本因坊元丈、安井知得仙知、幻庵因硕并称为围棋四哲。  相似文献   

6.
张大勇 《围棋天地》2004,(10):35-36
“本因坊”是江户时代四大围棋师家之一,世袭制的本因坊位从古至今延续了二十一世,历代本因坊在棋坛享誉很高。“名人”在古代即棋坛第一人者,日本历史上由争夺“名人棋所”而引发的争斗颇为惨烈。日本棋界推举的名人共10人:算砂、道硕、算知、道策、4世因硕、道知、察元、丈和、秀荣、秀哉。进入20世纪,“本因坊”、“名人”相继成为日本棋界的七番胜负头衔战,在它们不断缔造时代霸者的同时,两大头衔拥有者火星撞地球般的激战也应运而生。迄今,日本棋界已经出现了17次名人与本因坊七番胜负的决战。4月5日,日本第59期本因坊战循环圈加赛,依田纪基名人2目半战胜三村智保九段获得挑战权。这次依田名人VS张栩本因坊的七番胜负备受瞩目,这将是日本围棋史上的第18次名人与本因坊的对决。而且,戏剧性的是,在目前正在进行的第29期名人战循环圈中,张栩本因坊以5胜1败遥遥领先,依田名人也可能面临本因坊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名人的作为     
本因坊秀甫,日本江户以迄明冶时代的大棋士,十八世本因坊,八段准名人,生于1838年,卒于1886年10月14日。秀甫段位止于八段准名人,实是阴差阳错,造化弄人,当时及后世棋家均公认他实有名人之技,更有名人的作为。秀甫本姓村濑,幼名弥吉,乃是江户一木工之子,家境贫寒。弥吉家恰好在大名鼎鼎的丈和车坂下道场附近,因而对围棋产生了兴趣。1846年,弥吉八岁时投入了本因坊丈策门下,据说由于家中生活窘迫,连必需的礼金都无法拿出。  相似文献   

8.
张大勇 《围棋天地》2002,(11):19-24
二十世纪70年代初,是日本昭和围棋史上的林、石田死斗时期。作为吴清源、木谷实弟子一代的抗争,林海峰与石田芳夫五次名人、本因坊七番决斗殚精竭虑、惨淡凄绝。  相似文献   

9.
记得2000年底第四届应氏杯决赛第一阶段期间,围棋泰斗吴清源先生向世人阐释了他的21世纪围棋理论,说:“20世纪的围棋有很多不好的习惯,其中主要的便是定式。21世纪的围棋就不要定式。”“日本就是因为定式太多,大斜定式从百变研究到干变。定式越来越复杂,棋却越来越差。”他举例说:他的大弟子林海峰,年纪轻轻到日本便得了名人、本因坊等头衔。但此后30年没有进步,在老的下法中转圈。他认为:“一定要把老的下法忘掉才行。”  相似文献   

10.
死别     
江崎诚致  松谷 《围棋天地》2010,(13):101-103
算哲已经下定决心,要投身历法改革大业,回到京都多方活动起来,而因循守旧的天文方却对棋士的指手画脚颇为不满,采用了拖字诀。与此同时,道悦与道策登门拜访棋界元老井上因硕,商定了以坊门弟子入继井上家的计划。道策原本推荐塾头道节,但道悦却有更深一层的想法,属意道策之弟千松。最终,道悦说服了道策,让千松剃度,改号道砂,成为了井上家下一任家督的候补。  相似文献   

11.
资料     
应虹霞 《围棋天地》2005,(13):21-21
目前,本因坊战七番胜负的比赛正在日本如火如荼地进行,挑战者28岁的高尾绅路八段以3胜1负遥遥领先于25岁的张栩九段,离挑战成功仅咫尺之遥。在6月20日、21日进行的决赛第四局比赛中,他险些创造了本因坊历史上一项崭新的记录。这就是首次获得本因坊挑战权即直落四局取得成功。何况,他的对手并非等闲之辈,而是当今日本围棋的五冠王(名人、本因坊、王座、NEC杯、NHK杯)张栩。一时间,高尾绅路声名鹊起。  相似文献   

12.
本因坊秀和七段(27岁)先安田秀策五段(18岁)弘化三年(1846年11月2日)弈于山田朝右卫门宅虽然秀和和秀策已经多次地出现在我们这个栏目里,但是我所选择的还是秀和27岁、秀策18岁的时候所下的一盘棋,虽然此时对奕双方年龄都不算很大,但是他们的才能已通过这盘棋展露无遗。提起对奕时的弘化三年,秀策刚刚与隐居于大阪的幻庵下完那盘著名的令幻庵“耳赤”的一盘棋。此时秀和还是七段,是本因坊接班人,秀策则位列其后是本因坊接班人的后继者,从弘化三年的秋天直到弘化四年,两个人集中下了共十七盘棋。结果秀和取得了…  相似文献   

13.
归洛     
虽然道悦未能在御城棋上继续与算知争棋,但是道策却、击败了背水一战、用出天元奇手的算哲,让一门心情大好。与此向时,道悦在心中也暗暗地产生了与算知和解的想法。本因坊一门在一派轻松当中开始了归洛的准备。本所搬家完毕,争棋已更改了棋份,是时候考虑道策的婚事了,道悦在御城棋之后的伊势屋酒席间已经与宗兵卫约好,要尽早将京都这边的事情安排妥当。  相似文献   

14.
对于熟知围棋的人来说,本因坊秀哉名人(一八七四~一九四O)应该不会让人感到陌生吧!在此,我们简略介绍一下他的身世。秀哉本名田村保寿,一开始在村■秀甫(十八世本因坊)的方圆社学棋,其后人本因坊秀荣(十七世、十九世)门下学棋。在秀荣去世之后,就本因坊继承问题在围棋界一度产生纷争,其后秀哉成为第二十一世本因坊,以棋界第一人的身分出现,大正三年,秀哉就位名人。其后为大正十三年日本棋院的创立起到了主导作用。在其一生中好局无数,尤以与雁金准一七段进行的院社对抗战(大正十五年)、与吴清源五段进行的新旧布局对决…  相似文献   

15.
怜姬     
算知与道悦的争棋战意犹酣,尤其是道悦在重开之后一再取胜,算知步步后退,定先的棋份眼看便难以为继了。然而便在这一当口,安井家与本因坊家的交流比赛还是如预先所安排的那样,顺利地在伊势屋别宅进行了。由于算知审时度势的安排,双方的比赛火药味淡了许多,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两家棋士尽欢而散,安井算哲二世更与道策惺惺相惜,临别时约定尽快安排下一次的交流比赛。  相似文献   

16.
1963年9月底的第2届日本旧名人战挑战七番胜负第7局,对于坂田荣男与藤泽秀行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一战。 本因坊对名人,两位大正棋豪殊死决斗,胜者便将是无可争议的日本围棋第一人。最终的结果是坂田胜出,成为史上第一位头衔战时代的本因坊名人,就此走上了自己的霸者大道,而藤泽则在之后多年间载沉载浮,直至年过半百才重新站到了棋界舞台的中心。  相似文献   

17.
4月5日清明节, 台北张远锡先生接到儿子张栩从日本名古屋打来的电话;“爸, 我拿到本因坊挑战权,下个月将与王铭琬争夺头衔。”张远锡一时之间眼眶发热,这个没有童年的儿子,忍受了无比的困厄与寂寞, 经历了苦行与锤炼,等的不就是这一刻吗? 获日本千禧年新人奖 这是台湾围棋史上最重要的一天,第一次由两位台湾棋士争夺本因坊头衔。 20岁的张栩不仅写下了最年轻挑战者的记录,如果获胜,更将改写他师父林海峰所创下的23岁获名人的最年轻记录,这场世纪之战于5月14日揭开序幕。 张栩,林海峰的关门弟子, 沈君山博士的义子,…  相似文献   

18.
过继     
又到岁末,道悦师徒一行时隔四年再度踏上了归洛的旅途。争棋至第十六局,道悦终于将棋份由定先改为先互先。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而与此同时,安井家与本因坊家之间也开始出现了微妙的和解气息。不消说,道悦心情自是大好。此次归洛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对道策的亲事做出相应的安排。在京都雏屋,闻听立甫说起井上因硕病体支离,时日无多。道·阮登时生出了以弟子过继,执掌井上家门户的念头。  相似文献   

19.
第三代德川将军家光(一六二三年─—一六五一年在位)在围棋上也颇有造诣,所以,他曾先后九次亲自去观看御城棋战。在中村道硕去世之后不久,棋所位置上出现了空缺,因此,德川家光命令就棋所人选问题四大家族商量解决。  当时四大家族围棋的代表人物包括本因坊二世算悦、安井一世算哲、井上二世因硕(道砂)、林二世门人。在商议棋所人选问题时,还邀请了当时监督诸候的幕府最高级官员、总理政务的直属将军和宗教界高层人士列席参加。会议气氛颇为紧张,各路人士唇枪舌剑。在一番争执之后,安井算哲(古算哲)终于坐不住了,起身自荐道…  相似文献   

20.
“我要成为赵治勋名人那样的棋士。”那是十七年前。虽然勾指为盟,而且小孩子是那样的认真,但是大人们并不相信十二岁少年的承诺。他的父亲在他的儿子升入九段时认为这是体面回国的好时机。而当儿子夺得本因坊挑战权时,这位父亲指望的无非是儿子能做到柳时熏那样,能讨回两盘的面子。十七年了,人们目睹当年的“赵治勋名人”步入神格,十七年了,人们却平庸地看着当年泪撒空港的少年成长为与赵治勋斗力的本因坊挑战者。十七年后“两赵峰会”,人们的倾向性一判即明,日本的棋界将赵喜津定位在“史上最差的本因坊挑战者”。“不知先生为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