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大学生轻生问题已经成为大学生死亡的首要原因,因而,大学生轻生问题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文章对大学生轻生的原因以及预防对策等方面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大学生轻生事件屡屡发生,给学校、家庭、社会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面对天之娇子的过早消亡,我们悲痛有之,惋惜有之,但更重要的是制定措施、建立机制,用切实有效的方法预防大学生轻生。本文在分析大学生轻生原因的基础上试从大学生的生命教育的角度寻找预防大学生轻生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大学校园里的轻生现象的增多,暴露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有待研究和强化的问题。文章分析多种影响心理健康原原因,提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近五年来,大学生轻生现象较以往相比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但是自杀已成为大学生死亡的首位原因,这不得不引起高校的重视,其自杀原因、方式、场所的多样化和时间的相对集中性,给予了生命教育理论与实践新的思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大学校园里的轻生现象的增多,暴露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有待研究和强化的问题,章分析多种影响心理健康原原因,提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近来来,频发的大学生轻生现象不断敲打着人们的神经。笔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心理危机导致了这样的恶果。大学生轻生与很多因素有关,如自身的易感倾向、应激性生活事件、社会性支持维度、个体的综合素质、社会文化、价值观等。从实际效果看,高校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宣传、咨询、干预等可以为大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可以增强个体的抵抗力。高校在轻生干预方面可以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大学生中轻生死亡的人数呈上升趋势,据南京危机干预中心对南京部分大学的调查发现大学生轻生率高达20/10万。大学生的轻生是和谐社会中的极不和谐的现象,该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但轻生行为的发生是有迹可循的,而且每个人的表现方式不尽相同,如果学生管理工作者学会辨识那些危险行为的征兆,便能及早发现可能的当事人。  相似文献   

8.
工作手记近年来,大学生中轻生死亡的人数呈上升趋势,据南京危机干预中心对南京部分大学的调查发现大学生轻生率高达20/10万.大学生的轻生是和谐社会中的极不和谐的现象,该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但轻生行为的发生是有迹可循的,而且每个人的表现方式不尽相同,如果学生管理工作者学会辨识那些危险行为的征兆,便能及早发现可能的当事人.  相似文献   

9.
从儒家孝道思想解读大学生自杀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数量众多的青年大学生自杀事件已越来越让社会各界忧心忡忡。大学生轻生现象,表面上看是关乎心理或生命观问题,其背后隐藏的却是大学生的关爱及责任感的淡化和缺失,折射出一定的社会伦理问题。本文首先从个人、家庭、学校与社会几个视角对大学生自杀现象进行了归因分析。其次详细阐述了儒家孝道思想的精髓与内涵,从事亲、安身立命和泛爱众三个层面,结合大学生实际探究了自杀问题的实质。本文不同于以往从心理学和生命教育的角度来阐释大学生自杀现象,而是以儒家孝道思想从爱心和责任感的培养着手,以社会伦理价值的全新视角给了我们一个更为清醒、合理而新颖的诠释。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一些大学出现了部分学生因心理、贫困等因素造成的休学、退学、自虐或攻击他人、轻生自杀等问题,不但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业和健康成长,而且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精神背道而驰.文章对大学生特殊群体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大学生轻生事件频发,与大学生生命教育缺失有很大关系。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从生命教育的内涵、现状以及实施途径方面进行积极的探讨。以期能有效的减少悲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郭玺 《考试周刊》2013,(11):163-164
高校近些年频繁出现大学生轻生现象,这就从侧面暴露出了以理性为主的德育教育存在着很多局限性,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倡要在德育教育中加入非理性因素。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是从非理性的角度去把握生命的本质,让人们懂得生命的"绵延"与"冲动",从而摆脱理性的束缚,树立生机盎然的生命观,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生命质量,而且也对高校进行非理性教育有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高校学生因心理问题而休学、退学、犯罪、轻生的事件时有发生,而且比例在逐年攀升.所以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紧迫性、必要性.本文对高校学生产生的常见心理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65名大学新生想轻生的原因主要是:家庭原因,对学校或专业的不满意和高考压力.对大学生自杀的危机干预应从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四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5.
朱林 《教育》2012,(14):51-52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大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导致多数大学生心理出现了很多问题,有的甚至出现心理危机。大学生暴力、虐待生命、轻生等现象频频发生。2007年4月17日,上海一大四女生因找工作压力过重在家中跳楼身亡。2008年6月,南通大学大四某男  相似文献   

16.
三年来,我们运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量表分别对2005、2006、2007三届新生进行了测试。在对第25题“想轻生”的筛选结果和随后进行的约谈中发现了一些令人思考的问题,也促使我们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引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本文拟就近三年来新生心理普查中对部分同学“想轻生”原因分析以及生命教育思考作一些阐述。  相似文献   

17.
一大学生轻生现象是高校学生工作中值得重视的问题。最近我们对上海高校学生轻生情况作了调查。自1979年至1989年9月份共发生轻生91起,死亡32人。轻生者中的男女比例为:女生46人,占50.5%,男生43人,占47.2%。调查结果表明,有几个现象值得引起我们注意: (一)轻生者人数逐年上升,1988年至今又呈下降趋势。 (二)轻生者大部分属二、三年级。  相似文献   

18.
三年来,我们运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量表分别对2005、2006、2007三届新生进行了测试.在对第25题"想轻生"的筛选结果和随后进行的约谈中发现了一些令人思考的问题,也促使我们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引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本文拟就近三年来新生心理普查中对部分同学"想轻生"原因分析以及生命教育思考作一些阐述.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当前大学生厌学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策三个方面对新时期大学生厌学现象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20.
毛军 《宜春学院学报》2005,27(1):113-116
大学生就业的“极化”现象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借鉴发展极理论,首先从区域经济与城乡经济差距揭示了大学生流动的经济动因,其次从大学生就业体制变迁和劳动力市场分割角度解释了大学生就业“极化”现象的制度原因,并进一步分析这种“极化”现象所带来的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