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歌的意境     
李斌  游秋琼 《现代语文》2006,(3):104-104
解读诗歌,不得其意境是未读懂诗。“意境”一词,从古至今,对它的诠释,各抒己见,难计其数。但作为诗歌的意境,它是诗歌的高级形态,是通过意象营造出来的审美空间。  相似文献   

2.
意境和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理论中的两个重要概念。鉴赏中国古典诗歌不能不说到意境,营造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抒发情感的重要手段;说到意境就不能不谈到诗歌的意象,意象是构成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的重要元素。意象和意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诗歌鉴赏过程中决不能将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诗歌,习惯上较多地采用融情于景和营造优美意境的方法,较含蓄地表情达意;而外国诗歌则较多地将笔触伸向人的内心世界,直接、热情奔放地表达感情。徐志摩学贯中西,他的《再别康桥》兼收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抒情方法和外国诗歌的抒情方法,并将他们完美地统一于自己的作品中,铸就了《再别康桥》的高度的艺术性。一、对中国古典诗歌精髓的吸收:融情于景,营造完美的意境(一)精心选择意象,营造完美的意境  相似文献   

4.
创造绘画视境,使时间艺术(诗)空间化,是营造诗歌意境浓郁画意的根本途径,营造诗歌意境画意最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是:骨法用笔,气韵生动,随类赋彩,倚空设色,描光画影,明暗造型,咫尺万里,摹写气势,以大观小,远景短缩,定点眺览,意象重叠,散点透视,描绘万象。  相似文献   

5.
诗歌以抒情为目标,诗中的图画和场景是诗人情感发生的触媒,诗人往往提取几个意象,略加描绘便化景物为情思,转而抒写主观想像、内心独白和心中的种种感应,从而营造一个优美的意境。诗歌无论长短,都要研究意境,2004年福建高考古诗鉴赏题就要求考生体味宋诗《秋夜》的意境。因此,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尤其应该注重意境的感受、品味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蔡婉 《湖南教育》2004,(10):26-26
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要使学生领悟诗歌意境,教师应在自己深入领悟意境的前提下用心营造情境,以最真切的语言感染并启迪学生,引领学生用心感悟,披文入情。我在教姜夔的《扬州慢》时,摒弃了直白的讲解,设法营造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领悟,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7.
意境是情景交融的艺术化境.为了使诗歌意境更加纯美、和谐、鲜亮和富于层次感,诗人在创作诗歌、营造意境时往往偏爱挑选、锤炼"色彩词汇"入诗.诗歌意象在被色彩敷粉着色的同时,诗人的主观情思得以凸现,诗歌意境也在五彩缤纷的色彩词汇地烘托下构建出裱丽斑斓的艺术空间.  相似文献   

8.
蒲松龄的文学理想,是用小说这种文体,营造出一种堪与诗歌媲美的艺术意境。除了由诗歌脱化而来的作品,以及依靠诗歌来带动情节发展的篇章,《聊斋志异》还通过假象世界的诗意宣写,成功地完成了对诗歌意境的拓展与超越。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诗歌追求的是艺术意境与韵味意境教学只是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之一,就是教师努力营造适宜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双向互动,多种器官并用,通过诗歌语言展现的诗歌形象,充分感受作品创造的意境,意境教学还是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重要内容,它不仅能引领学生进入诗的艺术境界,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0.
潘丽娜  谢灵 《现代语文》2010,(1):100-101
《再别康桥》在继承中国传统诗歌的意象创作方法的同时又有所创新,创造出了柔美淡雅、深富意蕴和迷离闪烁、缥缈不定的意象,为诗歌营造出细腻缠绵的梦幻般意境,给读者一种迷醉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1.
中国诗学的核心范畴是一个复杂的众说纷纭的问题,但也可以用最为简洁明快的语言一语道破,即“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或者说,意象与意境,一实一虚,一真一幻,意象是诗意的载体,意境是诗意的空间。由意象和意境的定义及其相互关系,可以兼及意境的营造、意境在古今中外诗歌中的表现以及意境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余光中的《碧潭》像一个中西合璧的混血儿,一方面承袭了另古典诗词讲究意境营造的传统美学风格,另一方面又大胆学习西方诗歌注重语言技巧求新求异的创作方向,以绝佳的诗艺绘出诗美的至境,可谓诗歌艺术的典范。  相似文献   

13.
诗歌以丰富的想像,优美的意境点染了我们的心灵,陶冶了我们的情操。长久以来,我们的诗歌教学大多只停留在鉴赏诗歌的层面,却往往忽视了对学生诗歌写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本文笔者就自身教学实践从凝结情感、选取意象营造意境传达情感、培养学生提高语言素质三个角度初步对高中生诗歌写作教学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4.
朱英诞40年代创作的《山居》意境深远,诗歌整体上营造了一种诗意的孤寂之境,青色的运用不仅烘托了的诗歌的意境,也暗合了诗人的心境,化合入了诗歌的生命之中,让人诗意地感受到了诗人的孤独寂寞情感下的另外一种情愫——对于理想的坚守,这也就促使诗歌在情感上产生了一种张力。  相似文献   

15.
题目自由写作实践(二)主题:写诗及评论学生: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平时接触的、练习的多是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诗歌虽然也学过看过,但动手写还是少数。老师,我们怎样才能写好诗和诗评呢?老师:要想写好诗歌,我们首先应该了解诗歌的特点。诗歌是一种以简洁而有节奏、韵律的语言文字反映生活、抒发情感的文学体裁。诗歌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意境,就是说,一首好的诗应该营造一种或幽远,或热烈,或凄清,或奔放等含有韵味的情境,让读者在这情境中与作者产生共鸣。而营造意境的最重要的方面是要讲究意象。意象是指含有一定意蕴的形…  相似文献   

16.
目标:1.感受诗歌所营造的艺术氛围。2.体验"热闹"与"安静"对比形成的意境,学习有表情地朗诵诗歌。准备:两段不同风格的音乐,两幅不同意境的背景图,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小图片。  相似文献   

17.
廖公弦诗歌中的"月"意象,是他追求、探索的意象美学象征,也是营造诗歌意境的主要手段之一。"月"意象,一方面展示了田园式的意境,另一方面又充斥着不协调的政治话语诉求。同时,廖公弦在创作的不同时期,诗歌"月"意象内涵也在无形中发生着变化。  相似文献   

18.
朱英诞40年代创作的《山居》意境深远,诗歌整体上营造了一种诗意的孤寂之境,青色的运用不仅烘托了的诗歌的意境,也暗合了诗人的心境,化合入了诗歌的生命之中,让人诗意地感受到了诗人的孤独寂寞情感下的另外一种情愫——对于理想的坚守,这也就促使诗歌在情感上产生了一种张力。  相似文献   

19.
“诗道”这一概念,见于刘禹锡《董氏武陵集纪》,其具体内涵涉及五大问题:一是诗歌意境创造中的言意关系,即如何以简约之辞传达丰厚之意韵;二是强调了作家的想象力在营造作品意境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三是将诗歌意境的创新跟作家对诗史的深刻认识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发扬言志抒情文学传统之根本精神的基础上,突出了诗艺的推陈出新;四是提出了“不试故艺”说,阐明了诗歌艺术之提升,与作家人生境遇的内在关系;五是从鉴赏批评的角度,指出了“知音”的重要条件之一,在于读者与作者在人生经历上的相似性。这些理论观点,从不同的方面丰富发展了唐代诗学思想。  相似文献   

20.
文学不仅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表达理性与哲学思考.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意境诗歌并没有刻意去表现直观的哲理,而是通过含蓄蕴藉的手法营造意境,但其中充满着哲学辩证法的智慧.意境诗歌不仅是中国古人艺术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他们辩证哲学成就的明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