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陕西教育》2006,(1):81-81
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地区采用公历纪年法,把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称作“元旦”。各个国家由于其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民族习惯不同,也都有自己不同的庆祝元旦的习俗——[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贺新年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普遍〉-7俗。“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其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民族习惯等均有所不同,因此也都有自己不同的庆祝元旦的习俗。世界各国所处的经度位置不同,各国的时间也不同,所以各国元旦的日期也不同。如大洋洲的岛国汤加位于日界线西侧,它是世界上最先开始一天的地方,也是最先庆祝元旦的国家。而位于日界线东侧的西萨摩亚则是世界上最迟开始新的一天的地方。现在就给大家介绍几个国家是如何过新年的。  相似文献   

3.
新一年,总会给人们带来美好的祝福。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里,世界各国的人们都以其别出心裁、各具特色的方式迎接着新年的到来。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究竟有多少节日?恐怕谁也说不清。但世界上哪个节日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答案却是明确的,这就是圣诞节。地球上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庆祝圣诞节,节期从12月24日一直到第二年的1月6日,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节日。可以说,圣诞节是个超越国界的普天同庆的世界性节日。而每一个国家或民族因为传统习惯的不同,其圣诞节习俗也各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奥妙小日历     
《小学时代》2015,(4):4-4
4月1日 虽然这一天并不是任何国家的法定节日,但是很多国家的人都认为这是特别的一天--因为在这一天,大家可以放心地与亲朋好友开玩笑,这一天被叫作“愚人节”。不过,玩笑一定要开得适度哦!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习作二》。  相似文献   

7.
民族情绪是民族群体的情绪情感体验,云南是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本文以白族、傣族、彝族和哈尼族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四个民族在宗教信仰、民族节日、语言文字和服饰文化方面所体现出的不同的民族情绪,以揭示不同民族之间的情绪差异。  相似文献   

8.
一、“节日经典诗词”诵读,领略民族传统文化 传统节日前后,带领学生用各种方式吟诵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词,是我校语文教学的特色之一。元宵节前后,吟诵《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正月十五日夜》(唐·苏味道),让学生感受“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美好景象,感受“宝马雕车香满路。  相似文献   

9.
正发挥节日活动载体作用张建功节日是指一个地区群众广泛参与,具有周期性和相对稳定活动内容的重要日子。节日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地区民族心理、道德追求、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的集中体现,是重要的文化载体。按当前的标准划分,我国的节日可分为传统节日和新节日两个大类,其中传统节日又可以分为已经被列入国家法定节日的“清明”“端午”“中秋”“春节”四大节日和已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元宵”“七夕”“重阳”等节日。  相似文献   

10.
张志华 《中国德育》2011,(10):88-92
发现一:九成左右的中学生认同传统节日与国庆节,有近半数的中学生热衷于西方节日;初中生对节日习俗的热情高于高中生;男生更爱过传统节日,女生更爱过西方节日。发现二:区域差异、城乡区别影响中学生对西方节日的认同;县城、乡(镇)村的中学生选择"国庆是个神圣的日子"的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习作二》。教学目标1.组织学生搜集、交流自己喜欢的民风民俗,增强民族文化情怀。2.指导学生借鉴本组课文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写出自己喜欢的节日习俗。  相似文献   

12.
一、节日经典诗词诵读,领略民族传统文化传统节日前后,带领学生用各种方式吟诵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词,是我校语文教学的特色之一。元宵节前后,吟诵《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正月十五日夜》(唐·苏味道),让学生感受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美好景象,感受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火树银花合,星桥铁索开的热闹场面;清明节前后,吟诵  相似文献   

13.
尚代春 《教师》2014,(13):118-119
2007年12月,国务院下发相关文件,把清明、端午、中秋等民族传统节日列为法定节假日。孩子在清明、端午、中秋这些传统节日里可以放下书包,尽情地玩耍,体会节日的快乐,在耳濡目染中感受民族节日文化的魅力。作为一名教师,为之欣喜,也有不少感慨。怎样让孩子面对传统节日文化,如何让民族节日文化的阳光雨露滋润孩子的心田,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14.
兴趣是学习知识、发展思维的内动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英语教学的关键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英语能力的前提和基础。笔者所任教的少数民族寄宿制学生,由于受各民族习惯和民族心理影响,外语教学往往缺乏活力,根据本人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最大的感受就是,因地制宜,激发学生兴趣。是出色完成英语教学的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谈到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必须看到各个民族、各种宗教都是多样性文明的重要载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我们有56个民族,本土的道教与相继传入的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长期和谐共处。中国政府的基本政策是,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切实保障各民族一律平等,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不移地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随着人们交往的日益频繁,全球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民族融合也成为符合历史发展要求的大趋势,这有利于全人类文明的进步。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已经有过至少四次民族大融合的过程。当然,由于地域风俗不同,宗教信仰各异,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民族音乐集中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凝聚着民族艺术的精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量和追求。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有数以万计的色彩独特的民歌,它们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库。别的不说,就以互助县的土族音乐来说,也不下五、六十首歌曲(调)。有婚礼上的迎亲曲、节日庆典时的酒令曲、丧事上的唢呐曲,有野外抒发男女爱情的花儿曲等,这些都是民族音乐的璀璨瑰宝。如何引导学生接受良好的“美育”教育,使民族音乐发扬光大、传承下去,是摆在每位音乐老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19.
民族问题往往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丧葬文化作为民族风俗习惯问题,它是民族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与宗教问题有着密切关系.普洱地区少数民族丧葬文化中,原始宗教信仰的影响较为突出,小乘佛教对傣族、布朗族丧葬习俗的影响较为明显,伊斯兰教只对回族丧葬习俗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刘斌直 《班主任》2004,(10):20-22
个人的成功来自习惯,这一点应该没有疑义.因为一个人的成功不是他知道什么,而是他坚持不懈地做了什么,这个坚持不懈就是习惯;一个集体、一个公司、一个村落、一个地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兴衰、强大和卓越,最直接、最有效而又持之以恒发挥作用的力量就是它的群体习惯-文化氛围.这里的文化是指一个集体的传统、体制、规范、理念等内化为人们的一种普遍的行为动机和准则,它直接主导着个体的观念和行为.个体行为在不经意的重复和积累中,一种习惯自然形成.业已形成的习惯又顽强地支配着人的行为,而改变一种习惯是极其艰难的.一个集体的文化氛围的形成也是如此.因此,在班集体形成之初,必须高度重视其良好的集体习惯-文化氛围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