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流行语频繁使用于新闻标题的制作及内容阐述,成为时下新闻语言的一大特色.同时,不知所云、模式套用、乱贴标签等问题渐渐显现.新闻界必须关注新闻标题中应用网络流行语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明确新闻标题制作中网络流行语的编辑规范.  相似文献   

2.
报纸标题傍网络流行语的现象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纸标题中纳入网络流行语,体现了传统媒体的包容度和与时俱进,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现在的问题是,有些纸质媒体经受不住阅读率、转载率等指标的诱惑,在制作标题时,盲目迷信网络流行语的传播作用,滋生出傍网络流行语的情结,企图借助网络流行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通过这种“搭便车”的方式来混淆读者视线,提高新闻吸引力。在引用网络流行语时,有的报纸忽视新闻传播的基本原则,存在虚假、不实、浮夸、歧义等现象,已经到了泛滥地步。  相似文献   

3.
基于语言治理现代化视角,运用计算传播分析方法对主流媒体新闻标题中的网络流行语应用进行分析,探究不同治理场域的网络流行语使用情况,以及不同形式的网络流行语对传统主流媒体进行治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我们常常听到读者有这样的流行语:“看报看题,看书看皮。”这句流行语,反映了新闻标题的一个重要作用:概括和提示新闻的内容,帮助读者尽快了解该条新闻的意义。鉴于此,新闻标题贵在精与准,即简洁明快、一语中的。浏览近期我省几家报纸的标题,不乏生动、鲜明、感人之  相似文献   

5.
贺清 《新闻世界》2008,(12):76-77
新闻标题无论对于传统报刊还是新媒体网络,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网络新闻标题来源于报纸新闻标题,由于媒体的不同特点,二者的新闻标题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文将从新闻标题的形式、结构、功能及内容等多个方面来比较两者的异同,从而分析网络与报纸在新闻标题制作上各自呈现的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各种新事物的涌现,大量新词汇、网络语言、流行词语开始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时,报纸也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个新问题:这些流行语是不是可以在报纸中出现.如何把握这些流行语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新闻标题是新闻的题目,是 新闻基本内容的高度集中和概括,是读者阅读新闻的向导,也是报纸版面的“眼睛”,如何把标题作得诱人传神,令读者“一见钟情”?笔者认为,在新闻标题写作中,恰当地引用、翻新、借助于古典诗词的点化,不但为报纸增添“文”采,而且使文章顿然生辉,使读者读起来有一种音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阅读已经成为了一种全新的阅读形式,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相比,可以说是一种继承和发展,两者之间有共同点和不同点.本文对报纸新闻标题和网络新闻标题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9.
孙雅妮 《青年记者》2014,(2):103-104
网络流行语,是指在具有开放性与共享性的网络聊天室、博客、网络社区等网络空间上产生,通过网友的频繁引用、转载及再创作实现传播,并在网络内外长期风行的一种网民约定俗成的语言表达形式。这几年由于网络流行语的风行,使其广告价值逐渐凸显。本文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从语言学的角度挖掘网络流行语具备的广告语言特性,探讨其转变为广告语言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正标题被誉为新闻的眼睛。类似与人见面的第一印象,读者对新闻稿件的第一印象往往也来自于新闻的标题。因此,新闻标题一直被视作新闻的点睛之笔,为媒体人所珍视。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滋生于网络的"标题党"现象。近来,随着新传播技术的高速发展,"标题党"现象在报纸等传统媒体上也呈现蔓延趋势,给报纸等传统媒体带来了严重损害。  相似文献   

11.
陈敏 《东南传播》2012,(2):47-49
近来,报纸新闻标题的评论化趋势愈发明显,尤其体现在报纸的导读版上,新闻标题往往放弃了提炼事实的功能,变为对事实的评论。笔者认为,新闻标题的评论化趋势值得警惕。本文以部分报纸对"小悦悦事件"(即佛山18名路人对两次被碾女童小悦悦见死不救)的新闻报道为例,同时结合其他相关新闻案例(如"郭美美事件"、乔布斯去世等新闻报道),来剖析新闻标题的评论化趋势,以及它可能导致的相关后果。  相似文献   

12.
陈澄 《视听界》2013,(2):117-117
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新闻的标题为《江苏给力“文化强省”》。这在当时引起了关注,这是党中央机关报的新闻标题,第一次出现民间流行语。随着网络媒介,尤其是微博用户不断增多,将流行语运用在新闻中已普遍存在。流行语在新闻中的运用是一种表达方式的创新,但也隐藏着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王德新 《东南传播》2023,(2):98-101
网络流行语曾一度被视为青年亚文化的产物,而与主流价值相区隔。本文以近十年来的网络流行语为样本,从文化变迁视角出发,通过对网络流行语类型、特征、传播使用等方面的分析发现:不断演化的网络流行语出现了从小众娱乐到大众参与、从叛逆对抗到和谐共鸣、从话语生产到文化创造、从情感压抑到情感交融的演变趋势,其变迁的主要特质便是主流价值对网络流行语导向作用。要进一步推进发挥主流价值对网络流行语的影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营造清朗网络空间,以社会主义文化引领网络精神家园的建设,使网络流行语更具社会价值与意识形态的引导功能。  相似文献   

14.
浅析如何增强报纸新闻标题的吸引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标题制作的一般化、概念化仍然是影响传播效果、困扰报纸发展的弊端之一。要增强报纸竞争力,须下大力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新闻标题制作水平。本文就如何增强报纸新闻标题的吸引力的解决办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姜艳 《新闻传播》2018,(15):72-73
在报纸新闻标题中,热词群和热词串是固定的词组。其中,热词群是围绕重大新闻事件而产生的词组,而热词串则是由一个行业的热词进化而来的词组。在报纸新闻标题的拟定过程中通过融入这两种词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新闻标题拟定手法的创新发展,从而提升报纸新闻标题的吸引力,实现新闻的传播价值。文本主要研究报纸新闻标题中的"热词群"和"热词串"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何美玉 《新闻世界》2009,(12):44-45
如何把标题做得诱人传神,令读者一见钟情?笔者认为,新闻标题制作,恰当引用、翻新、借助于古诗词的点化,能为报纸增添文采,使文章顿然生辉,既满足了读者的新闻欲,又能勾起读者的欣赏欲。  相似文献   

17.
董爱云 《新闻爱好者》2008,(11):130-130
新闻标题在报纸版面上的重要位置毋庸置疑,今天我们如此强调新闻标题的制作,是前所未有的,很多编辑也越来越感觉到了制作标题的兴趣和成就感。怎样让新闻标题更吸引读者,让新闻标题在报纸版面上更“亮”一些,确实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前,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在通过报纸或网络了解新闻时,通常是先看标题.然后决定是否看详细内容,所以,新闻标题就显得尤其重要.要想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标题除了要准确,还要新颖,这时候,社会上流行的时尚语言就会进入新闻标题.本文主要从类型、表达作用等方面考察新闻标题中的时尚语言.  相似文献   

19.
网络流行语的出现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也使得影视作品创作与网络文化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通过网络流行语内涵辩证地分析网络流行语和影视剧的关系,总结了影视剧中的网络流行语所带来的正负双向影响,提出了网络流行语在影视剧创作中的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国内2010-2014年的12例从热点公共事件产生的网络流行语为对象,运用定性比较分析(QCA)的研究方法分析网络流行语得以高热度传播的微观机制。研究提炼了影响网络流行语的六项微观因素,包括公共事件的属性、流行语的创造主体、流行语的情绪表达方式、流行语是否被主流媒体采用、流行语表达的情绪内容以及是否含有公众诉求。文章通过清晰集的定性比较分析,归纳了网络流行语得以有力传播的三条微观路径,分别为:当事人自主创造的、以戏谑方式呈现且被纳入官方话语场的流行语,或者是在政治事件中由大众戏谑调侃某种不满情绪和诉求的流行语,或是在政治事件中大众杜撰表达不满情绪且进入官方话语场的流行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