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陆可爱 《教学随笔》2013,(Z2):38-47
<正>【论题聚焦】"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出现这种现象是大家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从而不顾及交通安全。"中国式过马路"一经网络传播,立刻引发网友对交通、国  相似文献   

2.
连日来,“凑足一撮人就走”的“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热议。现实生活中,随意横穿马路、践踏草坪,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乱扔垃圾……许多人一边对这些陋习义愤填膺,一边依然在自觉不自觉中继续“随大流”。继“中国式过马路”之后,又有网友循着“中国式过马路”的思路,将翻越马路护栏称为“中国式跨栏”。将逆行造成的堵车称为“中国式堵车”,将随地吐痰称为“中国式吐痰”.  相似文献   

3.
《初中生》2013,(17):58
凑够一拨人就可以走了,不理会红绿灯的"中国式过马路",从去年开始就成为舆论热议的话题。而如何管理,是令各城市头疼的问题。3月1日,浙江省实施新规,行人只要被交警现场查获有闯红灯和过马路不走斑马线的行为,就会被处罚5至20元。为此,当地政府投入了大量警力。此次对"中国式过马路"的处罚,范围之大、处罚之  相似文献   

4.
继"中国式过马路"等热词过后,"中国式接孩子"又成网络热门话题。而"中国式接孩子"背后却反映的是更为深刻的问题——"中国式教育"。中国的教育这是怎么了?连续呈现出各种"奇葩"现象。先是"拔苗助长"式超前教育:幼儿园提取给孩子灌输小学内容,殊不知这些3~6岁的"嫩苗"不是个个都是"爱因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从“中国式离婚”到“中国式相亲”,从“中国式插队”到“中国式治堵”……再到连日来热侃冷聊、快传短播的“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现象,是自嘲还是警醒?我以为:“中国式”现象,一半自嘲一半警醒.  相似文献   

6.
近来,反映国人行为习惯与生活方式的"中国式"现象见诸报端,引发国人热议。"中国式"现象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现在的社会风貌,是"中国问题"的代名词。但无论是行人无视交通规则乱穿马路,还是民众普遍安全感、幸福感较低,其根源仍是生产力落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决定的。只有从这一点把握,才能正确、合理地认识这一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7.
当一波一波的“中国式××”来袭,多多少少应该感谢多年前那部《中国式离婚》的电视剧吧.如果没有它“中国式”的原创,也不知舆论还能不能找出更贴切的词语来形容时下国人“过马路”“接送孩子”的状态. 现在,“中国式”这个标签所向披靡,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人们见怪不怪的社会积习层面的问题一一“斩获”.  相似文献   

8.
近来,"凑够一拨人就走,和红绿灯无关"的"中国式过马路"持续"发酵",已从备受关注的社会现象演变成社会管理的难题。在"集体闯红灯"的"队伍"中,那些充满稚气的中小学生或三五成群直闯过去;或和父母一起有说有笑,轻松而过。他们无视于"红灯停,  相似文献   

9.
<正>据相关部门统计,在汽车保有量达到1.04亿辆的中国,每年有6.2万人死于车祸,而在这些交通事故中,又有53%致人死亡的交通事故是由行人和非机动车过马路闯红灯引起的,这已经成为交通安全的主要杀手之4一4。到底怎样才能平息交通事故这场灾难呢?最近,深圳交警推出了一款"中国式过马路"神器——智能行人过街系统。该设备体积小、功能多、价值高,由视频采集分析存储上传系统、控制器、显示屏、闸机和前  相似文献   

10.
“中国式过马路”的解决之道 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出现这种现象是大家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从而不顾及交通安全. 为了有效治理“中国式过马路”这一陋习,各地纷纷开始出台惩罚措施.在北京,“带头”闯红灯的行人将面临罚款.  相似文献   

11.
"马路"一词古已有之,关于"马路"一词的词源,目前有三种说法:一是认为"马路"是外来词;二是认为"马路"就是"车道";三是认为"马路"就是"供马行走的道路"。这三种说法都存在无法回避的缺陷。在古代汉语文献和现代汉语方言中,含有大量的"马×"或"马××"的词汇,其中的"马"都有"大"的意思。因此,"马路"中的"马"也应是"大"义,"马路"即"大路"。  相似文献   

12.
北京整治"中国式过马路"12月11日上午,在北京市朝阳区慧忠路口,19名闯红灯的行人分别"吃"了10元的罚单。从即日起至2013年3月,北京市开始整治影响城市秩序、车辆通行和群众反映集中的九类问题,机动车走应急车道和行人闯红灯都在整治的范围之内。11日上午,朝阳交通支队奥运村大队民警在慧忠路口对"中国式过马路"行为(不看红绿灯,凑一堆人就走)进行了集中整治。仅半个小时的时间就查处了19名闯红灯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式过马路"的微博称,"在中国,凑够一拨人就可以过马路,和红绿灯无关。"其实,红绿灯时间设置不合理,也折射出行人与机动车辆路权分配不合理的问题。No.1实地调查与亲身体验《中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要求,行人步行穿过一般人行带,应按照步行速度4千米/小时,即1.1米/秒进行配时。经过长期的实地考查,我发现,临沂市兰山区丁字路口支路方向"红肥绿瘦"过路难的状况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行人穿过主干路,绿灯时间太短,不  相似文献   

14.
黄绯 《文教资料》2014,(6):20-21,25
“中国好××”、“中国式××”是近来出现的两类新词语格式,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反映了一些重要的文化现象。结合当下的新闻报纸,选取两组词作辨析。从语法结构与搭配方面来看,主要体现在搭配词的词性不同、搭配词的音节不同和词组内部的组配关系不同;文化意义方面,“中国好××”往往与当下积极的、应当倡导的现象有关,而“中国式××”承我的意义则更为丰富,既有积极方面的,又有消极方面的;语义标记方面,“中国好××”中的“好”字是明显的褒义标记,而大部分的“中国式××”中的“式”起贬义标记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水平也随之提升。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式奢侈"逐渐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每逢节假日,在东京、巴黎等大都市的高档消费场合,总能看到蜂拥而至的中国消费者。"中国式奢侈"现象,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如何消除"中国式奢侈"现象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作为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合理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16.
文题设计生活中的不良现象随时随地存在着。如攀比、浪费,如"中国式过马路",如弄虚作假,如损公肥私,如漠视生命、马路围观等等。为了净化社会风气,促进和谐发展,我们应该向诸如此类的不良行为说"不"。请以"向XXX说‘不’"为题,运用纵向论证法,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教师开场"向XXX说‘不’"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空缺处要填入一种社会不良现象,也可以是自己身上的某种不良习惯。"向XXX说‘不’",意思是要戒除生活中或自身的某种不良现象、不良习惯,"说不"表明对它的否定与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大部分城市普遍存在“中国式过马路”现象,本文针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产生的根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以期对解决中国式过马路现象有所帮助,更好地维护我国的文明形象。  相似文献   

18.
与名言牵手     
正那日,参加班主任基本功最后一轮的比赛,评委给的题目是:请你根据"中国式过马路"现象设计一节主题班会。拿到题目后,我决定从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入手。3小时后,课备好了,课件也做好了,可想了半天,我也没能给自己这节课想出个既能点明主题又特别的名字来,有些懊恼。这时,大赛工作人员来领我们去赛课的地点,途经通往校  相似文献   

19.
<正>在德国,幼儿园与小学都要进行"过马路"的教育,临近毕业,还要强化训练,作为毕业的一项重要文明与礼仪素质。幼儿园阶段,老师会经常在教室或操场设置"斑马线"和"红绿灯",反复演练如何正确地"过马路",直至一个差错都没有,人人都会"过马路"。幼儿园毕业即将升入小学之际,学校会先在操场进行大规模演练,之后,再由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红灯停,绿灯行”是世界通行的交通规则.但“中国式过马路”却是“凑够一撮人马上走,和红绿灯无关”,这句高度概括的“中国式过马路”,不由引发了社会公众的普遍热议.“中国式过马路”这一现象的出现,不仅和公民交通意识淡薄有关,更和交通管制不力密切相关.因此,破解“中国式过马路”难题,不仅只是一道公民素质题,更是一道社会管理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