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诗 《寻根》2006,(3):120-125
原始之姓当今社会,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而中国人的姓又都是从父姓,即延续父亲的姓。这和当今日本人以及英、美人的姓(surname)大体上一样。然而,我们中国人最原始的姓,即王充在《论衡·诘术篇》中所说的“古者有本姓,有氏姓”的“本姓”,却和今天的情景恰恰相反,则是从母姓,即延续母亲的姓。这从“姓”的字形、字义、字音上,可以得到一个肯定的答案。姓,在金文中写作“生”;“生”就是姓的本字。由谁生的,即姓之本义。后来加了女字旁,更清楚地表明它的含义。而且姓的读音起初也读作“生”。《说文》释姓曰:人所生也,从女,从生。由此可以…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明 《华夏文化》2005,(2):9-12
“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在各种媒体和各种理论研究文章里,出现频度很高的几个概念。我很赞成“和谐社会”这样的提法,也赞成“人的全面发展”这样的提法。在实际工作当中,我也很乐意为建设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如果全社会都很重视和谐社会的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话,我们的社会就是一个美好的社会。  相似文献   

3.
冯少波 《寻根》2009,(1):110-113
中国人说到年龄时常常使用一个词叫做“虚岁”。什么是虚岁?虚岁是与实岁(现在统称作周岁)相对的一种记岁方法。顾名思义,“虚”是虚假之意,“实”则是真实之意。虚岁是中国传统计算年龄的方法,它是以年为单位的,是一种舍小求大的概算方法。一个人出生的当年记为一岁,以后每过一个春节增加一岁。与现代不同的是,在古代,虚岁是唯一的记岁方法,所谓的岁,指的就是虚岁,没有什么周岁虚岁的概念。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小说家李劫人被定位为地域精神气质的作家,有鉴于此,本文另以人性的视角重新敞亮其主要作品"大河小说"的超越性蕴涵.具体说,"大河小说"通过"历史"与"人"互动形成的"人的历史"、"历史的人"的艺术空间,在历史书写的题材、人性书写模式、历史书写面貌、人物塑造等方面完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次独特的人性建构,形成了作品的深层价值结构.  相似文献   

5.
6.
法国人对中国文化历来兴趣盎然。从拿破仑开始,我们可以举出众多对中国文化颇有造诣的法国名人、伟人,比如可以从莫里哀、雨果一直数到现代的马尔罗、佩雷菲特等。在今天的法国,有一个人对中国文化不仅仅独有情钟、且对此次法中文化交流起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此人就是法国现任总统希拉克。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延伸,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交流越来越普遍和广泛,中国节日文化也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加深而对世界发生影响。“中国春节”是具有巨大品牌潜力的中国文化。它是中国人一年中最喜庆的日子,也是我们与世界分享中国文化与中国式快乐的最佳平台。  相似文献   

8.
吴正格 《寻根》2012,(6):53-55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里,"酱"字写为"(嗜)".此字左边是"爿",指劈开的竹片或柴爿,取火用的;右边上方的"(夕)",不当"月"字认,而是"肉",《说文》里的"肉"字写为"(夕)";下方的"酉",也不是指地支时辰中的十七时至十九时,而是指"酒","酒,酉也"(汉·刘熙:《释名》).可见,最早的"酱"字是爿、肉、酒的三字合成.所以,解析"酱"字,得分别解析其中的爿、肉、酒.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文化的发展演进,中国的古代神话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虽则茅盾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著书论证了中国上古神话"神话历史化"这一观点,然而近年来,不断有学者对这一观点进行质疑。事实上,不论是"神话历史化"还是"历史神话化",其理论内涵都是正确的。但在讨论神话的发生阶段时,"历史神话化"明显更具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10.
牡丹与“国花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士琦 《寻根》2001,(1):79-80
牡丹花艳丽多姿。雍容华贵。为国人所喜爱。今有尊之为“国花”的。然而这“国花”之称实际由来已久。  相似文献   

11.
家谱史话     
吕春 《寻根》2010,(2):109-110
关于家谱的定义,简单地说,就是旧时家族记载本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书。它与正史和方志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不仅具有历史学、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教育学和民俗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而且还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认祖提供了有案可查的文字根据。  相似文献   

12.
程爱勤 《寻根》2011,(3):24-30
衣、食、住、行,乃人类生存所必需的四大要素。自古至今,凡有人群存在的地方,就有住宅存在,这恐怕也算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只是,因为居住区域自然环境和居民群体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其住宅建造制式和方法也有着各种各样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传说中的始祖神女娲,在金文中应为 .伏羲之伏应为驯伏,羲是晨光之义.炎帝是大火(星)之意.黄帝即皇天上帝.夸父是对日影的测量.羿是善射的英雄.  相似文献   

14.
15.
鲁先圣 《寻根》2011,(3):8-11
自唐宋以来,书院文化崛起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阵地。尤其到了宋代以后,渐渐由开始时期的民办性质过渡到官办性质,走到文化发展与普及的前台。一直到明清时期,书院始终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脊梁,是中华文明书香漫溢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周运中 《寻根》2007,(6):132-137
众所周知,姓氏的分布具有地域性。袁义达先生在《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一书里把中国当代前100个大姓按地区分为12组,即华北东部、华北北部、华北中西部、东北、华东南部、华东北部、西北东部、西南北部、华中东部、华中西部、华南东南部、华南南部。该书还研究了宋、元、明三朝姓氏分布,这为当今姓氏地理提供了进一步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褚纳新 《寻根》2007,(5):122-127
王阳明,姚江大儒,明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书法家,他的"心学"思想是我国古代思想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学派。有关王阳明的先世渊源,正史记载不多,近年来,各地在王阳明的身世上众说纷纭,这使得王阳明的家族历史变得扑朔迷离。王阳明的先祖是谁?来自哪里?这是许多人所关注的,也是值得探索的。  相似文献   

18.
汪文学 《寻根》2005,(5):28-35
中国古人理想的夫妇之道,是相敬如宾,情如兄弟。但是,在实际生活中,道德家又特别强调夫妇间的等级秩序,讲夫为妻纲,妇敬顺夫,而于夫敬妇一面,则语焉不详,或略而不论。理论上的特别提倡和反复申说,正是缘于现实生活的迫切需要。或者说,理论上的反复强调,往往是基于现实生活中出现了某种与理想状态相违背的事实,这种事实,就是人们常说的男人“惧内”问题。在本文中,作者将从重新检讨男尊女卑观念入手,对男子“惧内”之事实、根源及其后果,作深入的述论,以明夫妇关系中被人们忽略的另一个层面。  相似文献   

19.
20.
《Popular Communication》2013,11(1):15-21
Popular communication research can benefit from a historical approach. Consistent with current approaches, historical research is contextual (e.g., looking at actual audiences in natural settings). It is also comparative. Comparing radio to television helps to highlight by contrast features not otherwise noticed, including assumptions we have made unawares. Historical research is developmental, allowing us to understand how things come about and change. Examples from the author's own research illustrate the benefits and surprising discoveries historical research can offer. Historical research has developed very unevenly across media and topics. There is a good deal of film history but a paucity of radio history; a good bit on media industry and technology, but little on audiences. This leaves room for a great deal of valuable history yet to d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