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莆田擢英中学是莆田一中校友会于1995年创办的一所民办完全中学,座落在莆田一中原校址内。她滋润着文献名邦的春雨,沐浴着百年名校的东风,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相似文献   

2.
莆田     
《高中生之友》2014,(5):I0002-I0002
莆田,地级市,海峡西岸新兴港口城市、世界妈祖文化中心.自古为闽中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史称兴化、兴安,雅称莆阳,或称莆仙,为福建历史上八府(军)之一,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的美称、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地级莆田市,下辖城厢区、涵江区、荔城区、仙游县、秀屿区。全市陆域总面积4200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3.
莆田市南门学校是一所实施义务教育的九年一贯制的福建省示范学校。创办于1960年;座落在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美称的木兰溪畔,位于省交通枢纽的福厦路104段,属城乡结合部——城厢区凤凰山街道办事处辖区。200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政协主席贾庆林亲笔为其题写校名“莆田南门学校”。  相似文献   

4.
建水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有“滇南邹鲁”、“文献名邦”、“礼乐邦、诗书郡”等美誉。依托建水县第二届“希望之光”校园文化节  相似文献   

5.
云南建水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有“滇南邹鲁”、“文献名邦”、“礼乐邦、诗书郡”等美誉。依托建水县第二届“希望之光”校园文化节的举办,中国教育报刊社、云南教育报刊社、全国中学教  相似文献   

6.
明末艾儒略将天主教及西学传至莆田这一文化名邦,并广交莆田知名士大夫。在传教与交游过程中,艾儒略对莆田天主教信仰的兴起和发展做出开创性工作;对民间信仰的批判使得中西之间的"礼仪之争"最早在莆田呈现;其"西化"的儒学无形之中影响甚至转变了部分莆田士大夫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介绍唐宋莆田南北洋开发的历史过程,宋代木兰陂建成后,莆田南北洋大开发完全改变了莆田的社会、经济、文化面貌,农业一岁三熟,科举文教大兴,不仅为妈祖信仰的传播、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条件、文化支撑和宗教土壤,而且直接促成宋代妈祖信仰的快速传播和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法、数理统计法等全面分析福建省第1~12届运动会田径甲组比赛金牌及其项群的时空走势,在总结莆田田径摘金高潮的成功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莆田省运会田径金牌战略的发展对策。研究表明:莆田田径主要成功的历史经验是政府的高度重视、领先于各地市的赛前准备、有较高一级的竞赛目标和超前的创新意识和举措。莆田省运会田径金牌战略的发展对策为确保金牌优势项群的绝对优势、重视名师工程、多培养“一人多金”的优秀运动员、加速运动训练科学化进程等。  相似文献   

9.
莆田市南门学校是一所实施义务教育的九年一贯制的福建省示范学校.创办于1960年;座落在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美称的木兰溪畔,位于省交通枢纽的福厦路104段,属城乡结合部--城厢区凤凰山街道办事处辖区.200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政协主席贾庆林亲笔为其题写校名"莆田南门学校".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标准的课程资源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在国家规定的课程实施基础上,应该充分利用历史校本课程,去激发学生对学历史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我校所在余姚从明清时就有“文献名邦”之称,又是历史文化名城,境内有许多自然景观、历史古迹、遗址。象闻名于世的河姆渡遗址、2004年新发掘的田螺山遗址、  相似文献   

11.
宋代市井音乐文化的形成与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宋代,供广大市民阶级娱乐之用的市井音乐的兴起使宋代与前代的音乐相比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宋代市井音乐文化的形成有其独特的原因,宋代市井音乐的形态有瓦子音乐、酒肆茶坊音乐、民俗节庆音乐、流动演出音乐等几种艺术形式.宋代市井音乐不但丰富了宋代民俗音乐艺术,而且对研究我国市井音乐艺术的发展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奇·碾玉观音》是林语堂根据《京本通俗小说》中同名话本小说改编而成。原作主要叙写封建社会中处于社会底层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重编之后,林语堂改变了原作的主题,故事的戏剧性转移到新的矛盾上,即艺术与爱情、人生之关系。《碾玉观音》的改编在《中国传奇》中较有代表性,探讨此篇的改编艺术有助于对《中国传奇》整部作品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蒋捷,宋末遗民词人,与张炎、周密、王沂孙有“宋末四大家”之称,其《竹山词》受到历代词坛的关注。元、明两代是蒋捷词传播接受的初始及成长期,词人或选家从词集流播、词作艺术、思想意蕴、词史地位等着眼,既有品评鉴赏,又有实践创变,显示出不同时代词学观念下的接受效果有显著区别,并为走向繁盛的清代竹山词学提供了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4.
由于明清时期福建及台湾地区自然灾害发生频繁且破坏严重,促使发端于宋代莆田湄洲岛上的妈祖信仰更加兴盛,并对其属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多元化、人性化及信仰主体的“分身”等。  相似文献   

15.
"右文说"是我国宋代学者对汉字形声字"声中兼义"现象加以概括总结而形成的一个学说."右文说"之产生于宋代,既受到其前代字书<说文>、<释名>、<玉篇>等相关研究成果的影响,同时也是与宋代学术风气的熏染分不开的.继承和发展"右文说",必须要建立在对"右文说"有彻底深刻了解的基础上,方可使其成为汉字研究的一把利器.  相似文献   

16.
宋代武举考试分武艺和程文,程文考试是宋武举与唐武举的最大区别。宋武举程文分为《七书》大义和时务策论两种,策论要誊录、封弥;评定成绩时以策论为主,评选标准除参照文举的犯讳、错字外,更重视程文形式和是否“忠”。武举录取原则“策论定去留,弓马定高下”,体现了科举背后的中央集权思想力量在加强。  相似文献   

17.
黄昇生平考     
《花庵词选》(《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与《中兴以来绝妙词选》的合称)是今存宋代规模最大的词集,也是我国最早有评点的词选。文章通过对编选者黄界的词作和交游的分析,梳理他的生平,探讨他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林春虹 《宜宾学院学报》2011,(10):52-55,108
作为明代散文家茅坤的代表性选评本,《唐宋八大家文钞》选本的编选目的、编选体例与评点内容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文统观。以作家作为基本的编选体例,尽管其文统与道统相贯通,但茅坤还是突出地肯定了唐宋文章的文学性,改变了"以道统文"的道学至上主义倾向。此选本对唐宋八大家的地位的确立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宋代山水画本体为考察对象,从与山水画表现休戚相关的"笔墨"与"丘壑"两方面展开论述,探求宋山水画的笔墨特点及与山川造型的结合,从而阐明宋山水画是作为主体意识显现的"笔墨"与客观物象("丘壑")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20.
妈祖信仰起源于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宋朝,妈祖受封“女海神”,声名远播海内外。其中,它在琉球(现日本冲绳县)的传播独具独色-妈祖信仰本土化。同样素材的传说,在中国是“救父未救兄”,但传入琉球后却演变成“救兄未救父”。究其根源,就在于中国社会是以尊敬长的“儒教伦理观”为基础,而琉球却是本土固有信仰-姊妹神信仰的影响根深蒂固。因此,导致妈祖信仰传入琉球后,从信仰根源上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经过两种不同信仰的冲撞与融合,最终妈祖成为姊妹神的载体,得到琉球人民的普遍认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