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徐永添 《中国教师》2010,(Z1):308-309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的教育力量,能对"后进生"产生巨大的心理影响。笔者根据自己学校创建校园文化转化"后进生"的成功经验,阐明了建设校园文化对转化"后进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许多有远见卓识之士对后进生的转化进行了探索、实践并发表了许多独到的见解,每拜读其文,便抚文赞叹不止。在此谈一点“愚见”,算是“狗尾续貂”罢。一、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脱离集体在集体中对后进生进行转化教育可促使“防”“治”结合。后进生是班级的一分子,是集体中的一员。班主任通过多种有益的集体活动寻求后进生的“闪光点”,不失为明智之举。班组各种有益活动的开展,既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应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鼓励后进生参与,使他们有表现自己特长、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以满足后进生的心理需要…  相似文献   

3.
帮助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认真分析后进生的原因,积极寻找对策,才能有效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一、分析后进生的原因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家庭、社会环境以及教育不当的原因,又有学生生理上存在缺陷或在心理上发生障碍等方面的原因。而且每个后进生的表现不可能一样。为此,教师应该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表现,有针对性地给予引导、启发,进而达到教育的目的。二、积极寻找使其转化的对策1.教师要用爱来感化后进生,做到不嫌弃后进生。一位著名教育家说过:“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人类最高情感的结晶。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是教育转化后进生的关键,是激励学生进步的巨大情感力量。后进生特别需要这种爱。因此教师要对他们充满耐心,对他们要有爱心和责任心,帮助他们克服消极因素,深入了解他们,和他们建立感情,使他们愉快地、自觉地接受教育,从而受到良好的教育。2.抓住闪光点,给予鼓励。要捕捉后进生做得对、做得好的有利契机,用他们自己成功的经验鼓励他们,使后进生为自己有进步得到肯定而感到自豪、喜悦,引导后进生将成功的原因归于自己,发现自己所蕴藏着的潜在力量,提高其自...  相似文献   

4.
后进生转变的心理环境,是指客观环境对后进生心理影响的诸因素的总和。它包括对后进生转化的目标、师生态度、行为方式、人际关系、学校班级的气氛等。良好的环境是师生、生生之间相互合作,充满着尊重和谐友爱的气氛;教职工表现出认真负责、乐于奉献的精神。要建设如此理想的心理环境,增强后进生愉悦的心理体验,必须重视以下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5.
后进生是中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正确认识和对待后进生的存在是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都应关注的问题.后进生的形成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们只有通过调动各种力量,尤其是学校教师的教育的力量去帮助后进生,并促进他们的转化,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所作为的人才.  相似文献   

6.
刘成君 《天津教育》2022,(13):30-31
<正>一个优秀的集体,必须有正确的前进方向和共同的奋斗目标,有严格的纪律和和谐的民主气氛,有自主的学习态度和不甘落后的竞争意识,有亲和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舆论氛围,使班集体成为学生成长的沃土,学生生活的家庭、乐园。根据这一标准,在新型班集体建设中,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探索和实践,使班集体这个学校教育的最小单元发挥最大的教育作用。经过自己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7.
初级中学教育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后进生的教育与转化工作。后进生是指常常违反道德原则,或者犯有严重过错,或者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后进生具有认识上的特征,情感上的特征,意志上的特征,学习上的特征。后进生的形成有家庭原因、学校原因、社会原因等。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要正确把脉。对症下药,与成因对应,可以有这样的途径和方法:创造良好家庭条件,消除后进生的家庭原因,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纠正教育的偏差,力促后进生转化;营造良好的学校、家庭、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8.
对于每一位班主任而言,最难的事莫过于对后进生的转化。六年来,在对后进生进行“转化”的实践中,笔者摸索出一些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发挥集体的作用,让后进生在集体中成长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许多后进生之所以会成为后进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脱离集体而造成的。对这部分后进生,教师应当让他们在集体中得到陶冶和帮助,让他们重新确立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从而改正缺点,真正成为集体中的一员。有一位后进生,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在班上没有朋友。我和班委商量,让他和班委组成了学雷锋小组开展活动。在班委的鼓…  相似文献   

9.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始终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坚持“以德治校,育人为本”的德育工作原则。学校坚持把课堂教学作为德育的主渠道,充分利用教材这一重要德育工具,挖掘德育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心理健康、环境保护、国情省情、行为养成等方面的教育,力争在思维品质训练、学习习惯养成、治学态度培养、辩证唯物观的树立等方面有所突破。坚持把班集体建设作为工作核心,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去约束、转化后进生,坚持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蓬勃向上的集体精神面貌,使后进生在良好班风、学风的感召下得以转化,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感悟、自我实…  相似文献   

10.
一般说来,“后进生”都存在着转化的可能性,关键是要用心寻找转化的契机和科学运用教育心理规律。 一、优化育人环境 要在转化“后进生”上见成效,首先要在班级建设上下功夫。紧紧依靠五支力量(即班委会的力量、团组织的力量、任课教师的力量、学校职能处室的力量、榜样的力量)协调一致搞好班风建设,形成人人在这  相似文献   

11.
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学后进生的成因是具体而多样的,教育者必须“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要帮助后进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人生理想;注重品德建设,增强道德修养;强化法制观念,做到遵纪守法;进行心理调节,形成良好心态;适应时代发展,培养竞争意识。  相似文献   

12.
团体心理辅导在班级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班级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现代学校管理主要以班级为依托。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加强班级集体建设,积极营造适宜于学生成长的集体心理环境。而团体心理辅导是班主任营造良好班级心理环境,建设高度整合的班集体的法宝。一、团体心理辅导能创设良好的班级心理氛围,增强集体的凝聚力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不是自然形成的,必须有一个艰苦细致的组织与培养过程,由离散到内聚,班主任是此过程责无旁贷的引导者。班集体的整体心理气氛将有形或无形地影响着班集体的建设。健康融洽的班级心理气氛使班级成员强烈地体验到在集体中的归…  相似文献   

13.
后进生的转化是每所学校每个班主任每个科任教师必须面临的艰巨任务。没有天生的差生,但是后天的成长及学习环境对学生各方面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我们在近几年的教学工作中,特别关注所教班级的各种后进生,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后进生的帮扶转化工作中取得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浅谈后进生的异常心理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进生的转化是每所学校每个班主任每个科任教师必须面临的艰巨任务.没有天生的差生,但是后天的成长及学习环境对学生各方面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我们在近几年的教学工作中,特别关注所教班级的各种后进生,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后进生的帮扶转化工作中取得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教育实践已清楚地表明:良好的集体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具有巨大的教育作用。学生是在一定的班级环境中生活、成长的,因此,致力于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之一。班集体的教育功能往往与许多因素相关,如明确的集体目标、完善的组织机构、正确的班级舆论、良好的集体情感氛围、严明的纪律规范等等。良好的集体情感氛围,主要是指集体内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集体的环境气氛而言。班集体有了良好的集体情感氛围,班级人际关系就会凝聚而协调,整个集体中就会形成一种平等、和谐、上进、互助的心理气氛。学生作为集体的一员,集体的鼓励、集体的监督、集体的欢乐对他们的成长都是不可缺少的。当学生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时,师长的关心,同伴的帮助,良好的环境气氛,将给予他们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相似文献   

16.
后进生是学校中的弱势群体,但在现实的学校教育活动中却常常受到忽视。在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运用各种科学、有效的方式、方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其中,正确运用“自己人效应”在促进后进生的积极发展方面具有其独特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唐先义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21(12):192-192,194
教育教学工作中,正确对待后进生,是师德的基本要求。后进生不等于差生,关注后进生,积极转变后进生,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8.
后进生这一客观存在的群体,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过程必须研究的客体。但如何认识和转化后进生,促使他们努力学习,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是学校教育的任务,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夙愿。文章从后进生的概念界定,树立科学学生观、转变教育理念,因材施教、转化教育的途径三个方面对后进生转化教育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后进生转化既是学校工作的重点,也是学校工作的难点。要办好一所学校,必须十分重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做一名好教师,要特别关注后进生的成长。要想成为一名好教师,必须从关注后进生的成长着手,并把最后的基点落在关注后进生的成长上。后进生的研究已经十分广泛,但我觉得还需再深化。同时对后进生要具体、辩证地分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促其迅速转化。一、后进生的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20.
蔡明  刘云龙 《文教资料》2005,(25):121-122
作为一个教师,有责任、有义务,也应该有能力教育好后进学生,使他们也能和其他学生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散发青春活力,展现亮丽风采。这就要求在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中,教师应该更多地关爱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让后进生的爱好、特长闪光,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同时还要重视家庭教育,促使家庭、学校、社会三方一体,整合所有教育资源转化他们。我们多转化一个后进生,一个家庭就会充满新的希望,一个生命就会踏上新的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