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美利坚合众国创建之初,报纸在社会中的批评角色这一问题,就开始引起注意。在美国早期思想家中,对报纸的批评监督作用认识最清晰的,莫过于詹姆斯·麦迪逊和托马斯·杰佛逊。宪法修正案起草人麦迪逊指出,美国的报纸之所以比英国的报纸享有更多自由,是因为在一个人民负有全部责任的政体中,这是最根本的。报纸帮助人民检查行政和立法部门的鲁莽轻率及不称职行为。托马斯·杰佛逊被许多历史  相似文献   

2.
美国报纸一贯标榜它有监督政府的职能。新闻学认为:报纸能否批评政府,是一个极其尖锐的问题,是新闻自由的试金石;美国报纸能够对公共事务进行批评,这是宪法上的新闻自由得到保障的明证。自然,这是企图利用报纸可以批评政府的现象,宣扬美国有新闻自由。此外,我们有时也听到这样的问题:美国报纸可以批评,以至抨击政府和官吏,岂不是  相似文献   

3.
宪法司法化与新闻自由权利的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 闻自由属于民主和人权范畴 ,从法理上看 ,主要由新闻媒体、公民和政府三方构成。其外延天然包含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 ,因此新闻自由是一项根本的政治权利 ,现代民主国家也大多把新闻自由列入宪法保护的权利范畴。新闻媒体、公民和政府以及其他社会组织都需要新闻自由 ,但也可能由于某种原因而危害新闻自由 ,只有通过法律的制约和协调 ,才能使新闻自由权利得以实现。综观世界主要国家有关新闻自由权利的法律渊源 ,大多停留在宪法这一国家根本大法层面。由于宪法的最高权威性使其在具体司法裁判中难以直接援引 ,因此宪法对新闻自由权利的保…  相似文献   

4.
美国宪法第一条修正案规定:“国会不得制定法律……剥夺人民言论或出版之自由”。美国新闻学认为宪法所保障的出版自由,包含三种权利:一、“出版权利”;二、“批评权利”;三、“报道权利”。报道权利就是“消息自由”。美国国会近年来制定了一些“消息自由法案”。美国政府宣扬道:这些法案保证了报纸的“报道权利”和“人民的了解权利”。  相似文献   

5.
这里所谓报纸的批评,是指那些发表在报纸副刊上的文艺评论文章。就文体而言,它们包括评论、杂谈、随感之类;就内容而言,又有电影评论、电视剧评论、话剧评论、戏曲评论或文学评论之别。它们在大众文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是各种文艺副刊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因此,对于一个报纸副刊的编辑来说,研究报纸批评应该具有哪些特点,不仅是一种理性的召唤,而且是一种来自实践的现实性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6.
人情味新闻(Human Interest story)是美国报纸的一种特殊新闻体裁,深受读者青睐。从开始出现,就显示了它的生命力,一直绵延至今,仍在报纸上保留着它应有的地位。人情味新闻源于美国报业史上的便士报时期。众所周知,美国报业发展经历了北美殖民地的草创时期、美国独立战争时的政论报刊及以后的政党报刊时期,而后进入了便士报时期。便士报以售价低廉(一、二美分)和报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新闻传播法具有相当丰富的法律渊源.在新闻传播活动的许多问题上已经拥有明确的法律规范:我国制定专门性的新闻传播法的主要难点正是保障新闻传播权利方面:“没有救济就没有权利”,新闻传播活动权利的实现就必须完善新闻自由权利救济制度。在专门的新闻传播法尚未出台的情况下,宪法司法化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较为可行的权利救济方式。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报纸广告有许多种。但有位名叫罗伯特·维特(Robert Witte)的人,独独把报纸的分类广告(Classified Advertising)叫做“灰色的金子”,这是为什么呢?分类广告顾名思义,就是按内容种类分别纳入不同栏目下的广告。又因为它是直截了当地表示各种需要的,所以也称“需要广告”(Want Advertising)。对于美国的报纸来说,分类广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报纸收入的重要来源,它是报纸吸引读者的“磁石”,它是报纸与读者交往的渠道。它能促进报纸的发行,而且,它又在运用时显得那么便捷而有效。  相似文献   

9.
批评的权利     
一般说来,看一个知识分子对社会是否有责任感,是否有良知,在很大程度上要看他能否对社会承担批评的义务。万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要做一个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当代谏诤者,并不是一件易如反掌的事。 毛泽东同志说过,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表达了共产党人的坚强自信和博大胸怀。那种以为可以“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想法,实在是非常荒唐可笑的。  相似文献   

10.
11.
批评报道的自由不是无法无天的自由,也不是无组织无纪律的自由,而是需要并且实际享有法制支撑、政策支持并受到两者规范的自由。批评报道活动包括选题、采访、编辑、播报等一系列业务环节,是媒体围绕着制作和刊播批评报道而运作的完整过程。限于篇幅和能力,笔者不能对批评报道活动各个环节的自由依据问题,一一阐述和解析。  相似文献   

12.
《五元“特别奖”》那篇豆腐块大的批评文章,在青海省引起反响,省委书记赵海峰亲自过问。经重新审定,曾在国际民间艺术节上获奖的杨向东同志被授予“青海省劳动模范”称号,除已晋升一级工资外,再发给奖金一百五十元。人民日报在登载这  相似文献   

13.
去年8月14日《人民日报》第四版刊登了一条"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办事,判处强奸、投机倒把犯毛晓洪七年徒刑"的新闻(附后).这篇新闻的前半部,即导语和第一、二段,不过三百来字,就把法院判处一名老刑事犯的人、地、时、事讲清楚了,干净利落,可以算是一条独立的新闻了.但是记者不惜笔墨,接下来又加上一段"记者获悉"的背景材料,补充了毛犯犯罪过程和堕落史.为什么一条完整的新闻,又来画蛇添足呢?仔细一想,很有道理.这不是"蛇足",而是"龙晴".因为这样一加,一条普通的刑事新闻就变成批评新闻了,分量重得多.从加了这段材料的整篇新闻来看,制裁一个刑事犯并不是新闻的主要目的,主要目的是批评那些同案件有关的人和事.作为新闻来讲,五要素不可缺一,人名必须交代清楚,但由于种种原因,所以用了大量"有人"字眼,这是记者采用的"批评艺术"处理.它提示我们:为什么毛  相似文献   

14.
《五元“特别奖”》那篇豆腐块大的批评文章,在青海省引起反响,省委书记赵海峰亲自过问。经重新审定,曾在国际民间艺术节上获奖的杨向东同志被授予“青海省劳动模范”称号,除巳晋升一级工资外,再发给奖金一百五十元。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建立至1956年的约7年时间,是党的路线政策正确、党风端正、民风好的时期,也是人民的新闻事业蓬勃发展,发挥良好的社会作用的时期。新中国诞生之际,如何适应时代的转变办好人民的新闻事业,有着一个学习和探索的过程。1949年5月,范长江在《北平办报初期的一些经验》一文中,谈到在新解放的大城市中如何办党报的问题,提出“要拒绝自由资产阶级的办报路线”,“执行党在城市中的办报路线”。这意味着,旧  相似文献   

16.
高文光 《青年记者》2006,(20):46-47
多用消息,让头条动起来报纸的头版是一张报纸的“门面”,头条又是头版的“眼睛”,头条之重要不言而喻。因此,不论是什么报纸,不论是什么人当总编,天天“操心”的,也许都是这张报纸的头条了。站在办报人的角度,头条有时的确难找。有本地的重要消息固然好,但不是每天都能找出一个  相似文献   

17.
毛主席在给刘建勋、韦国清二同志的信中,指出报纸工作中“值得认真研究”的几个方面,其中之一是版面,可见这是报纸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近一年来,大众日报编辑部对版面的改进作了一定的努力。在安排版面中,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是:政治与技术的关系;中心与一般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在改进版面的实践中,我们感到,如果能够恰当地处理这三个问题的六个方面的关系,作到政治与技术的统一,中心与一般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就可以使版面内容鲜明、中心突出、安排合理、形式美观。现在只就这三个问题,谈谈我们的认识和处理的原则。首先是政治与技术的关系问题。党报是党指导工  相似文献   

18.
吴咏林 《新闻前哨》2007,(11):99-101
《湖北日报》初创时期,基层人民政权刚刚建立,当时由《湖北日报》改办的《湖北农民》报就辟有“批评与建议”专栏,经常刊发群众性批评稿件,揭露、抨击基层干部队伍中作风粗暴、脱离群众、违法乱纪、贪赃枉法等错误行为,初步体现出报纸的群众性、战斗性。  相似文献   

19.
表扬和批评,对于党的各级报纸来说,是两项必不可少的重要职能。报纸在执行这两项职能的时候,应当把重点放在表扬方面。不这样去做,就不能正确地反映客观实际,就不能使先进的东西得到发扬,就会给社会主义事业造成损失。但是,决不可因此而削弱报纸上的批评,甚至把这种批评看成是可有可无。作为党的报纸,是否经常地、认真地开展批评,是衡量报纸有无党性或党性强弱的原则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一张报纸的形象如何,既体现在报面上,也体现在办报人员的言行中,改革开放新时期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每个编采人员具有多元素质,即不但有常人具有的观察、思考、判断、分析以及文字表达能力。还要具有较高的学识、素养、气质、口才、组织等公关能力,以便充当报纸与社会公众联系的媒介,通过自己的工作,树立报纸美好的形象,为报纸创造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