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法治是职业教育治理的基本方式,推进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是推进职业教育治理法治化。法律是法治的前提,国家法制和教育法规是法的外在表现形式。法治为职业教育治理“良法”注入基本价值,保障职业教育治理达到“善治”。法治化是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应通过构建职业教育治理的国家法体系和教育法规体系实现治理法制化,建立健全国家法和职业教育法执行体制机制,提升治理主体法治实施能力,推动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乡村。”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充分发挥法治对乡村振兴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着力提升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本文认为目前乡村治理法治化在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卓有成效,但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仍相对滞后。乡村治理主体未能及时填补社会变化导致的权力空缺,导致乡村治理法治化程度不足,只有将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在乡村治理法治化中的作用,才能有效推进乡村治理法治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法治是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基本方式,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法治化.法治为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注入"良法"的基本价值,保障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实现"善治".法律是法治的基础,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制是法的主要表现形式.法治化是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法治化包括治理体...  相似文献   

4.
法治意识是国家治理法治化的内在要求,更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保障。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主体、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准确把握新时期大学生法治意识的现状,研究有效提升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办法和途径,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爱国主义教育法治化,即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爱国主义教育,使爱国主义教育在法治轨道上良性运行。爱国主义教育法治化,是推动实现国家层面价值整合的应然要求,是普遍焕发公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当然举措,是有效提升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的必然选择。爱国主义教育法治化所要解决的核心议题是:以法治方式确认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地位,明晰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向遵循,规范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落实爱国主义教育的主体责任,健全爱国主义教育的支持保障体系。要提升爱国主义教育法治化的实践成效,应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法治观念的宣传普及,推动爱国主义教育法治化各基本环节的有机贯通,健全爱国主义教育法治化运行的长效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6.
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实现高等教育治理主体的现代化;坚持党的领导,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高等教育要为人民服务,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注重完善多元化的中国特色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坚持和完善高等教育法治体系,提高高等教育治理的法治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国家治理现代化主要指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思维是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根本路径,也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就要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和法律制度治理国家,使国家治理体系更成熟、更完善、更科学,治理过程更透明、更公平、更有效。因此,应从法治思维、法治精神、法治方式出发,不断推进治理体系法制化和治理能力法治化,以更好地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新冠疫情的爆发对基层社会法治治理产生了深刻影响,社区法治教育如何在疫情防控下进行是当前亟须考虑的问题。社区法治教育的开展应以“因时而变,随事而制”原则为基础,加强公共卫生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等方面的法治宣传教育;构建多主体参与机制,强化开展社区法治教育主体间的耦合关系;在人员及资金等资源上为社区法治教育开展提供充分保障,以完善基层法治建设,推动国家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治理现代化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一项关键内容,其中中小学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重心和着力点。中小学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我国虽然是一个相对新的概念,却是一项探索已久的行动。其表征生动体现为扎根治理理念科学治校、治理过程民主规范、运行法治化制度化、治理主体协同共治、主体参与能力增强、实现专业化治理。中小学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实践中面临学校主体性缺失、传统管理思维存在惯性、法律保障及法治精神不足、制度变革梗阻、互动协作机制缺失、主体参与能力疲弱的结构性困阻。为此,应当从学校法人治理、治理理念、法治建设、制度变革、权责关系、能力建构层面寻求破解之道并积极建树。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因此,需要从基层工作着手,全面加快基层治理的法治化进程。从乡村基层法治教育的角度研究和梳理乡村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强化法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充实法治教育内容,贴近受教育对象;以多种形式开展法治教育,提高教育效果;拓展法治教育渠道,搭建各类教育平台;培养法治教育队伍,形成工作机制;构建乡村法治教育长效工作格局等工作思路对摆脱乡村基层治理法治教育的困境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推进高等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基础在于,高校领导干部需要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实现高等教育的有效治理。为此,应坚持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良性互动,实现高等教育治理方式的法治化;落实高等教育行政法治的现实要求,推进高校各项权力运行的规范化;贯彻高等学校依法治校的基本方式,彰显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特色。  相似文献   

12.
基层社会治理是整体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是人民幸福保障、和谐社会建设、法治国家战略实施等层面的重要环节。制约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进程的因素可以从社会治理多元主体的意识与能力、基层社会矛盾纠纷、社会治理体系机制保障等不同角度进行解读。结合习近平法治社会建设理论,从强化基层党建、完善法治体系、创新治理方式、健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以及强化人才队伍保障性建设等角度入手推动社会治理法治化,坚持人民中心,切实维护人民权益,为全面推动法治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教育法治既是健全高校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载体,也是提升高校治理能力的重要路径和关键策略。当下高校治理现代化正在从“形式法治”向“实质法治”过渡转换,其中面临着法治理念的模糊认知、法治体系的有限适用、法治意识的构造缺失等现实困境。推动和实现新时代高校治理法治化,要坚持以顶层设计来定位法治、以系统集成来布局法治、以循法而行来厉行法治,推动高校法治工作从有法可依走向良法善治。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家针对医药领域腐败问题大力开展集中专项整治,取得了较大成效,但也仍存在一些治理难题。腐败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领域,提高国家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依托在于法治。从国家治理法治化结构和过程的角度看,医药领域腐败治理至少要面对三个层面的困境:在法治国家建设层面,医药领域法治工作基本格局亟待完善;在法治政府建设层面,医药领域行政管理部门法治化治理能力亟须增强;在法治社会建设层面,医药领域法治社会氛围亟须培育。为摆脱这一困境,党政机关、社会等多层面需要共同协作,以提升我国医药领域国家治理法治化的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15.
大学内部治理体系是相对于外部因素而言,是指在协商、互动、合作、共赢等理念的统领下,由治理的主体、机制、内容和效果等要素构成的有机的、整体的、动态的制度及其运行系统,其核心理念是共治、法治、善治。大学内部治理在路径选择上要实现由单边主导向多元共治转变、由法制向法治转变、由科层管制向人文善治转变,其体系内容包括治校理念的现代化、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治理机制的科学化、治理过程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16.
依法治理是人类社会治理的基本经验,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化是实现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有力保障。实现研究生教育法治化,应落实回应性的基本要求,关照研究生教育领域现实与突出问题;坚持权力法定、权利保障、程序正当与信赖保护原则;以良法善治为目标,着力提升研究生教育制度供给、制度实施、制度监督与制度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17.
大学内部治理体系是相对于外部因素而言,是指在协商、互动、合作、共赢等理念的统领下,由治理的主体、机制、内容和效果等要素构成的有机的、整体的、动态的制度及其运行系统,其核心理念是共治、法治、善治。大学内部治理在路径选择上要实现由单边主导向多元共治转变、由法制向法治转变、由科层管制向人文善治转变,其体系内容包括治校理念的现代化、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治理机制的科学化、治理过程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18.
汤旭 《贵州教育》2020,(16):12-13
<正>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和谐、生态良好,必须秉持法律这个准绳、用好法治这个方式,把党和国家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努力实现各项工作法治化。法治宣传教育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工程,而学校是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如何抓好中小学法治宣传教育,提高青少年法治意识,需要教育人积极的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19.
没有规则的教育是无序的教育,规则意识的养成需要法治文化的滋养。高职院校加快法治文化建设、加强法治教育,应依循与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与国家法治相融合,与学校制度、道德教化相吻合,与行为规范及至规则意识养成相结合的路径依赖;搭建实体平台、体验法治魅力,在宣传信息平台与制度实体设置上要突出,并实现创新,这是高职院校法治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载体。通过法治文化建设,推动现代大学制度不断完善,实现高校治理法治化。  相似文献   

20.
校教育承担着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应有法治思维,应加强法治教育,推进学校治理的法治化,坚持依法治校。第一,要增强全体教育工作者的法治观念,增强依法治校的意识,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积累通过法律解决纠纷的经验。第二,要结合青少年特点,采取活泼有效的形式,开展法治教育,提高法治知识课程和法治教育活动的教学质量。第三,要通过民主的程序,制定合理可行的校规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