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益铭 《考试周刊》2011,(28):27-28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的教育和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来不得半点浮躁。可当我们冷静、仔细地观察培养人的主阵地之一的高中政治课教学时,会发现日常教学课堂中存在着以各类考试分数为目标的教学追求。弥漫着一心提高考试技能的浓厚气氛。课堂教育教学的内涵和肩负的责任告诫我们.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急功近利”现象是有害的、不能容忍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的教学观念正在逐步更新,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得到改变,课堂充满学生成长的气息。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的“热闹”背后,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存在着如何正确把握新旧学习方式和教学观念的转换问题,这应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目标:三维教学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新课程在追求知识与技能的  相似文献   

3.
情境教学,是指从教学需要出发,教师依据教材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引起学生情感体验,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它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但从教学有效性维度来看,存在着“无效情境”和“有效情境”之区别。近年来,在新课程改革中,情境教学也频繁运用于我们的课堂。但是,不难发现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重形式,轻目标——有些老师一味地追求课堂的“热闹气氛”“、学科渗透”,什么唱歌、画图、听音乐、看多媒体录像等,情境多样化,但偏离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二是重形式,轻指导——课堂…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改革以来,实现着语文教学的有效和高效是每一位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实践中,“学案导学”成为了很多教师探究实现语文有效教学的课堂模式,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进而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弘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这种课堂模式中,“预学”作为  相似文献   

5.
洪大文 《小学语文》2010,(10):46-47
教学中,我们总喜欢追求课堂中的一个个“亮点”,以凸显教学的创新和特色。但有些时候,浮躁而过于功利的心理,使得我们在备课时设计的一个个“亮点”成了课堂教学的“硬伤”,结果弄巧成拙,事与愿违。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课程改革引发了我们对传统教学课堂的反思,我们试图构建一种与“新课标”最为合拍的课堂,这就是理想中的“生态课堂”。生态的课堂就是人这样一个人本主义的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人的个性发展为第一任务的教学情境,是一种珍视“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教育氛围。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也要追求绿色,追求生命之美,张扬生命之力,努力使语文课堂教学回归大自然的本色。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效课堂教学成为当前广大教师新的追求,同时也成为家长、社会、各级各类学校的深切呼唤。怎么才算“高效”?笔者认为:高效课堂应当达到两个目标:一是课堂的实际效果,即能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达成“三维”教学目标,产生其应有的效能,二是应当着眼于课堂效率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问题是思维之源、思维之资.课堂教学以“问题”为纽带,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提问的好坏决定着课堂的成败.高效的课堂教学依靠高品质的课堂提问.但现行的课堂实践中,存在不少“伪问”“假问”“碎问”等无效提问,影响了课堂效率,因此我们追求高效课堂,一定要避免课堂提问的零碎性、随意性、浅层性,必须提出有益于教学的“真问题”——具有教学价值的核心问题,促进学生的“真思维”,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思维方式,真正提升课堂教学品味.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校大力推进以问题驱动的“三单四环”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是将国家标准的教材转化为便于课堂教与学的校本化的课堂学教案,它追求的目标是真正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变“课堂”为“学堂”,变“教学”为“导学”,在改变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下是笔者在思品课教学中对使用这一模式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教学是一种艺术,是人类思维的自由创造。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励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小学数学教师追求着教育的智慧,追求着智慧的教育,追求着充满智慧灵动的课堂,努力从塑造“知识人”,走向培养“智慧人”。小学数学智慧课堂应该是学生充分自主、真情投入,教师悉心聆听、倾情倾力。以创设平等、民丰、和谐的教学环境为前提,以小学数学知识为载体,师生主动参与、共同发展的一种新型数学教学观。下而就谈谈自己对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策略的肤浅看法。  相似文献   

11.
现在的品德课堂尤其注重以活动为载体达成教学目标,但大多为“动”而“动”。简言之,现在的品德课堂就是:“理论不在,盲目进行,快乐有余,体验不足,学习浮躁,思维肤浅。”所以,我们应探讨如何在动静之间架构成熟有效的品德课堂。  相似文献   

12.
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在学校教育中以教材为载体、以课堂为阵地,通过教师有效地“操作”,达成一定有效的“目标”,最大限度地追求学生对科学课教学内客的有效内化量,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现行小学自然教材有如下特点:一是强调知识的广度,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的部分内容;二是强调知识的深度,学生难以理解,教师也难教;三是有些实验  相似文献   

13.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是:"以提高国民化学素质为宗旨,以培养高中学生化学创新精神和化学实践能力为重点。"学生知识的获得,创新精神的培养关键在于课堂,因此,提高课堂效率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运用一定的教学艺术和方法,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效益。  相似文献   

14.
蒋静雅 《中国教师》2006,(11):37-38
新课程背景下,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在历经“千万次的问”后,答案日渐清晰——教师应追寻的是本色语文,学生需要的是绿意课堂。本色语文,绿意课堂应该展现的是如下四种生命样态:一、平平淡淡的教学心态教学的追求和目标决定着教师的心态和行为。教学形式的新潮别致,教学手段的时尚花哨,学习氛围的纷繁热闹不应该是我们的追求。我们应该怀着平平淡淡、实实在在的心态,时时追问:学生到底需要什么,得到了什么,收获了多少,发展了没有?我们切勿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  相似文献   

15.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我们的课堂常会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为了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动起来,我们在推行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逐步探索形成了“三案六环节”的相对成熟的教学方法。所以,我们尝试着引入了三案六环节的新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弥补了以往教学中只看重教学形式,追求教学数量的缺陷,它更看重教学目标的落实,看重师生课堂上的互动,有利于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充满智慧与挑战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的教学观念正在逐步更新,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得到改变,课堂充满学生成长的气息。但又不可否认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的“热闹”背后,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情感和思维并没有真正被激活。如何正确把握新旧学习方式和教学观念的转换,应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并切实帮助教师从困惑与误区中走出来。目标:三维教学目标是一个整体新课程在追求知识与技能的同  相似文献   

17.
人类发展进人了21世纪,新的世纪我们应该给下一代一个全新教育,这种教育是一种全面的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教育。中学化学教学如何落实这一目标?不少教师进行了探索。就我们地区中学化学教学情况看,在实施以培养创造能力为目标的“创新教学”过程中,存在两个误区:一是了解“学情”不够。即了解中学生学习特点和认识能力的基本状况不够;二是教学的针对性不强。怎样有效突破两大误区?我在开展“创新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18.
鲍成中 《师道》2006,(7):27-27
“生成”或“动态生成”伴随着新课程改革逐渐走入了我们的课堂,它正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冲击着原有的课堂。但是,我们在实践新课程理念的过程中,有一种现象值得我们警惕,那就是我们课堂中存在一种“伪生成”的现象。所谓“伪生成”,就是在我们的课堂中打着“生成”的旗号,行“非生成”之实,穿新鞋仍旧走老路。那么,到底什么是生成呢?“生成”是一个相对于“预设”而言的概念,它反对教师对学生一味的灌输,强调教的过程性,突出教学个性化,追求学生的生命成长,是一种开放的、互动的、多元的教学形式。生成不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在教学过程中不可…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在教师的头脑中逐步确立和巩固,于是,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但是,我们在为许多老师大胆创新、张扬学生个性、追求独特教学风格而感到欣喜的同时,也发现一些教师在课堂上耍弄“花拳绣腿”,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放任、随意与浮躁,一些带有普遍性的倾向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在教师的头脑中逐步确立和巩固,于是,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但是,我们在为许多老师大胆创新、张扬学生个性、追求独特教学风格而感到欣喜的同时,也发现一些教师在课堂上耍弄“花拳绣腿”,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放任、随意与浮躁,一些带有普遍性的倾向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