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素质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素质教育”●周作云李明刚“素质教育”这个词,目前在学校生活中和有关文件、文章中,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可是其中的“素质”到底是什么东西?却有不同的解释。一到底什么叫“素质”?郝文武在《素质教育之我见》一文中,①是这样说:“素质,一指事物本来的性质,二...  相似文献   

2.
王白云 《现代教学》2007,(10):22-23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生活”无处不在.所以“语文”无处不在。但“无处不在”只是关于语文“外延”的一种诗意的描述,语文无疑有其特定的“内涵”。那么,这个只属于“语文”自己、不为其他领域和学科“染指”的东西到底是什么?[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感悟生活     
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们该怎样度过? 有人说:“生活是赌,赌青春。赌成功,赌生命。它是残酷的,不留情面的。”还有人说:“生活是酒,品人生,品真情,品快乐,它是自由的,无拘无柬的。”  相似文献   

4.
感悟生活     
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们该怎样度过? 有人说:“生活是赌.赌青春,赌成功,赌生命。它是残酷的,不留情面的。”还有人说:“生活是酒.品人生,品真情.品快乐,它是内由的,无拘无束的。”  相似文献   

5.
E:这次的专辑是隔了一年多才回归的,那之前的时闯都在做些什么?何洁:在今年之前我一直在想“我到底是个什么类型的艺人?”这一年,我找到了自己,同时,签了新东家,发行了这张“最何洁”的唱片。  相似文献   

6.
高信 《广东教育》2006,(9):70-70
曾经有一个哲学的命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围绕着这个命题,很多哲学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其实每一个人来到这世界上,他们的心都在“流浪”、在寻找,有时很迷茫。不知自己在找什么,其实是在寻找自己的位置,他们的心流浪在川流不息的人海中;很多人被淹没,也有些人最终找到了那个属于自己的位置。那个位置到底是什么?只有心知道。  相似文献   

7.
佚名 《教书育人》2008,(9):75-75
“你想要什么?” “你到底想要什么?” 这样的台词或对话似乎在电影里或者小说里见得多了,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问题对于生活安逸的现代人来说仍是无所不在的。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师要做的到底是什么?是解释为什么“蝌蚪吃蝌蚪”吗?那是科学课的事情。是讨论“优胜劣汰”吗?那是社会学家研究的问题。怪不得别人要说语文教师整天在“种别人的地,荒自己的田”。假如我遇到这个问题,我会分三步走,一步比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9.
爱的感悟     
李静 《山东教育》2009,(1):119-120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爱孩子看作是一个教师最重要的品德。他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给他们。”转眼间,我已经做了八年的幼儿园教师,我不断地在思索:到底什么是爱?什么是爱孩子?回想八年来日复一日平凡而又简单的生活,我对“爱”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霍金 《少年月刊》2010,(1):110-111
现在“3G”快要成为人们的口头禅了,你们知道到底什么是“3G”吗?“3G”有什么用、“3G”又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么样的变化呢?快来,我们一同前往这个新鲜的世界里瞧一瞧!  相似文献   

11.
“化学”对你来说一定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熟悉是因为无论是我们的课本书刊里还是网络信息中,无论是生产生活还是科技发展中都随处可见化学;陌生是因为化学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她到底是研究什么的?她到底有什么样的美?还不是那么清晰,那我们就在你即将打开化学课本之前先欣赏欣赏她的美吧!  相似文献   

12.
班会随想     
最近到中学旁听班会,冒出了一些疑问和想法:第一,班会是“会”还是“课”?第二,班会的目的是什么,是解决班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呢,还是教育学生、锻炼学生?第三,班会中教师到底该起什么作用?  相似文献   

13.
葡萄     
“先生,我吃了一串葡萄。”“什么?你为什么要吃葡萄?为什么不吃别的什么呢?为什么要在这时候吃?吃葡萄又有什么意义呢?你吃那玩意儿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完全不知道。”“愚人!你会为你的无知遭殃,而且还会连累别人。你仅仅知道吃,干吗不去思索一下你的行为呢?你知道事情的起因和后果吗?那会对自己有利还是有害,你也不去想想吗?”“不,我不能照你所说的那样去做。我只能告诉你:葡萄是甜的,胜过蜜糖;是酸的,赛过柠檬;是紫色的,比皇帝的大袍还美丽!”“愚人,你知道的只有这些吗?”“是的,先生!为了这些东西,已…  相似文献   

14.
阳光 《教学与管理》2002,(12):34-35
随着“普九”的完成和高校的扩招,普通高中教育也跟着红火起来。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明显增多,思想认识呈现出多元化、复杂性、多变化的特点。学生到底在想些什么,又在干些什么呢?德育教育出现了哪些新的特点?现状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15.
娄亚丽 《小学生》2011,(2):18-18
我们到底要培养孩子什么?我认为,归根结底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核心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想让学生获得这种能力,关键要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他们的应用意识和欲望。因此,数学学习要回归于儿童的生活,要在学习中时时关注儿童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经历了什么?在生活中发现了什么?创造性地挖掘课程资源,让数学学习与儿童自己的生活充分地融合起来,将数学学习纳入他们的生活背景之中,进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宋江身上的“仁义”究竟是什么货色?这种“仁义”到底是水浒英雄的一面“精神旗帜”,还是一具精神枷锁?这种“江湖义气”值不值得肯定?应不应该歌颂?搞清楚这些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亲爱的读者朋友,“新锐有话说”栏目本期公布的话题为:语文教学到底该给学生留下什么?教学是形象的瞬间的,价值是抽象的永恒的,如何让教学的瞬间变为价值的永恒是我们研究的起点与困惑。我们的教学到底该给学生留下什么?我们的课堂到底该给学生留下怎样的记忆?欢迎大家就此问题各抒己见,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相似文献   

18.
“语教学生活化”是这次语新课改中的亮点之一。到底什么是“语教学的生活化”?简而言之,就是让语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语,为学生打开语学习之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的热情,在生活实践中获得语知识,提升语素养。正如于漪老师所言:“变语自我封闭性为开放性,开发语教育空间,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活泼的中学生。”  相似文献   

19.
周侠 《学语文》2011,(4):66-67
高中语文教材以及一些古文中,关于“左”、“右”和“左右”多次出现,到底各有什么含义呢?在不同语境下,又有什么意思?这里,做一些浅显的探究。  相似文献   

20.
小议“达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延琪 《现代语文》2006,(7):113-113
有首流行歌曲名叫“恋爱达人”,还有“数字达人”“企业达人”“英语达人”等类似的说法。到底“达人”是什么意思呢?它是新词吗?它产生发展的过程又是什么样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