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人们一直为生理区别和社会文化传统所制约,并形成了特定的社会性别形象。由市场主导、媒体强化的消费却改变了这一切,成为社会性别形象进行主体建构的动力。它使原本固定的社会性别形象成为可消费的商品,人们因此有了选择的空间,选择强化了个人的主体性,又创造出更多的社会性别形象,这就是社会性别形象主体建构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3.
韩健 《海外英语》2020,(8):76-78,83
改革话语中社会角色形象建构修辞批评涉及六大要素:修辞伦理、修辞动机、语境操控、框架策略、话语实操以及修辞效果.各要素有着特定的内涵,六要素之间构成系统关系,各要素的特质决定各自的批评标准.  相似文献   

4.
从传播效果的理论上看,媒体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聚焦于一个群体,集中报道一些具有相似或者相同属性的东西,就容易造成总体形象的失真,从而形成刻板印象。本文拟通过大众传媒对阜阳城市刻板印象的建构,探讨在城市形象传播中传媒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5.
从后殖民的视角梳理了美国主流话语中的华人刻板形象,通过分析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第二部作品《灶神之妻》中的母亲形象,指出其塑造的新型中国女性形象颠覆了华裔女性沉默、柔弱可怜的刻板印象,对华裔自身在西方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商业化报道中,由于受传统社会文化的影响,媒介在塑造女性形象时存在着刻板印象和性别歧视现象。大众传媒的这种性别成见导致女性形象的固定化和非真实性,女性成为弱势群体,容易被忽视。本文通过分析传媒关于女性形象的偏差塑造,揭示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汪曾祺在80年代或者当代文学史的出场与小说《受戒》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可以说正是《受戒》奠定了汪曾祺在文学史的经典地位,但同时也使得汪曾祺不断模式化、符号化。《受戒》其后,评论界、文学史著述和现代传媒力量等共同参与了对汪曾祺这一经典形象的建构。建构的过程是经典地位确立的过程,但同时也是不断放逐与遮蔽的过程。我们不仅要知道汪曾祺的"喜"与"乐",还应从其整体创作中发现被文学史以及主流评论所遮蔽的"怒"与"哀",片面取认是对一个作家一生创作的不公平表现。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较为激进的学术思潮,社会建构论在20世纪对社会科学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本文试从其发展趋势、理论渊源、概念内涵等方面来考察社会建构论,并简要概述其在社会学学科中的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9.
在过去的五十年里,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力图深入了解学生眼中的科学家形象.本文着重探讨各学者对DAST这一重要研究方法的改进和完善,分析比较科学家形象研究在性别、种族、年龄三个方面的差异性,并对能改变学生对科学家的"刻板印象"的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网络传媒的发展使人们更多地沉浸在图像世界之中。受众通过视觉媒介构成的虚构地点,形成对某个区域文化形象的刻板印象。媒介中的“内蒙古”地域文化形象已成为社会的某种异质空间。福柯的差异地点理论揭示了虚构地点与异质空间之间有某种的交汇,可作为内蒙古文化形象反思自身的某种镜鉴:避免地域空间形象的过分单一,面向多元地域文化,提供多重视角和更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滨海新区的形象内涵及建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表明,天津滨海新区的既有形象还很模糊,其区域个性和特色还没有在人们心目中树立起来.这样迫切需要构建一个集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和市民等为一体,既包括内在底蕴又包括外在表征的理想形象.滨海新区的理想形象构建要根据阶段特点和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不同社会主体的作用,建设初期重点要强化政府的主动构建优势、媒体的整合传播价值和宣传部门的沟通桥梁地位.  相似文献   

12.
以素养发展为本的发展性学习发生于学生能动参与的活动之中。发展性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借助能动改造外部客观世界而能动改造内部主观世界的过程。发展性学习的过程属性集中体现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归属是学生,而不是学生之外的他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具体表现为学习的能动性、独立性和亲历性。发展性学习所特有的过程及其属性,既决定了教师教导的必要性,也决定了教师教导的基本特征。教师教导是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并表现学习能动性、独立性和亲历性的条件;为引起和促进学生能动、独立地学习,教师教导在机制、功能及具体方式等方面必须实现相应的转变。发展性学习的过程属性及由其决定的教导过程的特征共同要求,应建立一种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或教学形态。在学习中心教学中,教师的教导作用主要聚焦于使学生学习成为一种能动、独立的学习,并使这种状态的学习占据教学过程的主要时间和内容空间。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关于社会有机运行、全面发展的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社会是一个由多种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的复杂巨大的有机系统,其特征表现为整体性、层次性、人本性、拟人性、动态性.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与系统科学相吻合,对认识当代社会建设机制、实践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建设遵循系统性、主体性、自组织、开放性原则.  相似文献   

14.
社会建构主义提供了一种理解科学知识与其科学活动的新模式.从基本范畴看,建构主义强调的"自我-他者-物"的合理重建有可能整合主客二分(符合论)与主体间性原则(共识论)之间的对峙;从知识谱系看,建构主义强调的"个人知识"与"公共知识"的解释循环有可能超越"主观知识"与"客观知识"的对立;从学术策略看,建构主义强调的"包容他者"或"正题-反题-合题"的发现模式有可能消解自我中心主义和"对称原则"的两难.也许,辩证的科学哲学并非遥远的梦.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数据成为生产要素是历史发展到大数据时代,从而可以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采集、加工、挖掘和处理的产物,是一种具有再派生性质的特殊劳动产品。数据要素既具有自然属性或技术性,又具有社会属性或社会性,其中,数据要素的技术性都要借助社会性得以实现并对技术性产生放大效应,即对其他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倍增效应;数据要素的社会性又以技术性为介质而催生,纯粹从技术性角度看,这一介质具有极强的被黏合性且在被黏合后只会产生物理反应,即不会改变其他生产要素的性质。但是,一旦技术性与社会性相互作用,尤其是与市场经济下最具有黏合力的资本要素相结合,则依托这一介质将会催生出一系列新型社会关系,引起社会关系的巨大调整,包括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因此,科学认识数据要素的双重属性及其交互效应,必须以促进公共数据共享和提升商业数据开发利用价值为重点推进放大正外部性的制度设计,以强化数据要素分类分级监管和数据法治为重点推进防控负外部性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6.
“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和谐”的理念和目标,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更高境界和奋斗目标。把社会和谐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解决了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问题;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反映了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巨大政治优势。  相似文献   

17.
中古汉语中双重否定格式的使用比较普遍。就表达语气的强弱来讲,双重否定格式比之一般肯定式更为委婉,语气较弱;在文献分布上,双重否定格式在史书等文献中较为常见。而这些文献,最能反映当时士人所处的时代状况和政治社会环境。因此,双重否定格式在中古时期得到广泛的运用,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它折射出那个时代士人的自我保全心理和语言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建设"双师型"实验室教师队伍对地方高校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我国地方高校建设"双师型"实验室教师队伍面临着来自观念、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人才评价机制、人才选拔机制和外部资源支持等多方面的挑战与困难。为此,需要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高等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努力,协力突破"双师型"实验室教师队伍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挑战,以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相互融通促进。  相似文献   

19.
一国的形象建构除了受本国网络媒体"自塑"的影响,也离不开境外网络媒体"他塑"的影响。随着城市越来越多地充当国际行为体,其在境外网络媒体上的形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运用费尔克劳批评话语分析三步走的方法,对越南主流网络媒体涉洛报道进行定性、定量结合的分析发现,越南媒体通过对文体、日常生活、科教、社会、环境等多个领域的关注,在议题选取、信息来源、话语策略等方面重点着力,建构了一个总体中性、各领域褒贬不一的洛阳形象。对此,加强文化交流、推动媒体合作、加强舆情研究等措施有助于促进洛阳对越城市外交。  相似文献   

20.
公共性是政府雇员的根本属性,但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政府雇员还具有自利性,它决定了雇员具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倾向和动机。分析雇员的自利性,区分合理自利性与扩张自利性,并对扩张自利性进行伦理、制度的制约,才能够真正增强政府的行政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