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清点蓝首饰和"新艺术运动"珐琅首饰在装饰题材上有很大的差异。明清首饰的装饰题材多属日常流行的吉祥造型与图案,而"新艺术运动"首饰则多取材自然物象。在表现动机上,明清首饰多着眼于物象的吉祥寓意或象征,而"新艺术运动"设计多立足于表现题材的线条和形姿之美。两者总体上呈现出"重意"与"重形",寄托祈祝意愿与表现审美情趣的不同。这种差别包含着东方和西方,古代和现代两种不同时空的深厚渊源,体现着各自不同的艺术风尚和文化传统,值得我们认真体会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张爱玲小说极为鲜明的艺术独创性,主要表现为"旧小说情调与现代趣味的统一"。张爱玲小说中的许多主题、意象和象征都是古典小说和通俗小说所无法"拘限"的,因为她的创作中增加了外来的小说技巧或现代派的手法,在中国现代小说和西方现代小说这对似乎"相克"的艺术形式中找到了最适合于自己的调子。  相似文献   

3.
从西方美术发展中我们不难发现欧洲油画艺术中存有大量类似东方艺术风格特色的创作实例,造成这种基因互传,艺术变异的表层契机是视点的流动和造型语言的打破,内层动机则是对宇宙“节奏”及“永恒”艺术的共同追求,从而实现了东西方在造型观念上的“立体交叉”。欧洲油画的“写实”与东方艺术的“写意”这两种艺术风格的历史轨迹显示了两种民族的审美性格之不同特点。随着商业、文化交流的频繁,欧洲美术特别是油画艺术,表现出的“加速度”的趋势进入了新的阶段,随着“历史的兴趣”越来越转向东方  相似文献   

4.
现代油画创作还能否像20世纪80年代那样担负起为精神文化提供动力的使命?是否由于非架上艺术的综合性、直接性和鲜明性,油画等架上艺术的文化革命使命已经终结?本文通过"抽象语言"与西方化的历程,来反省"85"后的中国油画,认为我们的思考应该越出品种语言的界限,警惕强权文化、商业文化和庸俗文化对艺术精神的诱惑和掩埋。  相似文献   

5.
在艺术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今天我们对任何艺术形式的创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企盼,同时,在当代漆画创作领域也呈现出了丰富的专业创作特点和创作语言。目前我国的当代漆画创作在创作特点上继承和发扬了我国优秀传统漆艺语言的同时又具有了新时期时代美术的特征,这是目前我国当代漆画创作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6.
陇南地区在陕甘川交界之处,县区之间文化的差异性十分明显,民间美术的文化内蕴与艺术风格更是有着各自鲜明的特色。但是,受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民间艺术保护意识逐渐淡漠,使得许多地方文化与艺术赖以生存的原生地域被湮没,民间美术传统的创作观念和技巧受到极大的冲击。建立民间文化保护的合理机制,加强民间传统文化教育,是发展与保护陇南民间美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刘海粟的艺术形上学思想,可以用“艺术是生命的表现”来概括。这一思想是将艺术作为启蒙、救亡的工具与作为现代个体信仰这两种观念相结合的产物,其形成的过程及内在思想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来自一个民族危亡、社会黑暗的年代之中对本国艺术和文化传统的沉痛反思和深切批判,因而产生叛离传统、推陈出新之启蒙使命,又在这种过程中深入触及现代性个体超越性价值空洞问题。“艺术是生命的表现”一语,实乃刘海粟本人化解传统—现代张力、弥合中—西裂痕、寻获个体意义和锚定社会价值的一个最终结论,也是其思想之路与艺术之路相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八五新潮美术自出现时起,就超出了艺术运动的范畴,而成为一种文化运动。它是东西方现代文化碰撞、西方文化对东方文化形成巨大冲击并映射到艺术上的精神产物,是艺术家借助美术来实现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等方面的现代化探索。  相似文献   

9.
冯晗 《美育学刊》2021,(5):75-83
在20世纪初的英国,随着政治、经济、外交地位上的领先,英国人对中国的理解总带有文化上的偏见。中国作家兼画家蒋彝凭借自己深厚的传统文人积淀,积极参与到中国艺术在英国传播的过程中。他通过出版学术著作、举办画展、撰写旅游日记等一系列文化实践活动实现了对中国艺术的书写、展示与转译,这也意味着中国人第一次能够直接向西方观众展示自己的艺术与文化。通过蒋彝在英国的活动轨迹,可窥探出20世纪上半叶英国人对中国、中国人以及中国文化所发生的态度转变。  相似文献   

10.
美术的发展应建立在丰厚的民族文化积淀和对西方艺术精髓的吸取之上,而近十来年的美术工作者恰恰缺乏这种文化修养,更多的是对西方艺术盲目的抄袭与追名逐利的浮华气氛.  相似文献   

11.
王丽 《美育学刊》2022,13(1):97-104
在人类思想史上,"儿童美术"与"儿童"类似,经历了被"无视""误视"再到"正视"的过程。艺术家、艺术理论家、教育家、心理学家等的多重视野促成了"儿童美术的发现"。各方初衷不尽相同,却具有共同的倾向,即对"自然"的追寻,对传统的僵化规则的反叛,对创造力和自由表达的重视。这些倾向是儿童美术的独立性得以凸显的思想背景。在此背景下,儿童美术中所体现的儿童"天性"成为艺术家们反思自己的创作、寻求突破的重要资源,也成为教育家、心理学家们重要的研究面向。艺术家向儿童学习,思想家赞美童心,儿童美术的本质、发展特征、心理内容等不断被揭示。这些来自不同视域的"发现",丰富着成人的儿童美术观、儿童观,也成为教育反思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2.
"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它形如鸟巢,并具有东西两头高,南北两头低的鲜明特征,它的门式钢架结构设计、内部的合理布局,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高科技,充分展现出"鸟巢"的设计艺术。周边环境的绿化设计和水环境,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增添了"鸟巢"的艺术意境。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与西方人由于地理、历史、文化、人丈的不同,思维方式也不同.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句法结构特点的不同.英语表达比较抽象,汉语表达比较具体;英语语序是从"个体"到"整体",而汉语则是从"整体"到"个体";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本文通过比较英汉两种语言结构的特点,概述了英汉两种语言结构在中西方民族各自思维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当代美术社会功能的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有着其他的文化形态不可代替的社会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在中国当代美术的发展中,受西方现当代美术思潮影响出现的一些"中国当代艺术作品",缺乏承担这些功能的品质,从而使这些丧失了真、善、美审美理想的中国当代美术基本丧失了其基本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5.
李中诚 《美育学刊》2023,(1):113-120
由严复翻译、引进的西方进化论是民国初期重要的社会新思潮,不仅直接影响了政治领域的改良和革命,还在哲学、宗教、艺术、教育等领域激发了诸多新兴的理论思想。对于正处在变革时代语境中的中国画而言,西学和中学、传统和现代的对抗与整合催生出“守传统”和“反传统”两种不同的文化立场,两方或多或少都以进化论为理论依据,在不同的解释与论证中产生了中国画的“衰败论”和“进步论”,两者既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与改良主张,也具有各自的逻辑起点和推演模式,既是中国美术现代化过程中多元而动态的表征,又是推动其演进的动因。  相似文献   

16.
敦煌艺术在我国堪称艺术典范,在我国众多艺术作品中极具民族文化代表性。当前,传承和保护文化遗产的工作应从本土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中不断发掘,通过数字化创意技术进一步宣传和发扬文化遗产,动画艺术作为一个灵活性较强的方式能够切实起到良好的宣传、继承、发扬文化遗产的作用。本文深入剖析了中国传统动画作品,揭示了我国动画产品实现"本土化"创作的具体方式,对中国动画艺术的发展和创新提出可行性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作为综合性艺术的中国古代戏曲,其创作必然受到传统审美功能的影响,受到戏曲家的阅历、思想、情感、审美等心理因素的制约,受到戏曲这一表演艺术的限制,受到民族文化和时代等多种因素的约束.因而,戏曲创作的心理及艺术表现就有着与其它文学体裁不相同的鲜明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美”与“真”是艺术美学的重要范畴 ,在不同时代的艺术中它们的地位有所侧重。而总体地讲 ,在西方现代美术发展的过程中 ,“美”与“真”是此消彼长 ,出现了重“真”不重“美”的追求倾向。对此 ,从文化逻辑和美学传统出发可以找到形成这种倾向的一些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9.
电视艺术的创作由两个过程构成,一个过程是画面创作,我们称之为一度创作;另一个过程是语言艺术创作,我们称之为二度创作。画面创作和语言创作各有特点。本文以体育解说为对象着重讨论了电视艺术中有声语言的艺术特点。电视解说的语言艺术体现在节律、音节、近义词语的运用、不同句式的运用、修辞手法的运用等方面,电视工作者应当充分、熟练运用两种艺术手段以提高电视表达的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20.
钢琴是一种西方乐器,在中国音乐史中发展的时间较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音乐艺术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艺术表现属于动态行为,艺术家将行为与音乐结合,形成富有美感、艺术享受价值的"舞蹈",在表演中,舞蹈行为、演唱行为、表演行为等艺术内容和音乐配合,二者融为一体,组成个性突出的艺术整体。钢琴伴奏是常见的"背景音乐",它在艺术表演中占据重要地位。基于此,本文将结合钢琴伴奏艺术深度解析其审美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