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东亚地区的合作前景不仅取决于该地区国家之间的态度,而且依赖于区域外国家美国的立场.美国的东亚目标是通过双边联盟谋求主宰该地区事务,而其当前的经济形势及两场海外战争将成为奥巴马政府政策的决定因素.可以认为,东亚地区合作前景将取决于区域内国家的努力与美国角色合力作用的结果.虽然朝鲜核问题引起的美朝关系紧张成为东亚合作的严重障碍,但很大程度上真正原因主要在于美国及其盟友与中俄竞争的大国立场.  相似文献   

2.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亚区域合作进程日渐加速,东亚也被称为“一个按新地区主义理论分析的最激动人心的地方”而日益为世人所瞩目。冷战后韩国的东亚区域合作进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不同发展时期,通过考察其,运行轨迹,可以管窥其区域合作政策之特点:浓郁的中等强国外交色彩;政策重心在东北亚。而制约韩国东亚区域合作政策的因素有:朝鲜半岛南北分裂局面;美国在东亚的利益;东亚区域内的历史问题以及韩国自身因素。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区域一体化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发展趋势.随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东南亚联盟和东盟10+3地区论坛的健康发展,东亚地区合作开始起步.东亚区域合作具有区域认同薄弱、机制建设性较弱、危机处理模式缺失和受美国政策影响等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过30余年的物质性成长与社会性成长,已经成为决定东亚未来秩序发展方向的重要力量。中国内省式的战略文化和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决定了中国不具备谋求东亚地区霸权的主观意愿和客观条件,在经济相互依存和地区共有观念的共同作用下,东亚地区也不会出现中美对抗的均势体系。中国对东亚地区秩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地区主义来实现的,即以地区主义的方式来推动东亚地区整合,谋求东亚地区一体化。东亚地区一体化进程在客观上对美国的现有霸权秩序构成了挑战。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日本各个发展阶段的亚洲太平洋区域合作战略,理清日本从战后至今的区域合作战略思路,分析现今日本东亚区域合作战略的本质。文中指出,日本的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战略,主要取决于自身在东亚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定位,以及日本的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6.
作为在东亚地区有着重大的现实利益的域外国家,美国是影响东亚地区合作进程的最主要的外部因素.在构建东亚一体化的进程中,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美国在东亚的利益关注点之所在.可以说,与美国关系的好坏关系东亚合作进程的成败.本文试图对美国在东亚的利益及对东亚一体化的态度与对策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7.
【背景材料】2005年12月14日,首届东亚峰会在吉隆坡会议中心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坚持开放包容实现互利共赢》的重要讲话,强调中国主张在区域合作进程中坚持开放的思维,倡导开放的地区主义,在开放中推动各国共同进步,促进各地区共同发展。会议发表了《吉隆坡宣言》和《关于预防、控制和应对禽流感的东亚峰会宣言》。【角度透视】经济学角度1.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东亚地区是世界上贫困人口较多、贫富差距较大的地区,同时也是资源丰富、市场广阔的地区,因此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地区合作,有利于充分发挥地区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8.
东亚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为繁荣的地区之一,与此同时,也是历史问题比较突出,政治情况较为复杂,大国影响不容忽视的地区.在这样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地区,如何认识、把握东亚地区近年来所经历的深刻变化,调适好未来美国与东亚一体化进程的关系,以和平、合作、发展为主旋律构建和谐东亚格外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9.
当代世界经济已呈现出以区域经济集团为主要标志的多极化新格局。在日趋明显的北美、欧共体和东亚三大经济重心地区中,东亚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最为缓慢。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东亚地区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有利及不利条件,探讨东亚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和趋势。1.世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二战以后,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在经济国际化日益加强的基础上,经济地区集团化的趋势也逐渐发展。目前,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遍及全球,有14o多个国家参与组成了24个一体化组织,在众多的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中,既有由发达国家组成的…  相似文献   

10.
浅析东亚一体化的动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进程表明,东亚地区只有加强合作才有出路,而且东亚实现区域一体化也有其共同基础.基于此,本文拟从地缘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东亚一体化的动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