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进 《河南教育》2008,(8):20-21
高校图书馆在对学生的信息教育中具有教育功能、导向功能、创造功能和激励功能.高校图书馆应该采取多种措施,对大学生进行分层次的、连续的信息教育,以期达到教育对象普及化、教育内容实用化、教育方法灵活化和教育手段现代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地位、作用进行了探讨,论述了高校图书馆教育人、培养人的特殊功能,对高校图书馆搞好自身建设、强化教育职能、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贾文琴 《考试周刊》2011,(17):199-200
本文论述了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建议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先进的技术设备和高素养的人员等优势,发挥信息教育服务功能,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为规范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对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功能做了初步探讨,指出高校图书馆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主要功能有:文化氛围的熏陶功能、文化知识的化育功能、教师的言传身教功能、网络教育的导向功能、社会实践的锻炼功能,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市场经济下中国的巨大变化,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关系到我国的长治久安和稳定发展的大问题。民族高校因其读者群体的特殊性,必须发挥民族高校图书馆的优势,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6.
针对民族地方高校大学生阅读行为特征,从发挥图书馆阅读教育作用,努力搭建大学生阅读教育平台;争取将阅读培养纳入教学管理,为阅读教育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搭建网络阅读平台,实现优质阅读资源的共知共享;创新民族原典阅读空间,满足大学生阅读对民族文化的特质需求等四个方面对民族地方高校大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培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的健康观念应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其中心理健康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首要素质.作为学校“第二课堂“的高校图书馆,应该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深化教育职能,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文章在论述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并就高校图书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用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8.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高校图书馆与高校其他部门相比较具有五大优势.  相似文献   

9.
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扩大视野、提升素养的重要途径,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生阅读和受教育的第二课堂,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人们阅读习惯发生根本性改变,碎片化阅读不可避免地影响着高校图书馆思政教育的开展和实际效果。从碎片化阅读视角出发,通过问卷调查,把握地方院校师生对新时代图书馆思政教育功能的认知,探讨地方高校图书馆开展思政教育的现状和途径,认为地方高校图书馆思政教育面临着功能边缘化、人员结构不合理、服务模式陈旧等挑战,今后需要强化图书馆的思政教育功能,打造学习型馆员队伍,创新思政教育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0.
董光明 《河南教育》2007,(12):76-76
高校开展素质教育势在必行,高校图书馆配合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责无旁贷.高校图书馆具有服务和教育的两种职能,二者是辩证的.优质的服务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高校图书馆要用优质的服务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1.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心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民族认同既包括对本民族的认同,也包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它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功能的发挥、对于民族团结、对于地区和国家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从整体上看,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和相应的行为倾向处于积极状态.大学教育要注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民族认同,改善学生的行为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健康的竞争心理品质,对于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百折不挠的意志,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竞争环境的能力,塑造奋发有为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与全面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大学生竞争心理品质,可以通过创设学习环境、加强实践锻炼、引导自我调节、成立疏导机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3.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关键期,改革开放带来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产生很多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社会心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梦引起社会各界的共鸣和热议,以中国梦为契机,用中国梦精神加强大学生健康社会心态的培养,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相结合,以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  相似文献   

14.
为了加强高校德育效果,公民教育的基础地位需要强化。原因在于:第一,从教学目的看,将要全面进入社会生活的大学生首先要成为合格的公民,这是高校德育必须达到的底限目标;第二,“自下而上”的对话式教学理念是公民教育的长处,它可以化解学生对传统说教方式的抵触情绪;第三,公民教育对独立思考能力的强调适应大学生的心智状态,以智育手段提高德育效果有助于大学生有效养成健康的公民心态。  相似文献   

15.
网络交往的虚拟性使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淡化,社会性和规则性弱化,网络使学生自我约束意识淡化,使学生迷失自我,引发行为失控,过度使用互联网导致个体明显的心理与社会功能的损害等。因此,我们必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增强抵御能力,利用学校心理咨询资源,帮助学生矫正不良的上网习惯,引导他们进入校园社交领域,加强网络资源的管理,提高信息内容的健康程度,加强学校与社会、家庭的合作,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就业难已日渐引起人们和社会的关注,存在的问题不少,如大部分大学生缺乏"吃苦"精神;在择业观念上过于追求实利;考虑就业问题的时间较晚;在校期间未能为走向社会做必要的准备等等。笔者认为各民族院校应该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择业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加强对民族院校毕业生的公共就业服务;进一步开展自主创业教育并大力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加强对民族院校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配备专业指导人员;建立健全毕业生的跟踪和反馈机制等。  相似文献   

17.
随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入校,各民族之间的接触、化上的碰撞、心理上的冲突将不可避免。为了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自己的心理结构做适当调适,以较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我们有必要对西部大开发时期少数民族大学生面临的心理矛盾与冲突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对其发展的现实性问题做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对待宗教的心态与人生信仰的确立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信仰心态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对策,是确保他们人生信仰正确并统领政治信仰的前提。笔者在中央民族大学通过发放问卷、抽样调查、比较分析等手法,对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宗教信仰的认识、参加宗教活动的情况、获取宗教知识的途径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由此总结出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特点,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思路与方法,并指出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教育在新的形势下应该进一步深化、拓展、整合,同时要突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国家观、文化观、历史观教育。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感恩意识在情感生活中的自我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恩意识是大学生必备的思想道德素质,它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目前在大学生的情感生活中感恩意识比较淡薄,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失。大学生需要通过克服依赖思想和寄生心理,克服自我中心意识,克服自我价值实现域的偏狭,克服自身“假大空”的思想观念等措施来培养自己的感恩意识,树立自主意识和责任观念。  相似文献   

20.
从众心理作为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定心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具有重要影响,它会弱化学生的学习目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解构学生的学习方法。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我们应明确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探寻规避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消极影响,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效果,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