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的道德权威包含法理权威、传统权威和感召权威三种成分,其中感召权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实质权威.现实条件下,教师的道德权威有弱化的趋势,重树教师的道德权威是必要的,但应警惕过度道德权威对"权威主义人格"形成的消极作用.应从教师个人理性和制度两方面对教师的道德权威作必要的限制和约束,从而最终实现对学生道德成长的最佳作用方式和力度.  相似文献   

2.
后喻文化时代教师权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社会是典型的后喻文化时代,传统教师权威遭到后喻文化的消解,表现为:教师传统的知识权威、道德权威和法理权威正在消解。教师权威的消解不利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代际传递,不利于青少年的社会化,不利于现代学校教育教学的实施。现代教师权威的重建迫在眉睫,包括教师的知识权威、道德权威和法理权威的重建。其中,教师道德权威的重建在后喻文化时代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3.
中华传统伦理是中华民族的智慧宝库,而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却缺少这方面的内容,对此许多省市都相继开设了"传统文化"课程,或正在编写"儒家礼乐"教材,准备走进中小学课堂。我省应在中小学开设《中华传统伦理》课,其可以提高中小学生的道德水平,使其从小树立爱国主义情怀。还可以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平。要组织专人编写教材,确保教材的准确性、实用性、科学性。要中小学教材分开,难易度适当。要与中考、高考结合,要有课时的保障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道德权威包含法理权威、传统权威和感召权威三种成分,其中感召权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实质权威。现实条件下,教师的道德权威有弱化的趋势,重树教师的道德权威是必要的,但应警惕过度道德权威对“权威主义人格”形成的消极作用。应从教师个人理性和制度两方面对教师的道德权威作必要的限制和约束,从而最终实现对学生道德成长的最佳作用方式和力度。  相似文献   

5.
国培计划,即"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包括"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和"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两项内容。该计划通过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一系列的培训,旨在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当前,我们面临的历史语境有着鲜明的全球化的特征,中西文化的交融与博弈无处不在,我们既面临着西方文化的  相似文献   

6.
《当代教师教育》2019,(2):63-67
学科教学论教师教学实践共同体是政府相关部门、高校、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的体现,其参与者主要是学科教学论教师与一线中小学教师。该共同体的构建能促进学科教学论教师发展实践知识、获得身份认同,也有助于中小学一线教师掌握教育科研方法。而学科教学论教师教学实践共同体的实现需要明确教师发展需求,组建组织管理小组,提供应相资源保障,合理设计评价方式,积极促进文化融合,发挥政府部门作用。  相似文献   

7.
曾经,基础教育刊物是中小学教育研究的神圣阵地.是广大中小学教师心目中的净土。其刊发的章均来自教育教学第一线的专家、教师的实践与思考,内容新、思想活、立意深,对中小学教育教学起着权威的导向作用,深受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热爱与欢迎。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教师权威与教学效果的密切关系,教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树立其权威的办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教师道德权威是教师在道德生活中形成的最有威望、最令人信服且使人自愿遵从的道德力量或道德影响力,具有文化内隐性、道德感召性、实践转化性等特点,具有独特的教化价值。从伦理维度审视教师道德权威,发现当前德育实践中出现了去伦理化倾向。要改变这一倾向可以采取措施:基于唤醒传统文化中积蕴的教师道德权威,促进教师对自身道德权威的伦理认同,在德育过程中培养教师的道德权威,构筑有利于儿童成长的伦理世界。  相似文献   

10.
由于权威主义教育观、教师权威与教师个人权威以及现实权威的混淆等主观误读和道德教育的知识化、"知识大爆炸"、多元价值观的冲击、道德教育的边缘化等客观因素的消解,当今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呈现式微状态。只有实现道德教育中的教师角色转变、道德分层教育中的角色切换,把握教育客体的品德心理结构以及提升教师道德修养获得角色尊重以重新建构教师权威,才能充分发挥其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