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开刚  洪平  尚文元  宗丕芳 《体育科学》2003,23(5):102-105,F003
采用实验法,利用跑台进行递增负荷运动时测定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最大有氧能力。结果显示:1)VO2max平台持续时间(VO2maxPD)是另一个可以反映游泳运动员的最大有氧能力的重要标识,只有把VO2max和VO2maxPD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全面反映运动员有氧能力的内涵;2)心率无氧阈(HR—AT)应成为游泳训练中控制训练负荷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两种大强度间歇训练手段对优秀自行车运动员有氧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5名备战全国“十三运”的云南省自行车队男子运动员随机分为3组, S组训练方案采用SIT/耐力训练, H组训练方案采用HIIT/耐力训练, C组为对照组,进行传统耐力性训练;训练持续3周。训练前后进行递增负荷测试和有氧运动能力测试,测试指标包括最大摄氧量绝对值(VO2max)、最大摄氧量相对值(VO2max/kg)、每分通气量(VE)、最大心率(HRmax),并通过公式计算每搏输出量(SV),以及测试递增负荷后即刻血乳酸(BLA)、最大有氧功率(P)和40 km个人计时成绩进行了测试。结果:(1)3周训练后,S组运动员VE、HRmax、SV、VO2max、VO2max/kg、P和ITT40km均较训练前有显著性提高(P<0.05);H组运动员VE、VO2max/kg、ITT40km较训练前有显著性增加(P<0.05),BLA有显著性的下降(P<0.05)。(2)S组运动员ΔVE、ΔHRmax、ΔSV、ΔVO2max、ΔVO2max/kg、ΔBLA、ΔITT40km显著提升(P<0.05),且优于其余两组;H组仅ΔITT40km存在明显提升(P<0.05)。结论:间歇训练结合耐力训练对优秀公路自行车运动员的呼吸系统、有氧供能系统可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SIT结合耐力训练较HIIT结合耐力训练或传统耐力训练更能提高公路自行车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和有氧运动能力,训练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以16名辽宁省男子游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冬训前后运动员递增负荷力竭测试相关指标和血常规的变化,旨在探讨冬训对游泳运动员有氧能力的影响,为教练员评价训练效果、完善训练计划提供科学化的指导。结果显示:男子游泳运动员冬训后递增负荷力竭测试中最大摄氧量、最大通气量、最大功率、无氧阈功率、最大心率、达到力竭所用时间等有氧能力指标与冬训前相比均有显著提高;冬训后血常规测试中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与冬训前相比均有明显提高;并且冬训后运动员1500m自由泳成绩有显著提高。提示游泳运动员冬训后的有氧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临界功率(简称CP)评价人体有氧能力的可靠性,以本省9名自行车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用逐级递增负荷法测其最大吸氧量(简称VO2max),据4次力竭运动的负荷和对应的疲劳时间来推算CP的值.测定结果VO2max为4.542±0.272l/min,VO2max/kg为58.87±4.947ml/min/kg,,CP为281.380土19.882W,CP与VO2max相关显著(R=0.7422,P<0.05),而CP与VO2max/kg的相关不显著.提示CP可以用来衡量人体的有氧能力,CP所代表的有氧能力与体重无关.  相似文献   

5.
以杭州绿城足球俱乐部中超队18名运动员为测试对象,通过测试递增负荷过程中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及恢复期血乳酸分析男子足球运动员有氧代谢特点,结果显示:浙江男足运动员和中国国家男足运动员在VO2max(L/min)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在相对VO2max(ml/kg/min)方面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而在VE、HR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浙江男子足球运动员有氧能力低于国内优秀足球运动员(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40名自行车专业运动员在功率自行车上进行3种递增负荷运动实验比较有氧耐力.方法:40名自行车运动员(男21,女19)在功率自行车上进行有氧力竭运动,分别采用3 min递增法、1 min递增法和线性递增法进行运动负荷递增,用Oxyam Pro运动心肺功能仪观察最大耗氧量(VO2max)、心率(HRmax)、呼吸商(RQ)等指标,运动前、后采集血乳酸(Lac).结果:3种递增负荷运动实验的VO2max、HRmax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3种实验的RQ、Lac指标差异无显著规律性.结论:自行车运动员进行功率自行车3种递增负荷运动实验比较有氧耐力没有统计学差异,3种递增负荷运动实验均可作为功率自行车进行有氧耐力测试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的水平与特征。方法:以我国35名优秀散打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各时段气体代谢指标、生理、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运动员水平越高,VO2max越大,散打运动项目要求运动员具备较强的有氧代谢能力。有目的通过身体训练提高有氧代谢能力促进运动员整体供能水平的提高;通过递增负荷运动中RQ、HR、O2-pluse和BLa的动态变化规律,显示优秀组运动员有氧、无氧代谢能力、心肺功能和耐受乳酸能力均优于一般组运动员,揭示散打运动水平与运动员有氧和糖酵解供能能力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水平女子拳击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及恢复特点。方法:对24名女子拳击运动员在安静、递增负荷和运动后恢复期三种状态下进行测试。结果:运动员运动水平越高,VO2max越大,说明女子拳击项目要求运动员具备较强的有氧代谢能力;递增负荷过程中各指标的变化具有规律性,表明女子拳击运动员随着运动水平的提高和训练时间的延长,中、低水平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具有较大提升空间;运动后,中、高水平运动员的BLa恢复速度快于低水平运动员,说明其有氧代谢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9.
模拟“低住高练(LoHi)”对游泳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LoHi训练法对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机制,为LoHi训练法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对15名优秀游泳运动员进行2周的LoHi训练,分别于训练前后进行气体代谢、力竭性递增负荷运动能力测试;在训练的整个过程中进行5次专项有氧能力的测试.结果2周LoHi训练后,①男运动员VO2max、VO2max/kg、Vemax和O2-plusemax显著提高(P<0.05),女运动员无显著性变化(P>0.05);②力竭性递增负荷运动后,男女运动员运动后的Bla均非常显著的下降(P<0.01~0.001),男女间无性别差异(P>0.05);同时运动后Bla的下降率表现为逐渐升高的趋势;③力竭性递增负荷运动中,男运动员Wmax提高了12.7%(P<0.01),女运动员则提高了6.12%(P>0.05); Tmax男子提高17.7%(P<0.05),女子提高7.44%(P<0.05);④男运动员在2周LoHi训练过程中运动成绩呈升高趋势,Bla呈逐渐下降趋势,训练后7d运动成绩最好,Bla却下降51.9%(P<0.01);女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运动成绩和Bla均呈下降趋势,训练后7d运动成绩最高,18d下降,但Bla均明显低于训练前(P<0.01).结论两周LoHi训练提高了运动员对负荷的适应能力,特别使运动员的一般有氧能力和专项有氧能力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女运动员对缺氧的适应能力明显低于男子,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0.
优秀跆拳道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的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高炳宏 《体育科研》2003,24(5):30-35
为了解我国优秀跆拳道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的水平与特征。采用实验法,对我国23名优秀跆拳道运动员在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各时段的气体代谢指标、生理、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运动员水平越高,VO2max越大,跆拳道运动项目要求运动员具备较强的有氧代谢能力,有目的的通过身体训练提高有氧代谢能力可促进运动员整体供能水平的提高; 通过递增负荷运动中RQ、HR、O2-pluse和BLa的动态变化规律,显示健将级运动员有氧、无氧代谢能力、心肺功能和耐受乳酸能力均优于一级运动员,揭示跆拳道运动水平与运动员有氧和糖酵解供能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