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了十多年的语文后,我好几次同自己:语文是什么? 从应考角度说(图个吉祥):语文是范文分析,是名作欣赏,是费尽心机收集素材;是文章作法,是故事、情节、人物缺一不可……于是语文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从生活角度说(意在反思):语文是风的絮语,是雨的缠绵,是燕子的呢喃;是光洁的  相似文献   

2.
古诗词教学中存在多种类型的意会知识,且具有情境生成性、文化依存性、审美体验性特征。为此,应当根据意会知识理论,结合古诗词教学的特点,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实现古诗词教学中意会知识由“意会”到“言传”的有效转化。  相似文献   

3.
意会是基础,是理解的内在过程;言传让意会显性化,是外在的表达过程.意会是一个寻求言传的过程,是心灵求通而未能的感悟之始.其实,艺术设计中由意会到言传,这是语言表达的需要,也是挖掘学生的内心世界、提高学生设计水平的需要.艺术设计是一种沟通和传达,是一种艺术的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4.
刘凤华 《考试》2004,(10):55-57
高考对古诗鉴赏的考查,能力层级为E级。“操千曲而知音,观千剑而识器”,诗读多了,对诗的感悟能力就会提高,而学生只有具备了必要的知识积累,才可能做到理解透彻,表述准确。下面将从古诗鉴赏考查的两个层面——“意会”和“言传”,对古诗鉴赏必备的知识积累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5.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文明古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极其珍贵的记忆。古诗以其精炼含蓄的语言,变化无穷的押韵,给我们营造了一幅幅生动的情景,塑造了一个个丰满的人物,抒发了一缕缕缠绵的情感,千百年来在文学史上岿然不倒。我们的语文教材每册都选择了不同题材的古诗,或描写优美景色的,或刻画人物形象的,或表达诗人高尚情操的,读来朗朗上口。然而,由于古诗中所描写的景物、事件、人物与学生生活的年代有较大的距离,学生们并不能很好地把握它们的内涵。所以常常听到有的语文老师自嘲的说辞"古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相似文献   

6.
<正>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种默化知识,通常表述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部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是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认知感悟,它通过隐性的方式对学生语文的学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活动正是要努力搭建意会和言传的桥梁,促进学生意会和言传的不断转化。一、语文教学的意会和言传语文教学的意会和言传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通过作者的言传还原于作者的意会  相似文献   

7.
看过这样两则故事:   某禅寺中一个徒弟学艺多年,出山心切,赶去向师傅辞行,说他已经学够了,可以独闯天下.……  相似文献   

8.
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种默化知识,通常表述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部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是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认知感悟,它通过隐性的方式对学生语文的学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活动正是要努力搭建意会和言传的桥梁,促进学生意会和言传的不断转化.  相似文献   

9.
<正>品读古典诗词,常常心里感觉某句诗写得好,美到心底,妙不可言,却道不出究竟妙在何处,只是"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红楼梦》中香菱学诗,读到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只觉得"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宝玉赞她已得了诗中三昧,但香菱到底是说不出所以然来,其他姊妹们也并不以为意。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以"隔"与"不隔"论诗之高下,他说,欧阳公《少年  相似文献   

10.
(一)“言传”和“意会”是词义教学中两种常用的手段。所谓“言传”,是用语言或文字对词语加以解释,使学生理解词义;所谓“意会”,是通过直觉或者联想,让学生领会词义。  相似文献   

11.
高考现代文阅读,核心是意会与言传,“意会”须高效、“言传”要有效,现结合高考例题阐述“高效意会与有效言传”。  相似文献   

12.
同是针砭时弊,小品往往要比社论更容易为观众所接受。究其原因,除了形式本身的形象、生动和幽默外,小品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能意会的,它就绝不言传。同样,在德育工作中,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总比空洞直白的说教更易被学生接受。“能意会的,就别言传”的依据何在?从信息接收者(观众、读者)的角度来看,没有人心甘情愿地俯首帖耳、聆听教诲。被别人耳提面命本身就是一种不平等,显示了信息接受者弱者的身份,而自尊又使每个人都渴望成为强者,有一种依靠自身的力量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需要(哪怕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他们渴望获得真理性的…  相似文献   

13.
张继 《成才之路》2012,(2):57-57
正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如何上好高中的音乐鉴赏课,用"多加意会,少靠言传"这八个字来形容音乐课的教法,还是比较合适的。在高中音乐课堂上,教师应创设不受约束的、热烈的课堂气氛,保持一种游戏式的教学情绪,充分唤起学生们的想象力,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仅教给学生们音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是无穷的,那种诗人心灵的震颤,与自然的融合,会深深打动每一个欣赏者的心,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从而提高我们的文学修养。初中阶段的诗词教学也应以此作为最终目标,不应只拘泥于背诵和对诗词的解说上。意境教学应该是古典诗词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教会学生体味诗歌意境,培养审美能力呢?笔者在文中提到的就是以画传情的方法,即"化诗为画,以画赏诗"。  相似文献   

15.
<正>意会与言传是人面对以往经验及对未来事物的现象的思考和表达。人经由从事物的表象到事物本质的理解,需要把个人生活体验,以及与大脑中储存的知识相对接,对事物的现象、本质、属性、价值进行筛选,找寻出其中的规律,再用"妥帖"的方式来表达。不难发现,名词性、动词性的属于比较易于"言传"的,而形容词性的(个体的感受)属于可"意会"而不大容易"言传"的。名词性的是能看到的事物,"言传"是为了回答"是什么",侧重于说明。例如:伞:挡雨或遮太阳的用具,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课堂《雨霖铃》遇到的问题,思考"如何抓住慢词的文体特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和"怎样把握教学时机,调整教学行为并形成新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7.
<正>我们在调查与研究中发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一教学思想认为,语文阅读中的一些素材读者只能用心揣摩与领悟,而难以用语言对其进行精准描述。然而,语文学科需要检测,这就需要学生用语言形式将自己的理解描述出来,假如无法描述的话教师就难以了解学生是否对阅读素材有正确、合理的理解,是否领悟了其中的内涵与思想。由此可  相似文献   

18.
丰子恺先生曾经说过:"漫画是简笔而注重意义的一种绘画。"由于漫画具有现实性强、富有幽默感及讽刺效果、形象生动等特点,近几年来走入了高考命题者的选材视野。同学们在解答此类题目的时候,往往不能把握题目的内涵与  相似文献   

19.
<正>新时期需要新型人才,阅读是我们获取知识的重要形式,尤其是学生处于学习阶段,处于快速的知识积累阶段,如何提升阅读有效性,强化知识基础,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作为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特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新阅读教学的形式,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教师极力诱导,但仍然不能使学生自觉地“走入”课文,致使教师将知识生吞活剥地硬“塞”给学生。之所以产生这些现象,是因为抽象的语言文字与学生头脑中建立的表象经验之不足,使得学生对离自己实际生活较远的作品信息,感到“陌生”。这种现象的产生,会使学生畏难而退,思维抑制,甚至出现负迁移,丧失学习的自信心,给教学造成影响。好在电化教学作为现代教学手段,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弥补他们生活阅历的不足,增加有关客观世界具体事物的表象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