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近几年来,党和国家根据新时期的新情况和大学生的新特点,曾多次提出要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然而,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却在“加强”声中不断滑坡,笔者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充分重视大学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切实有效地发挥大学教师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关键”作用。就教师本人来说,由于旧教学思想的影响,不少人在教学中仍然只注重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忽视思想政治教育,没有积极主动地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自觉地把思想政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们的社会正处在大的变革转型期,我们的社会环境存在明显的道德行为负收益现象,付出与利益获得不成正比.在实际的德育工作中,存在着三种错误的观念:把教师"应然"的"道德身份"当成了"是";教师倾向于"知识化"、"对象化"地理解道德,把道德当成是"异己"的东西.在实践上,拷贝其它学科知识的专业化,将道德教育也专业化了.面对这一困境,大学德育最应该做的事情是培植一种道德理性的智慧力量,重建合理的义利观、是非观,以形成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和人际合作关系.心理辅导模式有助于建构新的大学德育模式,有助于提高德育实效.首先大学德育教师的自我提高、自我成长是搞好德育工作的关键;其次提高大学德育的实效,应从当代大学生道德发展特点入手,增强德育内容的针对性和现实感;最后在方法上,大学道德教育以人为本,应该紧紧抓住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问题,深入地与学生共同探讨,德育教师要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  相似文献   

3.
陈灿军 《教师》2008,(7):20-23
大学生生命伦理教育是大学教育永恒的主题之一。关爱生命、尊重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已成为当今大学生命伦理教育的基本共识,成为大学生生命伦理教育的基本价值目标。但是,我国高等教育对生命教育基本上停留在具体行为教育和情感体验教育,没有从伦理规范的终极性视角来看生命教育,更没有涉及到大学生生命伦理缺失和生命伦理教育的价值目标。在大学生生命伦理教育的目标上,过分强调其规范——约束的外在价值,忽视其生命发展的内在价值,在生命伦理教育的目标上无视人的道德需要、道德要求,剥离了个人的需要和利益,成为一种空洞的、抽象的口号,丧失了它应有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把生命教育的过程等同于生命知识的认知过程,强调对道德规范的灌输,忽视了人的情感体验和主体的道德参与。  相似文献   

4.
刘克汉 《教书育人》2001,(22):37-39
受“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影响,目前德育工作者总以先知者自居,扮演着说教者的角色,把学生当成被动、消极的接受者。他们在德育工作中,坚持“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把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等同于学科的教学,把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和强调以学生的实践为主的德育工作等同于让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因此他们在工作中只重视规范管理,忽视情感教育;只强调道德知识传授和道德规范的掌握,忽视了学生的道德实践;只照搬书本理论,忽视了对现实问题的剖析;只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其结…  相似文献   

5.
论大学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的大学道德教育中存在有五大问题,即缺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社会道德负面影响的研究,忽视对大学生进行市场经济道德规范的教育;缺乏可持续发展观的伦理探讨,忽视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等环境道德教育;重视道德知识的传授,忽视道德情感的培养,道德教育缺乏美育支持;社会公德教育投入力量大,收效少,补课效果不理想;掌握道德基本知识;热心道德教育的德育教师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6.
柯国玲 《文教资料》2015,(1):148-149
小学品德课程的教育理念是"以生为本",注重生活资源的开发和运用,通过给学生一个真实和朴实的品德课堂,使学生得到知识的积累和道德的升华。因此,教师在小学品德课堂教学中要转变自己的角色,给自己合理地定位,把自己当成孩子,把孩子当成亲人,把自己当成"顽童",把顽童当成朋友,说话算话,与学生真诚地交流,做好"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  相似文献   

7.
高校是为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校的教育模式也得到了不断地创新,教学成果显著,但是一部分高校过于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对学生的道德素养的教育,导致学生安全责任意识缺失。这是我国高校教育中存在的重大问题。本文就重点探讨了在大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安全责任观。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渠道.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课程重理论、亲学问,忽视了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课程让学生走向自然,走进社会生活,在实践体验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知识内化为道德情操,从而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文章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课的意义、要求、原则及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践课的组织、措施进行一些思考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我们只是单纯地把写字当成艺术,而没有把写字教学也当成一门艺术。强调的是勤学苦练,忽视了儿童的学习心理。即便是有一部分学生通过勤学苦练,把汉字写得漂亮了,但是学生对汉字、对母语的情感,  相似文献   

10.
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历来是大学教育的核心范畴。大学不仅是传播知识的机构,同时是一个道德养成的场所,大学不仅要学习知识与思想,还要为社会提供道德理想。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要教会学生做人。因为科学成果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教育不以人品优先,就有可能培养出不分善恶、不管是非的科技动物。在大学培养目标上要实现知识与道德的整合,在大学教育中,如果仅仅对知识价值充分肯定,而忽略道德价值的培育,离开道德体系的监督,就会造成道德教育在教育整体中地位的削弱甚至丧失。  相似文献   

11.
心理课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它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辅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完善其人格。没有考试的压力,没有作业的负担,很多学生把心理课当成是放松课,是不用动脑筋不用思考的课。活动时热火朝天,分享时鸦雀无声;做游戏的时候忽视纪律要求,一片闹哄哄,涉及到知识讲解时做作业、看小说的学生大有人在。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素质教育,一直把文化的知识教育放在首位,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片面性。另外,由于家庭环境、社区环境、个人早期经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3.
在德育工作中,有许多多年累积下来的传统观念与做法。最突出的观念与做法是把学生当成消极接受道德说教的容器,当成没有独立思维的教育对象,从而采取封闭式、灌输式单向训导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往往是教育者苦口婆心、受教育者不以为然。一位老师感慨地说:现在的德育工作真是  相似文献   

14.
时代发展对大学生的身体和精神、知识与能力、道德与行为等方面有了新的要求,体育教学要适应这种新的要求。现在的大学体育教学,过分强调传授体育技能和进行体育锻炼,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体育精神的启迪和教育,忽视了体育精神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所起的作用。因此,大学体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要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应重视体育精神的培养,通过体育  相似文献   

15.
王建荣 《甘肃教育》2013,(22):42-42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强调教师的讲授,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把学生的头脑当成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如何在高中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的课题。下面。  相似文献   

16.
殷国政 《考试周刊》2013,(68):143-144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强调教师的讲授,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如何在高中物理新课改理念下,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教育工作者亟待研究的课题,也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17.
时代发展对大学生的身体和精神、知识与能力、道德与行为等方面有了新的要求,体育教学要适应这种新的要求.现在的大学体育教学,过分强调传授体育技能和进行体育锻炼,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体育精神的启迪和教育,忽视了体育精神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所起的作用.因此,大学体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要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应重视体育精神的培养,通过体育精神影响并完善学生的人格.  相似文献   

18.
传统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地影响着我们当前的思品教学,无论是教育的内容还是教育的方法,形式上存在着严重的说教化、成人化、知识化的倾向,教师的教学只重视学生对道德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而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学生个体独特的内心体验及行为的变化,因而学生学习到的只是"关于道德的知识",这种知识的识记与理解并没有直接转化为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过分重视对语法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学生对文章意识形态意义的理解。该文尝试把批评话语分析理论运用到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期望大学生在阅读时不仅关注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有批判意识,挖掘作者的写作目的和语篇背后的意识形态,加强对社会文化意义的理解,更好地理解文章。  相似文献   

20.
曹文庆 《考试周刊》2010,(16):86-86
传统的数学观将数学看成一套已完成的严密的数学结论体系,而教师的任务又大都停留在忠实地教“教科书”,教师把数学课程理解为数学知识,认为数学教学就是把书本上的知识、结论讲给学生听,学生的任务就是在课堂上理解、掌握这些知识。完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成为教学目标中最重要的甚至惟一的目的,教师把学生当成孤立的学习个体,把学生当成储存知识的容器,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学生成为解题的工具,这就最终导致数学严重脱离实际,脱离学生生活。传统的数学教学忽视了数学作为人类活动的生命意义,忽视了数学对于人的精神世界构建的价值,使本应生动活泼、充满活动的数学学习过程变成了一种简单的灌输、接受的机械活动。学生没有享受到学习数学带来的快乐,学生成为解题的工具,使得他们虽然在考试中取得较好成绩,但内心都越来越讨厌数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