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在致力于推进内涵式发展,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供坚强的制度保证。各高等学校要紧密结合改革发展的实际和需要,以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带动改革发展全局,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创新能力提升、国际化办学等方面重点突进。在有效推进现代大学制度改革创新实践中,要进一步凝聚共识,避免单兵突进,允许先行先试。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教育》2005,(1):F002-F002
黑龙江大学是一所具有优良历史传统的高等学府。其前身是1941年始建于延安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队。几经迭变,于1958年扩建,更名为黑龙江大学,由外语类单科性学校发展成为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黑龙江水利专科学校先后于2003年8月,2004年8月成功并入,  相似文献   

3.
论大学文化氛围感应与营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文化氛围是在主体与客体的感应关系中产生的,既具有内容的客观性,又具有主体感受的主观性。对感应主体,大学文化氛围感是一个如河流般不断变动的过程。置身于"大学人"所归属的文化场,对它的形象、观感的最简单的定性把握,主要取决于大学的文化景观、文化活动和文化成果。探讨大学文化氛围感应不但对大学文化氛围营造有一定启示,而且可推导出其基本的营造策略。即:要协调构成文化氛围的基本要素,保持大学文化氛围的和谐性、一致性;要激发"大学人"对大学文化氛围的需求,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要持之以恒,注重大学文化氛围营造活动的多样性、连续性。  相似文献   

4.
眭依凡 《江苏高教》2021,(10):12-21
大学内涵式发展是以大学办学、治校、育人的高质量高效率为目标及特征,并与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存在密切联系的大学发展模式.文章在分析讨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与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背景,以及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与大学内涵式发展的概念解读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内涵式发展是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路径的结论,并从大学内涵式发展的动力、目的 及其改革要素切入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5.
对于高等院校而言,学科建设已成为其生存与发展之本,是学校各项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多年来,在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在黑龙江大学各部门和广大教职员工的不懈努力下,学科建设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推动了科研、教学等各方面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品牌建设关系到一所大学的生存与发展,河北电大正处于向河北开放大学战略转型的关键阶段,必须重视内涵式发展,加强电大全系统的协同配合,密切与社会各方的合作,强化品牌意识,借助UIS(大学形象识别系统)塑造品牌形象,并依靠各种传媒向全社会进行品牌推广.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4,(3):F0003-F0004
黑龙江大学坐落在风光秀丽的北国冰城哈尔滨,她是一所具有光荣传统和优良校风、学风的高等学府,是黑龙江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经过60多年的发展历程,今天的黑龙江大学已建设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齐备、办学形式多样、教学质量优良的地方综合性大学。8万多名毕业生服务桑梓,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大学     
《中国高校招生》2005,(8):11-11
黑龙江大学坐落在风光秀丽的北国冰城——哈尔滨,她是一所具有光荣传统和优良校区,学风的高等学府,是黑龙江省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其前身是于1941年在延安成立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队,抗日战争胜利后,全校师生从宝塔山下,  相似文献   

9.
中国大学的百年历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各自有不同特点。晚清民国阶段是大学自由精神的开端,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创立了革命的大学,形成了以革命和救亡为主题的大学精神。第二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前,社会主义大学主要继承了战争年代的革命气质,但是也受到了政治运动的冲击。第三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后,大学精神的主体符合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同时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3):F0004-F0004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始建于1958年,诞生于十万复转官兵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历史大潮中,由原国家副主席、时任国家农垦部部长王震将军亲手创建并兼任第一任校长。学校原址位于黑龙江省密山市裴德镇,2003年10月,经黑龙江省政府批准,学校整体迁入名油城大庆市,实现了办学地理位置的战略性迁移,彻底摆脱了长期困扰学校发展的区位劣势,登上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11.
12.
主持人话语:教育是立国之本,随着经济改革、政治改革的深化,中国的教育改革也随之进入了攻坚阶段。国家需要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完善人格的人才,中华民族能否重新崛起于大国之林,取决于人才的质量。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经历了管理体制改革、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社会转型、国际竞争日渐激烈等诸多冲击的高等教育,正在阵痛中思考、摸索,寻找提升自己、走出困境的道路。大学的精神气质和教育理念是大学的灵魂,对人才培养的影响至为深远。大学如何建设自己独有的精神气质和文化氛围,表面上是一个务虚的话题,实则关联着高等教育的理念、目标走向以及功能定位等。教育必须担负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责任,而不能仅仅是培养考试机器或者传授谋生手段。目前社会弥漫的功利主义的氛围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不可避免地带来相当大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大学生存的危机,面对这一潜在的危机,我们必须认识到高校校园文化精神建设的紧迫性。更进一步讲,"校园文化"在大家的理解中可能仅仅是现有教育体系的一种看似重要、实则无关痛痒的补充,如果换一种方式来看,上述的校园文化我们并不缺乏,我们迫切需要的是"文化校园",即贯穿整个高教体系核心的一种理念和精神,它不是可有可无、游离于教育体系核心之外的内容,而正是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主导性的文化精神、大学精神。"文化校园",这不是简单的"词序"颠倒,而是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大学文化的内涵的根本转变,从根本上说,是大学文化本质的真正回归。文化校园的范畴主张一种全方位的、深层次的校园文化建设。本次笔谈围绕着"校园文化理念与大学精神"这一主题,试图对高校建设独特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氛围作出我们自己的思考。各位作者的思路和着眼点不尽相同,但在某些方面也有着相对一致的价值取向。不论是对大学精神的探讨、对文化校园的辨析、对文化氛围的建构,乃至涉及的通识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冲突、校园文化的定在性和开放性的张力、大学精神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文化创新和文化启蒙的共存,以及人本精神、科学精神和民主法治精神的进步等等一系列问题,都反映了大学内部的知识分子对大学自身建设问题上的积极活跃的思考。本次笔谈受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委托项目《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和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多元质量观指导下的黑龙江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策略研究》的资助,力求做到集思广益、畅所欲言地讨论高校的校园文化问题,期盼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作为主持人,我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作者来参与,把关于构建文化校园的讨论进一步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大学     
《中国高校招生》2006,(7):41-41
黑龙江大学坐落在风光秀丽的北国冰城——哈尔滨,她是一所具有光荣传统和优良校风、学风的高等学府,是黑龙江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其前身是于1941年在延安成立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队,先后易名为中央军委俄科、中央军委俄学校、延安外国语学校;抗日战争胜利后,全校师生从宝塔山下、延河水畔,间关万里,奔赴东北,学校更名为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附设外国语学校,后又易名为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哈尔滨外国语学院(隶属于国家高等教育部)。  相似文献   

14.
刘芳 《林区教学》2013,(11):1-3
人们在研究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时,更多关注的是学校规模、基础设施等硬性指标的对比,忽略了大学精神等软实力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的作用。大学精神贯穿于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整个历程,使其明确了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汇聚了卓越的人力资源,成就了一流大学独有的气质和迷人的社会品格,是一流大学的魅力所在,更是一流大学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学习和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先进精神文化,对我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作者认为,武汉大学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创建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必须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高教发展的形势;制定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分步实施;坚持与时俱进,以创新观念为先导,实施创新教育工程;以学科建设为中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主体,开辟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径;推动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密切教育与经济的结合;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创新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教兴国和文化强国战略在十八大报告中再次被提出,"教育"在整个社会发展和国民建设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高等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其发展模式和效益成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近年来,外延式发展趋势下的高等教育呈现出大规模的扩张式发展态势,而教育质量和效益却没有跟上大规模发展的步伐,这使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向内涵式发展转向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7.
18.
19.
黑龙江大学     
《中国研究生》2008,(4):F0002-F0002,F0003
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学科简介 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学科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学科始建于1941年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大队。俄语语言文学学科伴随俄文大队而生,作为奠基性专业又随着黑大成长。六十七年的拼搏奋进使她赢得了“全国俄语根据地”,“俄语人才培养的摇篮”等诸多美誉,为国家培养了近万名俄语人才,其中包括省部级领导、知名外交家、著名教育家、翻译家、语言学家、  相似文献   

20.
新建院校大学精神的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祁跃林 《昆明大学学报》2007,18(1):57-60,65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与核心,是大学的生命基础,一旦形成将给大学以新的生命活力,将全面影响大学整体功能的发育与发挥。文章论述了大学精神对大学及经合并升本后的新建大学的极端重要性和如何培育新建院校大学精神的一些观点,希望这些新建的本科院校得到跨越式的快速发展,建成具有较高质量、合格的本科院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