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节选了《巴黎圣母院》原著第六卷第四章,标题仍用"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经过三轮教学实验,达成了几个公认的教学关键词:人性、浪漫主义、美丑对照。也有人发出疑问:能否将标题改成"一滴水换一滴眼泪"?群众的形象究竟如何理解?笔者近日又将原著细读了两遍,联系整部作品,对备课资料作以下补充。一.关于标题标题"一滴眼泪换一滴水",出自原文的一个细节:她一言不发地走进那扭着身子枉自躲避她的犯人,从胸前取出一只葫芦,温柔地举到那可怜人干裂的唇边。这时,人们看到他那一直干燥如焚的独眼里,滚出了一大颗眼泪,沿着那长时间被失望弄皱了的难看的脸颊慢慢留下来。这也许是那不幸的人生平第一次流出的眼  相似文献   

2.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专题第二板块中课文《一滴眼泪换一滴水》,选自雨果浪漫主义的杰作《巴黎圣母院》。苏教版节选的部分为原著的第六卷第四章。与课文部分相关的情节是:伽西莫多在克洛德的唆使下,拦路劫走爱斯梅拉达,被官兵抓住,判受笞刑。  相似文献   

3.
一、教材内容 "平移"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的第四节.  相似文献   

4.
苏教版必修一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节选了美国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第九章(ThePonds)的一部分,另外取名为<神的一滴>,这篇课文里有四个比喻句,教学中如果能抓住这四个比喻句进行分析,就可拎起全文,上课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四个比喻句别是:  相似文献   

5.
在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八章第四节和人教版<物理>高中二年级第十二章第六节(选修)的教学中,需要一件直观、方便、可见度高,又能比较的关于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演示用教具.但是,在"中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中没有这类仪器及可代用仪器.  相似文献   

6.
课例:"巴勒斯坦问题由来和巴以冲突"的教学 这一课例所探讨的问题是<世界近代史>下册的第四章第四节"亚洲的民族独立运动"中的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7.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物质的导电性"一节,教学难点是"条件改变时,绝缘体可以转变为导体".  相似文献   

8.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选古文的人大都喜欢选<战国策·赵策四>里的"触聋说赵太后"这一章(这篇文字亦见<史记·赵世家>).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帛书<战国纵横家书>里正好有这一章,可以用来校正<赵策>的几个错字.  相似文献   

9.
据统计,宋人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卷六十六共有63首<少年行>一类的诗篇.其中唐代诗人就占有55首;卷六十七有31首<游侠篇>一类,唐代诗人也达18首.这亦见载于<全唐诗>卷二十四(也是55首)、卷二十五(也是18首).如果我们再仔细翻检<全唐涛>,还会发现,在<全唐诗>的其他卷里,也散存着这类以"少年"、"游伙"为题的诗篇.  相似文献   

10.
一、"质量守恒定律"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探究性实验已成为实验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实验方式.为此,笔者以"质量守恒定律"(浙教版八年级<科学>第四册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中第2课时的内容)为例,谈谈探究性实验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1.
罗兴甲 《安康学院学报》2002,14(1):51-52,64
钱歌川教授在其所著<翻译的基本知识>第七章〈直译和意译举例〉中,以熊式一先生所译<西厢记>中一名句"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塞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尽是离人泪."认为把"西风紧"译为"Bitteris the west wind",似乎有点犯了直译的毛病,而且前面的形容词bitter在英国人的观念中发生矛盾.并以英国的桂冠诗人John Masefield的<西风歌>出面说明.钱老提出"最好还是意译."笔者不敢苟同,遂从地学因素观点出发,分析阐明<西风歌>与<西厢记>中同为the west wind,缘何两者情景迥异的因果原由.若为符合英国人的观念,采取"入乡随俗"方式意译西风,似嫌欠妥.笔者赞同以"直译加注"方式以译西风,较为恰切、适宜.  相似文献   

12.
<汉语大词典>释"蔚起"为"蓬勃兴起",所引书证为清王士稹<居易录谈>卷中:"誉麾蔚起,诸生之诵法弥殷矣."此处书证,盖据丛书集成初编本(2824册).但"誉麾"显然不能成词. 查台湾新兴书局有限公司<笔记小说大观>第六编第七册<居易录谈>(卷中第八页左栏).该例的上句作"誉髦蔚起".可以断言,"麾"当为"髦"的误字.理由有三:其一,台湾本是据道光本<学海类编>影印的,比排印本的<丛书集成>要可靠得多.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月令"书是一种以一年十二个月为体系记载历象、物侯,并以此安排经济、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文献体裁.这种体裁,大概始于原始社会末期,现存文献<诗经·七月>、<夏小正>与<吕氏春秋·十二纪>、<淮南子·时则训>都有不同形式的反映.而初以"月令"命名者、且最代表月令书的专文,则见之于<礼记·月令>>.自此以后,"月令"书体裁广为流传,仅中国农书全部或部分采用以时系事(即"月令"体)体例写成的就有二十余种,<逸周书·时训解>、<四民月令>>与<农桑衣食撮要>>,都是月令体文献的典型代表.对此,学界论述的较多.但是,学界很少注意到宋朝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与我国传统月令体的关系.实际上,10卷本的<东京梦华录>第6至10卷的内容,也是很典型的月令体文献.  相似文献   

14.
李德龙 《现代语文》2005,(11):18-18
"经典"一词大约出现于<史记>,"<索隐>经典无文,其事或别有所出"(<史记>卷三三鲁周公世家第三)主要指被推崇为典范的著作.后来,"经典"的具体所指随着更多重要权威作品的不断入典而在数量和涉及领域不断扩大,诸如文学、宗教、医学等方面的众多权威性著作都可以称为"经典"了.  相似文献   

15.
顾炎武<音学五书·音论>卷中有"吕之代赢,黄之易"一语.江永<四声切韵表·凡例>中亦有此语,写作"吕之代赢,黄之易芊".张斌、许威汉二位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语言学资料汇纂·音韵学分册>一书中引用顾、江二君语,写作"吕之代赢,黄之易羊",其中"羊"字有误,应为"芈"字.  相似文献   

16.
陈晔 《现代语文》2006,6(11):42-42
苏教版高中《语》(必修四)节选了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第6卷《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中伽西莫多受刑,爱斯梅拉达送水给他喝的一部分内容。从情节上看,是因为爱斯梅拉达给伽西莫多送水,他才流出了也许是生平第一次流出的眼泪的。题目为什么不是命为“一滴水换一滴眼泪”而是命为“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相似文献   

17.
[作家连线] 殷健灵,生于上海,法学学士,文学硕士.做过女性杂志主编,现为<新民晚报>主任编辑.18岁在<少年文艺>发表处女作,从此与儿童文学结缘.写作体裁涉及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评论等.主要作品"殷健灵心灵成长小说系列",长篇幻想小说<风中之樱>,散文集<纯真季节><记得那年花下><临界情感>,中短篇小说集<青春密码><一滴秘密的眼泪>,诗集<盛开的心情>等,共计二百余万字.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为上海市作家协会理事.曾获冰心图书奖大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新世纪儿童文学奖、第四届上海市十大文化新人称号等.  相似文献   

18.
北师大版<数学(选修2-3)>第二章<概率>第三节<条件概率与独立事件>的"问题提出":100件产品中有93件产品的长度合格,90件产品的重量合格,85件产品的长度、重量都合格.现在,任取一件产品.若已知它的重量合格,那么它的长度合格的概率是多少?  相似文献   

19.
<正>为了更好地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积极推进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特别是基础教育领域的课程教材及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特编辑出版《改革开放40年之课程教材教学》一书。该书围绕我国基础教育的重大问题,按专题分门别类地进行编辑。全书共有五章,第一章课程卷,第二章教材卷,第三章教学卷,第四章学科发展卷,第五章教师卷。该书中的文章,大都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主办的我国基础教育领军期刊《课程·教材·教法》。  相似文献   

20.
肖长云 《考试周刊》2008,(5):205-206
本文针对高中<生物>中"光合作用与生物固氮"一章学生易错的四个知识点进行了分析,并分别以例题加以解析,与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