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峰 《内江科技》2013,34(4):101-102
针对低渗、稠油区块开发中应用常规抽油泵举升存在泵效低、光杆缓下、转抽周期长的问题,采油院研制了实心柱塞抽油泵,偏置阀式抽稠泵,压裂抽汲联作抽油泵特种泵技术,三种泵具有不同技术特点,满足了不同油藏的需求。通过现场900多井次应用表明,特种泵技术满足了稠油、低渗油藏举升需要,解决了常规抽油泵的不适应性问题,提高了泵效,延长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关。  相似文献   

2.
目前抽油泵存在密封不能补偿导致泵效低、短周期和易砂卡等弊端,为此试验应用了环式密封泵筒与长柱塞配合组成了长塞环封短筒管式抽油泵。长塞环封短筒管式抽油泵是自动补偿环封系统与长柱塞相结合的单层泵筒抽油泵,运行方式与普通泵相同,但与普通抽油泵相比,其明显优势是密封好,无漏失,机件持久耐磨,是高泵效、检泵周期长、砂卡率低的采油工具,实现了密封的动态补偿、泵的长周期和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曙一区杜84、杜229块超稠油油藏,具有油层埋藏浅、油层厚度大、原油粘度高、边底水活跃等特点,在水平井采油的过程中,常规抽油泵当下泵位置(造斜段)井斜角大于50°时,泵启闭滞后,漏失量大,平均泵效一般只能达到30%。因此开发研制了满足水平井大井斜下泵需要的新型强启强闭式大排量抽油泵(φ95mm),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该泵加大了水平井的下泵深度(大井斜下泵),增加抽油泵的沉没深度,延长了油井周期生产时间,提高了抽油泵的泵效,进一步改善了水平井的采油效果。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技的进步,大量先进技术及机械被应用,采油机是油田采油作业中重要的设备。抽油泵采油是目前油田中最为普遍的采油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为油田事业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目前,抽油泵采油作业在油田中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主要是由于抽油泵采油过程受到砂、蜡、气油等物质的损害,使泵的外部及内部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影响采油机的运作。文章探讨了油田中采油机的使用情况,并研究了采油机目前受到的影响的原因,对于采油机存在的主要故障进行研究,并利用实践总结出一些解决采油机故障的对策,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5.
抽油泵抽油是当前国内外石油开采中应用最广泛的机械采油技术,我国85%以上的油井都是采用抽油泵抽油开采的。抽油泵作为机械采油的主要设备,在油田开发生产中占重要地位,而由于抽油泵结构及特定工作环境,使得抽油泵出现各类故障。本文主要针对抽油泵上部与油杆连接部分存在的问题,设计改进了抽油泵滑杆;在现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抽油泵滑杆的故障率大为降低,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原油生产中,潜油电泵机组是油田重要的生产设备,它们的成本往往占油田生产费用的大多部分,它们的运行好坏直接影响采油产量和效益,所以有杆泵抽油装置的故障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极其巨大的。因此,应用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建立一个参数采集控制系统来实时监控有杆泵抽油井的运行状态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邵勇 《内江科技》2009,30(11):103-103
本文介绍了增效抽稠泵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和技术优势。由于增效抽稠泵具有无固定凡尔、进泵阻力小、漏失量小、不易砂卡和缓下的特点,在孤东油田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实践证明该项工艺对于低含水稠油井、偏远零散井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朱军 《内江科技》2008,29(5):120
本文针对油田出现供液不足、储量动用不均衡的情况,提出利用小泵深抽技术进行控油稳油,加强油田注采技术,并利用部分断块进行了效果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9.
狄敏燕  张格 《内江科技》2009,30(5):105-105
YA油田具有油藏埋藏深、储层物性差、气油比高等特点。针对该油田生产井抽油泵泵效偏低状况,通过对影响泵效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从供液能力、工艺参数、配套工艺三个方面提出技术改进措施,并在现场10口并进行了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为油井生产设计及油田有效开发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江苏油田加大油田井下作业清洁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力度,自行研制了地膜隔离技术以及二合一液压锚定泄油器、井口油管刮油器、抽油杆刮蜡器、试油抽汲环保井口装置、移动式作业废水集中处理装置等一系列新型综合防治落地油和控制作业污水排放的清洁生产工艺技术。这些技术在井下作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油田井下检泵作业过程中真正实现了清洁生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空心杆抽油相对于传统采油方式冲程损失小,不需油管,因而泵效高,成本低。它主要靠卡瓦把泵悬挂在套管节箍上,油从空心杆内流出,适用于高液量、低含蜡、泵挂浅的油井,通过3口抽油井的应用试验,平均泵效提高25%以上,均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油田的开采开发过程中,下抽油泵、补充地层能量是油田措施施工中的一项非常常见、重要的生产工序,即通过采取下抽油泵的方式将井下的原油举升至地面,进而保证国家对石油的产量需求。文章通过总结有杆抽油泵检泵施工中常见的典型问题,给出了相应的现场解决措施,从而保证现场施工及后续工作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3.
随着油田以开采表外薄差油层的过渡带二次加密井和三次加密调整井投入开发,供液不足的低产低效井逐日增多,这部分井采取全天开采势必造成能源的浪费,而且也影响井下抽油泵的使用寿命。采取间抽是改善这种井泵抽状况和降低油田能耗的有效措施。通过对低效井进行动液面和示功图连续监测,找出其动液面变化规律,结合示功图确定间抽运行的合理沉没度范围和启停机时间,采用不同的间抽制度,能够确保抽油泵在有足够供液能力的情况下运行,以达到挖潜节能的目的,通过试验证明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南堡油田某采油区电泵井总井数30口,其中电缆绝缘值低或者无绝缘的风险井18口,占电泵总井数的60%.为了防止这些高危电泵井躺井影响产量,针对这些高危电泵井加强了精细化管理,结合油井实际的生产状况,及时分析电流、压力、液面、泵工况、清蜡、加药等现场资料,摸索制定出高危潜油电泵井的现场管理方法,延长了油井的检泵周期.  相似文献   

15.
柴波  芦志平  高翠霞 《内江科技》2011,32(2):120-121
随着油田开发逐步进入中后期,电泵井综合含水已达到94%以上,单井日产油量逐年下降。油成本居高不下,电泵采油一次性投资成本高,日耗电量大的劣势也逐渐显现。如何充分发挥电泵井大排量提液的优势,降低无效产液量、延长栓泵周期、提高电泵井经济效益成为油田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大斜度、低产液抽油机井频繁检泵,影响了油田开发效益。分析了造成研究区抽油井检泵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方法实施效果较好,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7.
环江油田地理位置地处甘肃省环县境内,构造位置处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主要开发三叠纪和侏罗纪两个年代时期的地层。由于环江油田低渗油藏地层物性差、渗透率低,油井泵挂深、液量低、泵效低等因素的影响,机采系统效率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影响环江油田系统效率的因素主要是地面效率及井下效率两个方面,影响地面效率的因素包括:电机、抽油机、抽油机平衡度等;影响井下效率的因素包括:抽油泵效、产液量等。通过地面和井下系统效率的治理,环江油田系统效率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8.
随着油井开采时间的推移.早期大段射开的油井主力层卡封后,射开下部非主力层,由于井段跨距大,油层流动压力低,封上泉下卡水管柱和常规管柱无法满足下层供液能力差接替层的生产,为此研制了过泵传压卡水闭式采油一体化管柱.  相似文献   

19.
于坤龙 《内江科技》2006,27(9):132-132
孤东油田七区中单元随着聚合物驱油地不断深入,油井含水逐步下降,伴随而来的是油稠、光杆缓下等一系列管理难题。根据目前的生产现状,掺水工艺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手段。本文简要介绍了泵下掺水工艺在孤东采油九队的应用以及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并对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冉冉 《内江科技》2014,35(11):71-72
本文以红河油田为例,从长81油藏地质特征出发,探讨了油气富集规律,分析了影响产能的控制因素,从而为红河油田井位部署选区及筛选提供依据,为红河油田长81油藏水平井科学开发指明了道路,为红河油田长8产1能建设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