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项链》是法国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的代表作。作品讲述了女主人翁玛蒂尔德为了一串假项链而付出了十年的心血和艰辛的故事。长期以来,读者及评论者大多关注了主人翁命运中悲剧性的一面,而笔者认为,玛蒂尔德不仅是一个悲剧人物,这一形象同样蕴涵着丰富的喜剧色彩,因此,玛蒂尔德的命运应是悲喜交织。  相似文献   

2.
3.
魏宇平先生的人品、诗品、书品三者并优熠熠生辉。可算当代中国书坛、诗坛的佼佼不群者,不但应当大力宣传,而且应当发扬光大,以陶冶人们的情操。净化我们的社会。  相似文献   

4.
《阅读》2009,(7):38-39
当我在图书角借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正如导文中说的那样:“没有毒药。没有尖刀的平凡故事,却改写了人们对悲剧的认识。”19世纪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用生动的笔墨讲述了一个因金钱而引起的悲剧,刻画了一个贪婪、吝啬的老头形象。  相似文献   

5.
查尔斯·狄更斯是英国十九世纪十分著名的作家。他的作品在英国受到了追捧。其中《大卫·科波菲尔》是其众多作品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该作品极其浓烈地阐释了现实主义的批判性质。查尔斯·狄更斯通过对大卫·科波菲尔形象的塑造,更加透彻地展现了人道主义精神,这对作品的永恒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文便从人道主义精神的内涵角度出发,重点论述查尔斯·狄更斯在《大卫·科波菲尔》中对人道主义精神的显现。  相似文献   

6.
美国当代作家约翰·厄普代克的小说《兔子,跑吧》用嘲讽且富有寓意的文字刻画了一个典型的现代美国郊区居民纠结的生活现状,以细腻的文笔描绘了美国二十世纪下半叶的社会文化现象。笔者从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三大基本特征着手,对该小说进行文本分析,揭示小说中描述的郊区人事物。  相似文献   

7.
《阿斗》是一部近似鲁迅《故事新编》的历史叙事类文本,它对三国历史别具一格的重写,与《故事新编》对传统"故事"的"新"说如出一辙,反映了不同时代作家对"历史"共同的思考与理解。然而,由于时代背景、文化语境和个性气质的差异,两者采用了不同的叙事策略并体现出不同的叙述风格。同时,《故事新编》是启蒙精神对传统思想的全盘否定,而《阿斗》则是对传统与启蒙的双重批判与继承,主张用道家自然主义精神疗治启蒙的"现代性"弊病。  相似文献   

8.
白杰 《江汉学术》2023,(3):63-71
《九叶集》为九叶诗派在新时期语境中争取到相当的合法性。不过置身1980年代初期的历史转折时段,《九叶集》在编辑出版时仍以现实主义来标榜自己,并据此展开一系列“自我审查”。如此来做,自然包含许多权宜性的生存策略,但它对九叶诗派的艺术品质、精神向度、文学史地位等还是构成诸多限制。稍后香港出版的《八叶集》,看似在辑选内容上续接了《九叶集》,但事实上已将艺术基点移位至现代主义,一定程度上修正了《九叶集》的价值坐标系,有效突显了九叶诗派长期被遮蔽的现代诗学品质,也推动了诗派内部南北诗人的历史占位的调整。此后在“重写文学史”的时代语境下,九叶诗派的现代主义内涵得到更为深入地挖掘,但也容易被过滤为“现代主义”的单一色调。  相似文献   

9.
《中州集》是现存最早的一部金代诗词集,是研究金代文学极为重要的文献之一。其编纂者为金代最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元好问。其体例是为每位作家都写有小传,而且小传的内容非常丰富,不但包括作家的姓名字号、籍贯里居、科第仕历、生平事迹等内容,而且还记载了许多金代文人的诗文著作。给我们了解金代文坛实际情形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第一手资料。后人补撰的几种金代《艺文志》,都是以《中州集》作家小传为基本材料来源的。  相似文献   

10.
在古今中外的许多艺术家中,不乏对宗教参悟颇深并与自己的创作结合为一体的名家、大师,他们或以自己的艺术方式参禅悟道,弘扬教义,或以之来实现文"道"结合,创造出许多颇具宗教色彩、让常人不解或难解的艺术作品。从废名的《海》和郭沫若的《夕暮》两诗来看,其中虽蕴含着深奥的禅机,但却包含着文学艺术的别一番境界,虽以常人难解或不解的"偈语"或云山雾海般的构意为表达方式,却又是将"出世"思想与"入世"精神完美统一于一体的艺术结晶。  相似文献   

11.
《公羊的节日》是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2000年出版的小说。作者以多米尼加共和国独裁者特鲁希略被刺杀事件为背景,通过虚实结合的叙事手法,采用“结构现实主义”小说的新颖结构,用丰富的语言技巧向我们展示了一段真实的历史。本文从结构现实主义的角度,分析了《公羊的节日》中历史与虚构相结合的叙述手法以及小说中三条结构主线及其关系,从而进一步认识巴尔加斯·略萨和结构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立足于索尔.贝娄发表于1964年的长篇小说《赫索格》,从小说所描述的现代西方社会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特别是当时的犹太知识分子在动乱的60年代的精神生活出发,论述了《赫索格》所体现的犹太意识。  相似文献   

13.
与温柔慈爱、无私奉献的传统母亲形象相比较,<金锁记>中的曾七巧、<寒夜>中的汪母,均是以自私狭隘、令人憎恶的另类形象出现的.她们那"独特"的爱的方式,既害了自身,又害了子女.从而酿造了家庭悲剧;既令人悲愤,又令人同情.  相似文献   

14.
<美国牧歌>描述了一个普通美国犹太家族三代人美国梦的追寻及幻灭的故事.不同的历史背景赋予他们不同的美国梦内涵,同样又是历史毁灭了他们的梦想.因此,考察小说中利沃夫家族三代在不同的历史变迁中各自美国梦的演进、主题的变奏,以及在此基础上探究历史之于犹太族裔美国梦的内在悖论性,对考察小说悲剧的历史文化根源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兰亭序》是王羲之的平生得意之作,其书用笔遒媚劲健,结体似奇反正,章法如行云流水,浑然天成,意境平和自然,悦人心神。故为后人誉为冠绝古今的“天下第一行书”。  相似文献   

16.
台静农小说创作受鲁迅先生影响很大,同时也显示了自己的创作个性。他的小说集《地之子》与《建塔者》各有特色。前者主要通过现实主义手法表现了乡土文学的启蒙主题,后者侧重运用主观抒情的笔调讴歌了革命先驱者的献身精神。从《地之子》到《建塔者》,是作者自身思想逻辑发展的必然,是追求进步向往光明的青年台静农的“精神证词”。  相似文献   

17.
《送别》是李叔同先生借美国音乐家J.P奥特威创作的《梦见家和母亲》的优美旋律和我国古体诗词的悠长意蕴,二者完美结合、浑然天成创作的一首学堂乐歌。整首歌充满了人生哲理,蕴藏着禅意,给人启迪。在艺术形式上达到了"情在意中,意在言外,含蓄不尽,期为妙谛"的中国美学传统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复仇主题在四十年代的剧作《高渐离》里,无论其形式还是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被赋予了一系列非传统的特质。即有别于传统复仇主题动机上正义性和理想性的模糊,情节结构上单一、线性和封闭,复仇方式上简单,而是呈现出复仇动机的理性化,复仇情节的复杂化,复仇方式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9.
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男性,在"三言"等小说中却出现了弱化的趋势,本文尝试考察其弱化的特征、外部缘由、内部成因等几个方面,同时兼与《红楼梦》对比,以揭示其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安忆从创作之初便表现出一种“希望人类的存在困惑可以现实地解决”的外向姿态。从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初期王安忆经历了几次变化,但都未离其宗。《纪实与虚构》改变了这一姿态。本文旨在深入挖掘这部作品的话语策略,探讨王安忆及她这一代人在20世纪九十年代初社会转型期这个新的历史语境中的价值取向和创作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