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岚 《云南教育》2007,(11S):26-27
《鲸》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外形特点、种类和生活习性。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及教材特点,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1.继续培养学生陕速阅读的能力,能抓住自然段中的中心句、重点词语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能抓住知识要点了解课文的说明方法。  相似文献   

2.
一、初读初读的任务是让学生感知文章内容,学习生字新词。让学生一接触课文就认认真真地读书,很快地感知文章内容,这是培养独立阅读课文的能力的起码要求。让学生感知文章内容的主要方法有:①抓住课题的重点词语,捕捉课文内容。如《飞夺沪定桥》要抓住“飞夺”一词;例、站)要抓住“小”;《捞铁牛》要抓住“捞”来体会课文的内容。②从课后思考题体会课文内容。指导学生初读课文时要把阅读课后思考题做为阅读的一个内容来研究体会。③抓课文的重点。如抓住文章的重点段、总起段、中心句等体会课文的主要内容。④归纳段意,研究课文的…  相似文献   

3.
我校开展了“一课二教”的教研活动 ,这次是由五年级一班的刘老师和五年级三班的张老师分别执教《鲸》这课。在教研会上 ,这2节课引起了较大争议 ,现将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简述如下 :鲸》教学设计A ,刘老师执教1 填一填课文第一自然段用具体数字写出了鲸很大 ,刘老师让学生读第一自然段 ,画出有关数量词 ,然后出示幻灯片让学生将数字填在括号中。2 说一说课文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鲸的进化过程 ,刘老师让学生把自己当作鲸 ,将这一段话以第一人称的形式转述给同学听。3 比一比课文第四、五自然段按鲸的种类写了鲸的生活习性 ,教师引导学生读书…  相似文献   

4.
《鲸》是一篇阅读课文,着重介绍鲸的特点、种类及生活习性,指导学生阅读时,应注意着重分析段与段之间的联系,认识结构的逻辑关系.特别要在鲸的“大”这方面做文章.鲸的“大”,是世界上任何动物都不可比的,它对学生有很大吸引导力.所以教学中抓住鲸的“大”不仅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还能通过抓住鲸“大”这个特点,明了课文段落之间的联系,领悟写动物的规律,学习到多种说明事物的方法.一、抓特点:教学时首先要抓住鲸“大”的特点,抓住这个特点,就可以提领全文,使学生对文章的联系一目了然,学习有兴趣.在学生对课文感知的基础上.出示思考题:①鲸有什么特  相似文献   

5.
六年制第九册11课《鲸》是一篇常识性课文。课文可分作三段,分别介绍了鲸的大小、种类和习性。教学时,可采用引读法,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逻辑顺序,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概括段落大意,理解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一、用插叙式引读,教学第一段师:课文开头先概括地介绍了鲸的大小——生:不少人看到过鲸……最小的也有四五千斤。师:再具体地写了鲸的大小——生:我国捕获过一头八万斤重  相似文献   

6.
《鲸》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外形特点、种类和生活习性。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及教材特点,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1.继续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能抓住自然段中  相似文献   

7.
抓好分段的起步训练龙城镇祖庄小学张凤英五年制教材第五册《李时珍》一课后面的作业中,开始要求学生“按照下面的意思给课文分段”,这标志着在前九组教材着重帮助学生理解自然段内部句与句、句与段联系的基础上,向理解自然段之间的联系过渡。这是三年级段的训练的第二...  相似文献   

8.
《鲸》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从鲸的大小、属性、种类和生活习性四个方面介绍了鲸,让学生了解鲸的生活习性和本课的教学重点所在。为此,我安排了以下四个步骤进行教学:一、开展小组讨论,培养自学能力。课上,我安排学生四个人为一组,从“食物”、“呼吸”、“睡觉”、“生长”四个方面去讨论鲸的生活习性,让学生边读课文边在书本上用“—”划出须鲸的特点,用“”划出齿鲸的特点,用“”划出它们相同的特点。学生边读课文边讨论。这样做,不仅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而且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对鲸的生活习性有了…  相似文献   

9.
指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鲸》一课教学设计新疆徐韵梅《鲸》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鲸的特点、种类及生活习性等知识。因为这是一篇阅读课文,因此教学本课要注意围绕课后问题,指导学生运用从《太阳》一课学到的有关方法,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着重领会段与段之间的联...  相似文献   

10.
教学要求: 1.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爱科学的兴趣。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抓住鲸的特点介绍说明的方法。   3.学习本课的生字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鲸的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学习作者运用比较、列举数字来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给课文划分段落,写出段意。   3.学会生字、新词,找出特殊句子及修辞。   4.鉴赏与评价文中的重点句、段。   …  相似文献   

11.
教法一画中学学中创□范里课文围绕着鲸的种类、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介绍了一些有关鲸的知识。文中列举的许多数字及鲸的进化等内容都与学生生活实际距离较远。我在教学中引入学生感兴趣的活动 ,抓住画文结合这一突破口 ,让学生在画中学 ,在学中创 ,不但丰富了活动内容 ,更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能力。一、通过画画 ,初步感知一画———表现课文内容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先了解课文的内容 ,再画一头鲸 ,把预习课文后了解的有关鲸的知识尽自己所能在画中表现。学生把对鲸的大小、种类和生活习性的认识 ,形象地表现在了预习作业中 ,教师再通过…  相似文献   

12.
五年制小语三册34课《小虾》,是一篇写小虾生活习性的课文。教学中,我抓住了课文中的“趣、逗,喜”,引导儿童阅读课文,启发他们的思维,收到了一定效果。 (一)由“喜”突破,逐步理清课文课文共四个自然段,最后一段的“我多么喜欢这些小虾啊”,既是作者的感情,也是对上面各段的“我”捉小虾、“小虾真有趣”、“我”逗小虾意思的概括。然而学生却不能一下子理解“我”为什么“喜欢这些小虾”,这就造成了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课文的困难。为解决这一难点,教学时我首先抓住最后一段的末句,由“喜”突破,让学生思考问题,逐步理清课文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3.
《鲸》教案     
教学要求 :1 .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2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写的方法。3.学习本课生字词。4.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了解鲸的生活习性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写的方法。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一、激趣导入 ,引出新课。1 .多媒体出示 :鲸在大海中活动的画面。2 .语言激趣 ,出示课题。3.复习 ,提问 :上节课 ,我们已经了解了鲸的一些知识。关于鲸 ,你还想了解一些什么呢 ?二、导读第 4自然段。1 .快速自由读 ,划记 :每一自然段的中心句。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 :吃食呼吸睡觉生长2 .轻声读第 4自…  相似文献   

14.
《毕升》是一篇通过介绍活字印刷术及其对后代书籍印刷产生深远影响,使人们认识毕升的知识性课文。全文只有4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开门见山地介绍了毕升是我国宋代发明家,他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既点了题,又展示了全文中心。第二、三自然段介绍了活字印刷术是怎么一回事。其中第二自然段是重点,第三自然段是第二自然段的补充和延伸。第四自然段指出了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意义。 教学这篇阅读课文,要围绕自然段的训练这一点,按“总—分—总”的思路组织教学过程:1.初读课文,指导学生整体认知自然段中心;2.细读课文,指导学生部分探究,联系上下文,理顺句间关系,深刻理解课文内  相似文献   

15.
第九册     
14鲸[题旨说明] 1.第一题,紧扣“抓住事物特点写”这一重点训练项目,提出了理解上两个层次的要求:一是课文是从那几方面讲鲸的特点的?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各自然段内容的理解,归纳出课文讲了鲸的哪些方面的特点;二是要在弄清讲了几个方面的特点以后,深入理解课文,明白每一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出来。在组织对该题的训练中,要把训练的目的指向对学生进行理解、概括、表达能力的训练。 2.第二题,目的是让学生认识说明中列举数字的方法,丰富学生表达的方法。练习中,可采用“画——读——议”的顺序进…  相似文献   

16.
期末,进行小学语文课文段的复习,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自然段及结构段的构成规律及其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下面谈谈如何进行段的复习: 一、弄清句子之间的联系,读懂一个自然段。句子的联系形式不同,自然段的结构就有差别,只有弄清句子的联系,才能明白段所表达的意思。句子的联系一般有以下几种: 围绕一个中心句展开叙述的。常见的有三种:1.总分关系。如七册《鲸》的第一自然段前两句概括讲鲸是最大的动物。第三、  相似文献   

17.
《鲸》是一篇以状物为主、易于迁移习作方法的说明文。课文围绕着鲸的形体、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介绍了一些有关鲸的知识,可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本组教材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写”,因此,这一课的教学既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要了解介绍动物的说明文的基本表达方法。   根据以上分析,认识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是教学的重点,其中鲸的进化过程是理解上的难点;学习本课的表达方法是重点也是难点。   一、检查预习,理清脉络   1.让学生谈谈:通过预习你读懂了什么 ?还有哪些问题你没读懂 …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1.能按课后作业中有关鲸的几个方面的提示给课文分段。2.能正确地拼读注音的生字,理解新词在句子中的意思,能按课后的问题读懂课文。3.知道鲸的形体、类属及生活习性,培养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按课后问题读懂课文,了解鲸的形体、类属及生活习性。难点:了解说明文在表达上的特点。教学时间:1教时教前准备:课件(教师);收集有关鲸的知识(学生)。教学过程:一、课件导入,激发兴趣1.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去认识一位新朋友,有兴趣吗?2.观看课件:各种不同的鲸。3.师:这位新朋友,就是鲸,你了解鲸多少知识,能向大家作介绍吗?二…  相似文献   

19.
一、单元教学目标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新问,了解意义段与篇之间的关系,初步归纳文章中心思想。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科学、生动、具体地介绍说明的方法。3在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同时,增加学生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二、单元教学构想本单元由三篇讲读课文和一篇阅读课文组成。课文侧重于介绍和说明事物,单元训练重点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写”O教学时,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科学、具体、生动的说明的。第14课鲸(~)教材指要1本文思路:鲸的大小——~类属及种类——~进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一、弄清句和句的联系,读懂一个自然段每篇课文是若干个自然段组成的。读懂一篇文章必须从理解一个个自然段入手。只要我们弄清楚了一个个自然段里句与句的联系,抓住所要表达的中心,就能理解它的内容。1.围绕一个中心句展开叙述的:(1)总分关系,如人教版第十一册语文《索溪山谷的“野”》第二自然段。(2)主从关系,如人教版第十册《飞夺沪定桥》第三大段第一自然段,第一句是主句。(3)因果关系,如人教版第十二册《卖火柴的小女孩》第四自然段。概括这类自然段的段意,只须抓住结果即可。2.无中心句自然段的三种情况。(1)几句话紧紧围绕一个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