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单纯的对“教”的研究转移到重点对“学”的研究,这无疑是学法指导的一个重要突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呢?一、从“学”着眼,设计教学方案所谓从“学”着眼设计教学方案,是指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研究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和知识准备状态,设身处地想想,这一教学内容,学生应该怎样学。简单地说,就是教师要弩力使自已“贴近学生”或“成为学生”,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过程。例如,梯形面积公式的教学,推导公式时,学生需要用到“转化”的思考方法,而这种方法在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时已学过。因此,设计教学过程时,教师可以首先考虑诱导学生回忆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时,是把三角形用什么方法转化成已知图形,从已知图形面积公式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的。为此,可复习提问:我们曾用剪拼、割补的方法推导出三角形面  相似文献   

2.
设计操作自练。教师要重视学生操作,真正放手让学生操作,把操作与思维训练联系起来,使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让新知识在学生操作中产生,让创新能力在操作中提高。例如,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时,首先出示复习问题: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参与操作,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动手用“割”、“补”、“拼”、“移”的方法来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大胆实践,探索出各种不同的方法来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如,把两个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把一个梯形用割、移、补的方…  相似文献   

3.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重点是理解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而推导过程可由两个环节构成:一是用割补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二是通过割补后的长方形与原平行四边形的等积关系及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在教学中我们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指导学生“发现”割补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培养学生的探索、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4.
虢小鹏 《天津教育》2022,(4):177-179
<正>圆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板块有着重要的地位,学生对圆的面积推导相对直边图形的面积推导要困难许多。学生要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发现圆的面积公式与其他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联系和区别,寻求问题解决的思路,获取理性的认知。六年级上册“圆”这一单元,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板块有着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圆的面积”推导,相对低年级时学习的直边图形的面积推导,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上显得困难重重。圆的面积学习的目标行为动词为“探索”和“掌握”——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也就是要求学生经历圆面积公式的探究过程,  相似文献   

5.
“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这节课,是在学生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下一步学习“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又是首次用转化的思想推导公式,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注重体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江青兰 《湖南教育》2002,(19):43-43
多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要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教师应提供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如教师在教圆的面积公式推导时,先用电脑显示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的“数方格法”、平行四边形的“割补法”以及三角形面积推导的“拼合法”,从而产生问题:“求圆的面积该用哪一种方法呢?”学生看后,情趣高涨,有的说用“数方格法”,有的说用“割补法”,有的说用“拼合法”,但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这三种方法都不能准确地确定圆面积的大小,由此产生新的问题,教师再让学生讨论得出“用切拼法”,把圆切开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或正方形,…  相似文献   

7.
《四川教育》2003,(12):24-25
A种设计: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想一想,什么叫面积?什么又是长方形的面积呢?我们求平面图形的面积,用的是什么方法?在学生回忆出“是用面积单位直接量的”后,教师指出:如果我们需要求的图形面积比较大,用这种方法就比较麻烦,有没有其它简便方法呢?由此引入新课。二、引导探索教师按照教材设计,让学生拿出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板和一些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然后让学生想一想:怎样求长方形纸板的面积?学生采用直接量的方法,边操作学具、边思考、边完成书上的填空。多媒体演示:沿着长方形的长…  相似文献   

8.
在未开展课改、未开始使用新教材的学校,怎样把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较好地融入“老教材”的教学中呢?实践出体会。例如,我在教五年级《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这样来引导学生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我说:“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纸板和剪刀,剪一剪,拼一拼,看能不能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各小组互相讨论,互相合作。”于是,学生便边思考边动手操作起来,还不时地与小组中的同学进行交流、讨论,充分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然后,学生踊跃地发言,说出自己的做法,他们边口述边展示剪拼的过程。甲生乙生丙生……接着我问:“在剪拼的过…  相似文献   

9.
设计操作自练.教师要重视学生操作,真正放手让学生操作,把操作与思维训练联系起来,使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让新知识在学生操作中产生,让创新能力在操作中提高.例如,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时,首先出示复习问题: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参与操作,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动手用“割“、“补“、“拼“、“移“的方法来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   ……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 ,把书本知识转变为自己的学问 ,而且要引导学生“会学”。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 ,就能自己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一、让学生在自学中学会学习小学生的学习内容以书本知识为主。因此 ,让学生自学教材是学会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学中 ,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创设自学氛围 ,提供自学空间 ,使他们学会边看书边思考 ,边动脑边动手 ,并把自学发现的问题用语言准确地表述出来。如在教学“圆柱体的侧面积”时 ,让学生按以下要求进行自学 :( 1 )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什么形 ?( 2 )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  相似文献   

11.
一位年轻教师上“三角形的面现:已有50%的学生在教学之前通么?积”一课时,先创设问题情境,引出过各种途径已经知道了三角形面积生:我知道了三角形面积计算要计算的三角形的面积,然后让学的计算公式。20%的学生通过看书的方法。生猜一猜:三角形的面积与什么有知道了书上的推导方法。30%左右生: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关?学生猜后,教师提供材料要求学的学生先前一无所知。这无疑表明,面积=底×高÷2,用字母表示是:S=生进行小组合作,用剪拼的方法推学生知识起点上的“不均衡”是学生ah÷2。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交流不充分、体验不深入…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五单元“面积的计算”一节,包括三部分内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梯形面积的计算。其中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教学是重点,因为平行四边形的求积公式是推导三角形、梯形求积公式的基础。平形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内容,分三课时授完,教案设计如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提问:①什么叫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互相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哪两组对边?(上下、左右。)②判断正误:“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不对。因为平行四边形的判定需两组对边互相平行,若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则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③口述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相似文献   

13.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84~85页内容。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理解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之间的内在联系。2.通过操作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用转化的方法解决问题。3.理解三角形的面积与形状无关,与底和高有关,会运用公式求三角形的面积。4.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分析、推理、概括等多种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教学重点:求三角形的面积。教学难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具准备:三角形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常规训练: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创设问题情景 ,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实践证明 ,创设问题情景 ,是启发学生积极进行创造思维的动因 ,也是启发学生思维兴趣的有效措施。例如 :在教学梯形面积的公式推导时 ,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已知梯形的两底和高 ,看谁能将梯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 ,并求出梯形的面积呢 ?能不能从中找出什么规律 ?”学生带着问题 ,人人用眼看 ,动脑想 ,动手剪 ,积极探索 ,结果大部分学生通过“用两个完全相等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的办法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了“梯形的面积 =(上底 +下底 )×高÷ 2”的公式来。其中一名女生…  相似文献   

15.
黄毕年 《云南教育》2001,(19):47-47
教例一:教学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剪拼片断。教法A——教师演示:将平行四边形纸片沿画好的高剪开,移拼。问:“这是什么图形”生:“长方形。”教法B——让学生按教材所示操作:将平行四边形纸片沿画好的高剪开,移拼成长方形。教法C——教师用没有画高的平行四边形纸片向学生提出实验操作要求:你能画出一条线,沿着这条线剪开拼成长方形吗想想这是一条什么样的线这样的线有几条为什么教例二:教学认识长方形特征的片断。教法A——教师用幻灯抽拉片演示:往下抽上面的边,与下面的边重合,往右抽左边的边,与右边的边重合。…  相似文献   

16.
一、精心开发教材,拓展探究空间 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笔者从创新教育 的视角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变公式的“推导” 为“引导”,把按教材编写思路的推导过程变为 引导学生从己知探究未知的过程,让学生在自 主探究中总结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1.提出问题。 在复习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及其推导过程后,提出问题:计算梯形的面积, 你认为应该把它转化成什么图形?为什么?使学 生想到用割补法或双拼法把梯形转化为己学过 的某种图形。 2.动手操作。 …  相似文献   

17.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追求热烈、活跃的气氛较多。一般说来,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然而,学习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学生不能永远处于紧张状态。如果,我们能把教学过程中的“空白”(静场),穿插于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让学生在这一段“空白”中静静地想一想,这也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教室里静悄悄,学生集中思维,要珍惜这重要的时刻。”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空白”的好处: 一、从思维角度看,这种课堂教学中的“空白”,是学生思索的孕育期,容易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为例,它的教学重点是理解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善于发现疑问是获取知识的重要前提。教师先提问:计算长方形面积的公式是怎样的?还记得是用什么方法推导出来的吗?能不能用学过的方法来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呢? 此时,教师不忙于让学生马上回答,有意给学生留出“空白”,舍得让学生利用这“空白”充分思考。经过学生充分思考,再让学生回答。随后而来的,学生的热烈回答便产生于刚才这一段“空白”的静思中。 二、从记忆角度看,这种课堂教学中的“空白”,有助于学生对前期学习材料的巩  相似文献   

18.
【案例】这是一节数学课,教学“环形的面积”。我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和学生共同总结出“环形的面积=外圆的面积-内圆的面积”这个结论。忽然,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可以把环形的面积转化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来求。”全班学生一愣,教室里静悄悄,都在等着我表达意见,那名学生很紧张地站在那里。看到这种情景,我连忙用鼓励的语气说:“你来给大家讲讲理由吧!”那名学生显得十分兴奋,用激动的语气说道:“我受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的启发,把一个环形平均分成8份,这样就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通过观察不难发现,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更是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一、创设问题,激励学生,培养创新意识教学中,教师创设问题,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产生探究兴趣。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方法后,可提问学生:“能否用类似的方法推导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我认为你们完全能办到。”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下思考,通过动手动脑,最后得到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时老师又提问:“除了这种方法外,还能不能由其他途径得出计算梯形面积的公式?”学生带着这个充满诱惑感力的问题继续探索新知识,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他们学…  相似文献   

20.
指导学生进行学具操作,只有把 握住恰当时机,才能充分调动学生探索未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进行图式对照时,引导学生进行学具操作。如教学梯形面积公式时,复习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后,提出:能不能像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那样将梯形剪拼成一个长方形,或一个平行四边形,或一个三角形来计算它的面积呢?此时学生欲求解而不能,处于“自我需求”的“愤”“悱”状态,教师把握这个时机,引导学生操作,用旋转,平移的方法,采取图式对照,从而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