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训练内容 :《我会画》二、训练目的要求 :1 让儿童在认识实实在在事物的基础上 ,打破常规思维定势 ,凭借○△ 三种图形想象 ,拼出新的图画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2 能向别人说明自己拼画的内容和解答别人的询问 ,培养学生口语表达和互相交流的能力。三、作前准备 :1 若干彩色、大小不一的△○ 纸片。2 投影仪及相关的图片。四、启发学生思维与口述 :1 摆放、认识图形。教师示范 ,让学生仿摆 ,认识三种图形。2 看图激趣。教师用投影仪相继出示用三种图形事先拼好的不同新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后说说各是什么图型。3 点…  相似文献   

2.
空间想象能力是指:能根据条件画出正确的图形,能根据图形想象出直观形象,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与变形.而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提高的一个标志是如何构造满足要求的立体图形,例如:一个四面体的四个面中最多有多少个直角三角形?(A)1个 (B)2个(C)3个(D)4个(92年高考题),这样的问题需要学生去思考是否存在有四个面或三个面均为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其中有二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图形容易构造),并画出它的图形?它需要学生具备创造能力,具有挑战性.因此在立几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构造思想发展学生创造能力,下面谈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出:“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标准》这一理念从内容上强调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紧密相连,而且使学生的课堂经历和得出新发现的体验成为数学学习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数轴”这一课,注重类比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体现新课改的要求,与同行商榷.1教学过程1.1情境导入师:同学们见过温度计吗?谁能读出课本36页上的温度计?生1:我见过温度计,图中温度的度数分别是5℃,0℃,-10℃.师:温度计上有什么?生2:温度计上有数字.生3:温度计上有正数,0,负数.师:以上三位同学回答都很好.说明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和思考.如果把温度计水平放置,把它想象成一条直线的话,它能是什么样子?谁能把自己想象的图形画出来?这个问题富有挑战性,学生们都忙碌地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图,教师在课堂上巡视,我发现学生画出的图形只有有一.个同学能正确地画出图形③,我问他为什么这样画,他说看书上的,然后我就把①②画在黑板上.师:同学们能够根据温度计,按照自己的想象把图画出来,很好,但要仔细地观察温度计,谁能指出这两个图哪些地方画得不对?生4:第...  相似文献   

4.
儿童的想像力是丰富奇特的。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如能结合学生实际 ,适当为孩子们创造想象作文的活动天地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实践 ,丰富他们的生活 ,有利于拓宽他们的思路 ,使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学习语言和技法。同时边做边写 ,大胆想象 ,大胆创造 ,能不断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培养作文兴趣。现结合笔者在五年级教学中设计的一堂有趣的想象画比赛活动作文课 ,谈谈自己的实践与认识。一、活动准备1.小黑板若干块 (根据班级人数而定 )。2 .学生自由组合成 4— 6人小组 ,讨论后 ,各小组选派 2— 3人到黑板上共同绘画 ,看哪个小组的想象画富于情趣 ,…  相似文献   

5.
一、教材分析《蓝天白云》是海南省九年义务教育地方教材《生态文明教育》第一册(供三、四年级使用)的第二单元《阳光海岛》中第六课的内容。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蓝天白云是构成海南岛优良生态环境的要素(2)理解云是怎样形成的(3)认识各种云彩(4)能画出一朵自己觉得最美的云朵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6.
《海南教育》2013,(2):81-82
<正>一、教材分析《蓝天白云》是海南省九年义务教育地方教材《生态文明教育》第一册(供三、四年级使用)的第二单元《阳光海岛》中第六课的内容。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蓝天白云是构成海南岛优良生态环境的要素(2)理解云是怎样形成的(3)认识各种云彩(4)能画出一朵自己觉得最美的云朵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7.
空间想象能力是对空间图形的处理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在高中阶段主要通过“立几”的学习来进行的,这种能力的培养应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识图能力:能根据平面上图形想象出空间图形或实物,然后正确判定空间几何元素之间的位置关系(从属、平行、垂直等关系);其二是画图能力:能借助文字的叙述想象出空间元素之间的位置关系,从而在纸上作出正确的空间图形.下面,对如何训练识图、画图及正确处理复杂图形,谈谈自己的粗浅体会.1.上好立体几何开头课,培养学生学习立几的兴趣 学习立几第一课,也是学习画空间图形直观图的第一课,要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生活,联系具有长、宽、高三度空间的事物,促使学生开动脑筋,通过观察、分析、综合,从中总结出一些画空间形体直观图的规律.如:空间里平行且相等的线段一般仍画成平行且相等;一般来说,矩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直角变成了锐角和钝角;有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自然教科书(一册)美术教科书(三册)分别设有叶画课,是在学生认识常见植物叶的外形特征基础上,以制作活动为主的实践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拼贴技能和想象能力,并进行审美教育。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制作一幅叶画作品大致可分三步:①采集各类植物叶。要选外形完整、干净,颜色较好的,在书本中压干、压平;还需准备好纸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凭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只有虚心听取别人的亲切嘱咐,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进入故事情境,明白太阳公公的嘱咐;领悟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只有虚心听取别人的亲切嘱咐,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相似文献   

10.
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在高中阶段主要是通过“立体几何”的学习来形成的.空间想象能力主要是对空间图形的处理能力,它包括:能根据题设的条件画出图形,并能根据图形分析客观事物的空间形状及位置关系;能将三维空间图形转化到二维平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三册第72、73页 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学会用直尺画定长(整厘米)线段.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加强学生的表述与交流能力.  相似文献   

12.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要使学生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因此,教师在几何图形的教学中,要充分给学生提供想象的原型,拓展想象的空间,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13.
教学要点:一、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二、学习朗读中体会和抒发感情的方法,培养朗读的能力与习惯。三、训练和培养形象思维(联想、想象)的品质与能力。教学重点、难点:以上一、二点。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一)复习文学常识问题:朱自清是什么人?明确:朱自清是江苏扬州  相似文献   

14.
课型: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一二句话说说春天的景色,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 2.能较清楚地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画,说话大方有礼。 3.注意倾听别人的话,能大方地进行交流。 课前准备 教师:CAI课件 学生:1.画一幅春天的圆。 2.收集有关春天的词句。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在课改的教学实践中,如何设计作业是一个重要课题.现谈谈我设计作业的几点体会,借以抛砖引玉.1.设计作业的多样性作业应形式多样,可写、可读、可看、可操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符合他们好奇、爱动、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把语文技能的培养与活动相贯穿,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参与学习.在这方面,我们至少可设计以下几种形式的作业:(1)读一读.语文课本的内容虽然丰富,但是知识毕竟有限.如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可让学生读《安徒生童话选》.(2)写一写.在学完课文以后,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顺着作者的思路把课文再写下去.如学完《金奖章》后,让学生续写.(3)画一画.通过画图想象,学生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学习古诗《望洞庭》后,可布置学生根据诗的意境画一幅图.  相似文献   

16.
素描教学和训练的最终目的 ,是培养出高质量的创作人才。通过基本的素描训练 ,可以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认识能力和形象塑造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 ,在整个素描基础训练中 ,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来进行 ,这三种方式也是学生进入创作过程必经的三个阶段 :1.直接写生 :也就是对着对象画。这是学画的初级阶段。2 .间接写生 :对对象进行充分的观察以后 ,不再看对象 ,而是要背着画。这是第二阶段。3 .想象画 :这是在直接写生和间接写生的基础上 ,进行想象性的再创造。可谓第三阶段。以上三种方式 ,不能截然分开、孤立地去进行 ,而是要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7.
一、习作内容图中画了几个小动物:有老虎、小猫、小鸟、狐狸、小白兔,任选几个小动物,想象一下,在这几个小动物之间会发生些什么事?编成一个童话故事,先讲给同学听,再写下来。(图:略)二、设计理念小学生都爱听、爱看、爱说童话故事。童话借助想象,把平凡的事物、现象,编成一个个不寻常的故事,从而在学生面前展现出一个五彩斑斓的童话世界。学生们一旦进入充满幻想的童话世界中,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我们通过指导学生创作童话故事,来提高他们的说话能力,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想像力与创新思维能力。三、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回忆…  相似文献   

18.
TeachingAims1.知识目标:(1)能够认读Cc,Dd这两个字母,并初步感知这2个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2)能认读cake,candy,doughnut,hotdog这4个单词并能在真实的语境中灵活运用;(3)能在真实的情景中表达:Ilike…Idon'tlike…Have…Yes,please.No,thanks.(4)通过学唱编唱Chant,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让学生在整堂课…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1.能有条理地把自己的画介绍给自己的同桌和老师,做到说话清楚响亮,态度大方有礼。2.能在老师指导下为自己的画配上一首小诗。3.初步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欣赏他人的好品质。课前准备1.带学生到校园里、小区内、阅读材料中、自己的想象里(当然还有其他途径)寻找秋天,为秋天画一幅画。2.诗歌创作纸每人一份。3.搜集多首描写秋天的儿歌、童谣(内容有深有浅),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分别装在一个信封里,课前分发给学生。教学过程一、说“画”1.有条理地说。齐背《秋叶飘飘》导入。师:是呀,美丽的秋姑娘悄悄地来到了人间,我们的小朋友呀,还把…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1.基础性目标:(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12个生字,写好本课要求的6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儿歌。(3)能借助图画感知儿歌内容。2.发展性目标:(1)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尤其是使用汉语拼音拼读识字的能力。(2)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3)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