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是人教版大修订教材六年制第八册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以“我”的亲身感受告诉我们网络的用处,反映了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文章的要点,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增长学生的见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这是本课的选编意图,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教学本课,应根据课文特点和课文的选编意图,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读书方法,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理解、体验、感悟、思考。一、课题切入,激趣导读1.揭示课题,说说读了课题最想知道的是…  相似文献   

2.
<正>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第31课《女娲补天》。下面我就神话教学的价值取向与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流程与教学意图、设计理念与效果预测这三个方面来说课。一、神话教学的价值取向和本课教学目标《女娲补天》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所选古诗文都和神话以及民间故事有关。学习本组课文,主要是为了感受古人的丰富想象力和进行讲故事训练。远古时代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为什么能流传下来?神话是  相似文献   

3.
一、设计意图根据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和本课的选编意图,以文章主题(人性美)的渗透为主,以"别饿坏了那匹马"为线索,抓住文章感人的地方,通过对照"阅读提示"的自读自悟,让学生读通、读懂、读透课文,通过领会人物的语  相似文献   

4.
《人有两件宝》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二册第四组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首儿歌,语言通俗易懂,含义深刻,讲述了双手和大脑的作用,手脑并用的重要,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动手动脑的好习惯。教学本课应根据儿歌的特点和选编意图,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探究学习,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理解、体验、感悟、思考,初步懂得手脑并用的重要。教学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5.
《搭石》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第六组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写的是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语言质朴,意境优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体现了乡亲们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性美。第六组教材围绕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选编了五篇课文,教材选编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  相似文献   

6.
教材分析:《猴王出世》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组"中国经典名著之旅"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节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课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孕育出了一只石猴,这只石猴在与群猴玩耍时,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因此被群猴拜为猴王。根据选编的课文特点和小学生的认知实际,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感受故  相似文献   

7.
罗小燕 《辽宁教育》2010,(1):108-109
[设计意图]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编者选编本课的目的非常明确:一是让学生开始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二是理解古文的意思;三是使学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在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多读课文,读通课文,读懂课文意思,读懂人物特点,读出文言文味,感受文言文带来的兴趣,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为以后的文言文教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钓鱼的启示》是新编入小语第七册中的一篇课文,回忆了34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我”和父亲去钓鱼,“我”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大鲈鱼,父亲却让“我”把鲈鱼放了,“我”从中获得了终生启示的事。说明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选编本课的意图很明显,是让学生在运用已  相似文献   

9.
《初冬》一文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用生动形象的语句描写了初冬早晨雾中与雾散以后的美丽景色,是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说话能力并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的好教材。根据大纲要求和本课特点,教学目标可以确定为:①理解...  相似文献   

10.
《争画》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四篇课文,根据选编意图,仍然要按照第三单元“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的要求,启发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感受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课文中饱含的真情实感,做到入境入情,同课文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整篇文章以争画为中心,展示了三位名人高尚的道德修养、深厚的文化底蕴、敏捷的才思和鲜明的个性。教学中,我做了如下设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扣题质疑,了解争画的人物1、出示课题后,引导学生扣题质疑。(通过质疑,进一步了解学生,以学定教)2、交流补充,加深对三个人物的了解。(了…  相似文献   

11.
根据略读课文的特点和本课的编写意图,本课教学重在引导学生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自学课文,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受到情感的熏陶。一、激趣导入,明确要求1.教师谈话:有一个小男孩,他特别喜欢一件红色的运动衫,于是他买了这件运动衫。但后来由于某些原因又把它卖了,最后,他喜欢的运动衫又奇迹般地回到了他的身边。你们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揭示板书课题)2.教师出示阅读提示,学生思考提示中有哪些要求。3.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重点读读课文中有关“我”对运动衫的喜爱和购买过程的描写,想一想这样写的好处;你在…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语文第八册29课《太阳》是一篇常识性课文,在介绍太阳有关知识时,运用数字说明、举例说明、比较说明、比喻说明等方法,具有较强的说服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本课教学重点是:读懂课文,了解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尝试运用本课学到的说明方法来简单地说明一样事物是教学的难点。 四年级的学生对新事物注意力持久,他们善于探索,敢于质疑,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实施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大有好处。而且他们从一年级开始就接触电脑,目前已初步掌握  相似文献   

13.
《太阳》是小学语文第八册和小学自然第八册上选编的同一篇名的课文,都是讲太阳的知识及太阳与人类的关系。教学中,我们可以将语文课与自然课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节约课时,又可以发挥两课的互补功能,使语文课和自然课相得益彰。 对于语文课本上的《太阳》一课与自然课本上的《太阳[一课的联合教学,具体做法可如下: 一、以神话传说激趣 教学开始,教师讲述“后羿射日”和“夸父追日”的故事以激起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故事完毕,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后羿能射下太阳吗?夸父能追上太阳吗?(不能、为什么不能?设置悬念,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4.
<正>《呼风唤雨的世纪》一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7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笔者的意图是让学生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难点是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李老师在本课的教学中抓住了教学的重难点,并且把课程的学习重点定位在让学生学会积累、练习多说多写、多说这个"用语  相似文献   

15.
《军神》是一篇震撼儿童心灵的美文。选编的意图是:①训练学生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②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刘伯承将军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教学时可采用“课题学习法”,引导学生扣住题目速读《军神》,理解课文描写人物时对话、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6.
《老水牛爷爷》导读设计江苏王兰柱《老水牛爷爷》是五年制小语课本第八册中的一篇阅读课文。这篇课文在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该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前后照应”,而这篇课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就是正文与课题的照应。因此,本课教学可抓住课题,导读全篇。具体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17.
教材分析《南辕北辙》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远行》中的一篇主体课文,也是一个成语故事。课文用对话的形式叙述,人物的对话形象性强。教师教学本课应该抓住提示语,引导学生走入角色内心,通过多种形式的  相似文献   

18.
一、课例特点。本课是“九义”自然教材第八册第三课属中段教材。这段教材在知识上的一个明显特点是认识“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本课是指导学生研究花在构造上的共同特征。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生原有认知的作用,即在教学本段教材中的《哺乳动物》等课文后形成的初步的归纳概括与推理能力。本  相似文献   

19.
《争画》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四篇课文,根据选编意图,仍然要按照第三单元“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的要求,启发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感受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课文中饱含的真情实感,做到入境入情,同课文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20.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制第八册第八单元新选的一篇精读课文。教学时应在指导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将阅读视野从课内扩展到课外,通过学科联系和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提高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