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指儿童形成和发展社会性和个性的过程,它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家庭、幼儿园、社会。本研究以陈会昌修订的4—7岁儿童社会化量表作为研究工具,考察了家庭结构与之儿童社会性发展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核心家庭与主干家庭中的儿童在社会性发展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且核心家庭中的儿童只在依恋父母、侵犯性、诚实公正这三个纬度上的发展略高于主干家庭,而在其他纬度以及社会性发展总分上均低于主干家庭中的儿童;核心家庭中的男孩与主干家庭的男孩在社会性发展的各个纬度及总分上都无显著差异,而核心家庭中的女孩与主干家庭中的女孩在意志、内外向形、自我概念、同情助人、自尊心等纬度的发展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指儿童形成和发展社会性和个性的过程,它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家庭、幼儿园、社会。本研究以陈会昌修订的4—7岁儿童社会化量表作为研究工具,考察了家庭结构与之儿童社会性发展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核心家庭与主干家庭中的儿童在社会性发展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且核心家庭中的儿童只在依恋父母、侵犯性、诚实公正这三个纬度上的发展略高于主干家庭,而在其他纬度以及社会性发展总分上均低于主干家庭中的儿童;核心家庭中的男孩与主干家庭的男孩在社会性发展的各个纬度及总分上都无显著差异,而核心家庭中的女孩与主干家庭中的女孩在意志、内外向形、自我概念、同情助人、自尊心等纬度的发展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以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的美国《早期儿童研究季刊》2004—2013年发表的论文为研究样本,分析美国早期儿童与教育研究方法及选题的现状。研究发现,美国早期儿童与教育研究方法灵活多样,相关部门建立的数据资源为研究提供了使用大数据库的契机;研究以儿童为核心研究对象,其中3~6岁儿童是其主要的研究对象,同时注重3岁以下及刚入学儿童的研究,关注处境不利儿童的发展,关于儿童发展领域的研究涉及儿童语言、认知、情感及行为等方面的具体表现;研究选题尤其关注儿童发展及与其有关的教育政策、教育机构、家庭系统,既有考虑各系统间交叉关系的研究,又有针对某一系统中特定教育因素的专门研究,研究深入探讨具体教育因素及其与儿童发展的关系,最终指向如何促进儿童发展,提高早期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4.
良好的亲子沟通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进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在亲子沟通中,家长处于主导地位,其亲子沟通素养对沟通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调查杭州地区495位3~6岁儿童及其家长的亲子沟通状况,结果发现:(1)家长主要通过"向亲友、同事讨教""买书看""观看教育类电视节目"等渠道获取亲子沟通方面的知识。(2)家长的沟通理念和沟通技巧有待提升。(3)家长普遍认为亲子沟通十分重要,会对儿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当前,在儿童的社会性教育中,出现了社会性教育中儿童的失我化、社会性教育中虚伪的生活、社会性教育中追求效率、忽视意义等诸多问题。为此,儿童社会性教育应关注儿童鲜活的天性,关注活动、游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作用,关注儿童日常生活,让儿童社会性教育活动真正回归儿童生活,同时设计“实习场”,升华儿童生活的社会教育性。  相似文献   

6.
家庭教育在家长的心目中日趋凸显。《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倡导学前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以形成合力,父母与教师之间应是平等互补的合作伙伴关系。教师应以家长工作为突破口,以"三项原则、三种形式"为导向,合理开展高质量"亲子任务"活动,力求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和科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儿童的发展,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早期教育对人一生的巨大作用。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政府也越来越重视0-3岁儿童的教育问题,2000年9月1日,全国第一部关于学前教育的地方性法规《北京市学前教育条例》正式生效.将北京人受教育的法定年龄从过去的3岁以上推到了0岁。  相似文献   

8.
李莉 《山东教育》2003,(30):35-36
为了对游戏的社会性发展功能进行全面评价,促使教师重视并科学地组织和指导幼儿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的提高,我们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游戏评价方案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一、构建评价标准所遵循的原则针对日常游戏评价活动存在着盲目性、片面性、主观性和随意性等现象,我们统一思想,形成共识,认为构建评价标准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原则。是指评价标准应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指针,充分体现先进的儿童观和教育观,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能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2.全面性原则。是指评价标准涵盖游戏活动整体,包括游…  相似文献   

9.
针对儿童民间游戏的地方性、趣味性、教育性、灵活性等特点,以民间儿童游戏渗透于幼儿一日活动为研究的切入点,整合教育资源,把优秀的适宜幼儿发展的民间儿童游戏引入幼儿园游戏中,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通过民间游戏的应用,促进幼儿在体能、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因留守处境易在学习、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发展等方面产生诸多问题.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遵循无病假设原则、助人自助原则、家校合作原则等教育原则,对初中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在班级教育管理过程中,教师应给予留守儿童亲情化教育,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渗透全人教育思想,关注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开展多样化班级活动,构建良好班集体;丰富家校联络渠道,家校联手以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0-3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许多研究发现,早期语言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是终生的。依据早期语言的发展,人们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儿童将来的认知、社会性的发展。目前,很多家长对0-3岁婴幼儿的早期阅读还存在一些观念不清甚至是错误的观念。在阅读环境和阅读指导能力方面对婴幼儿的实际需要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很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儿童时期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家庭教育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础。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具有启蒙性、持久性、感染性和情感性等特点。在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存在着价值观狭隘、教育方式偏失、教育内容片面和教育行为背离等现象。应该自觉加强家庭教育社会化、拓宽社会化的内容,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连动的教育网络,以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选取保定市186名4-7岁学前流动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4-7岁儿童社会性发展量表》对其社会性发展水平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与常模相比,学前流动儿童社会性发展总分符合常模正态分布;学前流动儿童社会性发展总分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孩总分高于女孩;学前流动儿童社会性发展总分随年龄增长、家庭定居市区时间的增长及母亲文化水平的提高而呈增长趋势。学前流动儿童家庭、社区、幼儿园应通力合作,采取相关干预措施,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发展心理学家认为,依恋是一种积极的、充满热情的相互关系,特指儿童与照顾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断强化这种情感上的联结,是成人与儿童之间特殊的亲密关系。依恋作为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最初表现,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开端和组成部分,对儿童以后的身心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也成为心理学家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并积累了不少的丰富资料,但查阅众多相关文献,发现涉人跨文化研究的却甚少,因为依恋相同于其他心理现象,有着其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儿童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本文试图从影响亲子依恋风格的因素等方面探究其跨文化性,以期为亲子依恋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15.
在0~3岁早期教育中,家庭对婴儿的发展有着更加直接、深厚的影响:孩子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主要交往对象是家庭成员,许多外在影响要通过主要抚养人才能发挥教育价值。而且,婴儿通过与主要抚养人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才能获得认知、情感、社会性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但是受教育意识与水平所限,家长的教育作用常常无法充分发挥。目前以社区为依托,由妇联、卫生部门、教育部门等协同开办的早期教育指导中心,以促进0~3岁婴儿的健康成长和提高主要抚养人的教养能力为目标,强调社区、家长、婴儿与教师通力合作,顺应了当前社会发展与家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对学习障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进行研究,是教育、矫治学习障碍儿童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其社会性发展不良主要体现在社会认知不良、社会交往不良、社会行为不良三个方面.文章还从个人因素、环境因素探讨了学习障碍儿童社会性发展不良的原因,并提出了教育对策,以期促进这类儿童的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幼儿自我控制的发展及特点1岁以前儿童的一切行动依赖成人并通过成人来实现 ,这时儿童没有自我控制能力。 1— 3岁的儿童出现独立性需要 ,伴随自我认识的发展 ,“动机性表象”产生 ,使他们摆脱当前具体情境 ,同时开始出现脱离成人控制和调节的行动。 1— 3岁儿童的独立性 ,主要表现在“自己来干”的动作上 ,但这一阶段儿童还是需要在和成人共同活动中行动 ,其自我控制开始萌芽。研究发现 ,幼儿的自我控制在 3— 4岁时还不明显 ,从缺乏自我控制到有自我控制的转折年龄是 4— 5岁 ,5— 6岁儿童绝大多数都有一定的控制能力 ,但幼儿的自我控…  相似文献   

18.
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周燕近20年来,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及教育问题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逐渐认识到:发展儿童的智能只是学前教育的一个部分,学前教育还应担负起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任务。我国自80年代中期开始,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江雪 《成才之路》2011,(28):9-9
关系之于社会性,如同根之于大树。关系性既是社会性发展的背景也是社会性发展的内容。儿童社会性发展是在与他人关系中得以发生,并将关系性作为社会性的内容来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家庭教育在帮助儿童发展社会性时候应重视关系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心理学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普通心理学在传统上将人的心理划分为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和个性心理等几大范畴。而儿童发展心理学在这几方面的研究却偏重儿童认知发展,特别是在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方面的研究尤其落后。20世纪90年代才把西方心理学的儿童社会性研究介绍进来,中国儿童发展中心在1991-1994年在国内六省十三个科研单位中,组织了《中国3-9岁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的跨省研究课题,因而,儿童社会性的理论是比较新的领域,也是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有益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