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撰集百缘经》三国时期支谦的译经,词汇系统继承先秦两汉而来,又涌现出一大批新词、新义,有较高的语言学价值。本文对《撰集百缘经》词语新义进行穷尽调查统计与分析,认为其新义的演变途径主要为词义沾染、词义引申、实词虚化及转化等多种形式。  相似文献   

2.
汉译佛经在汉语词汇研究方面具有其它中土文献不可替代的特点和价值。但佛经中含有大量的口语词汇,有些词语因历时久远,不经考释难于理解。本文特选取《菩萨本缘经》中部分未被《汉语大词典》所收录的词条,采用传统的训诂方法,同时以其它经书为佐证,对这些疑难词语的语义加以考释,以利于更正确的理解原典。  相似文献   

3.
九色鹿故事,也叫鹿王本生,有两个译本,一为月支人支谦译的《佛说九色鹿经》;一为三国时康居僧康僧会译的《六度集经》中的《修凡鹿王本生》,基本内容是一致的。故事情节大体如下:从前恒水边有一只九色鹿,一天听到有人在水中呼救,九色鹿赶快来到河边。见一人正在水中挣扎,便不顾性命,跳到水中将落水人驮上岸来。落水人为了感恩,双膝长跪向鹿说:我愿为奴仆,为您寻找丰美的水草。鹿说:不用,有人贪图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三国支谦译经为语料,对译经中介词短语的宾语省略和宾语前置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可以把握支谦译经中介词短语的特征,同时也有利于更进一步探究介词短语语序的变化对汉语句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法句譬喻经》是汉文佛典本缘部的一部譬喻性故事经典,其中保留了较多东汉魏晋时期的口语词。本文选取该经”安施”等十几个词语进行考释。这些词语或其义项,为《汉语大词典》所失收,或者已收但引例偏晚。试图为汉语词汇史及大型历时汉语词典的编纂及修订提供一些资料。  相似文献   

6.
徐丽君 《文教资料》2007,(36):46-48
谦敬词语在古汉语中极为常见,从词性上可分谦敬称谓和谦敬副词两大类。本文以《南齐书》为考察对象,撷取《南齐书》公文中常用的谦敬用语:"伏"、"谨"、"蒙"、"仰"、"窃",试分析魏晋南北朝公文中的谦敬用语的意义及其发展变化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一《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变相》,画史上称《千手眼大悲变相》,为方便起见,本文简称《千手经变》.《千手经变》,属密宗系统的、宣扬观世音菩萨无上"功德"的一种经变图像.它当然是依据《千手经》绘制的.可是,关于《千手经》译本颇多,均系唐朝有名高僧诸如不空、智通、金刚智、菩提流志等人的译作,有的同一位高僧还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译本.根据佛经记载,伽梵达摩所译之《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以下简称《千手经》)是流通本.从敦煌壁画和藏经洞出土的绢、纸遗画看,  相似文献   

8.
卢峰  同明慧 《考试周刊》2011,(10):32-33
支谦是中国早期著名译经家,其代表作为《法句经序》。此序体现了支谦矛盾的翻译理论与主张:在理论上强调"文质并举",在实践中又"因循本质,不加文饰"。尽管如此,《法句经序》仍具有伟大的意义,堪称我国译论史上的开篇之作。此外,支谦的翻译风格对后世的佛经翻译也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般认为,佛经译文是比较近口语的。东吴的支谦、西晋的竺法护、后秦的鸠摩罗什是汉末到东晋末几个不同阶段的著名佛经翻译大师,他们的译作自然会显露出汉语发展的一些信息。尤其是鸠摩罗什,以他信、达、雅的“新译”在中国佛经翻泽史上树起了一痤宏大的里程碑,而他的《维摩诘经》、《法华经》等著名经典又恰恰是在支谦、竺法护原译本的基础上重译的,这就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汉语史的宝贵资料。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认定:“就汉语来说,真正的系词只有一个‘是’字。”“系词在判断句中起经常作用,系词句在口语里完全代替了上古的判断句,仍是中古时期的事。”按照《汉语史稿》的分期,支谦、竺法护的译经活动处在上古期到中古期的过渡  相似文献   

10.
《六度集经》是汉佛典本缘部的重要经典,口语性较强,反映了公元2世纪的语言实际。考释该经中的五条词语:等人、在产、私密、葌薄、所由,可为汉语词汇史及汉语大型工具书的编修提供新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我国早期的佛经翻译特点呈现出多层面性。从翻译主体来看,译经者主要是外来僧人或者久住中国的外籍后裔,汉地僧人或居士参加很少,且多从事辅助工作,翻译往往全凭口授;从翻译行为来看,这一时期的译经多属个人行为,没有得到政府的直接支持;从翻译方法来看,汉末基本采用直译法而偏于“质”,三国时期,基本采用删繁就简、尽量适应当地文化的意译而偏于“文”,西晋时期再予纠正而采用直译,译文偏于更高层次的“质”;从译文受到目的语的影响来看,佛经翻译深受道家思想影响;从译经者的素质来看,他们都是从事佛教工作的专业人士,这保证了译文能最大限度地传译原作的思想;随着译经的不断发展,经师们开始对已有的翻译文本进一步完善和深化,或“重译”(“校译”)或会译或注译。总的看来,早期的佛经翻译尽管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系统的翻译理论,但却为以后的佛教翻译在理论上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12.
佛教产生于古印度,于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东汉桓帝末年开始汉译佛经。近两千年的译经历史中,佛经的汉译对中土的语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佛经语言与中土语言不同,与佛教原典语言也不同。它不但弥补了中土文献的不足,很多新词新义都能在佛经文献中找到更早的例证。80年代以后,词汇学界将研究重点转向佛经文献。本文将综述近20年来佛经词语研究的现状。  相似文献   

13.
佛经翻译在中国翻译史和中国文学史上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它不仅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盛举,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首屈一指。译经工程巨大,遂由私译而至合译,又由小译场而为大译场,组织及分工细密、严谨。近年来,随着佛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和外文佛学论著的不断涌入,翻译工作者正面临更大的挑战。本文重点回顾了中国佛教译场的发展状况,评述其科学性,并对今后佛典的翻译、梳理和整合,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楞严经疏解蒙钞》是钱谦益晚年的一部佛经疏释的力作,是他反经明教的佛教改革思想的具体体现,显示出了钱氏作为学者式文人的学术修养,在佛经文献疏钞类著作中具有独到的文献价值,在目录、校勘等方面都显示出钱氏深厚的文献学功力。  相似文献   

15.
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中,历代所译佛经汇集成浩淼的中华经藏,在介绍印度佛教文化的同时,也融入了中华文化的特质。汉代译经为中华佛藏之滥觞。汉代译师以安世高、支娄迦谶为代表,他们以尚质直译的风格译写佛经。梵文佛经的宗旨、语言风格与中国思维习惯、汉语表达方式之间的差异在这一草创时期得到充分表现,遂形成有别于后来的译经风格。虽魏晋以后被“曲从方言,而趣不乖本”的新译所取代,这些经籍却是中印文化和平交流的见证。  相似文献   

16.
详细分析清代前期学家和学如钱谦益、王夫之、王士祯、赵执信、厉鹗、纪昀、杭世骏、薛雪、沈德潜、袁枚、翁方纲以及康熙、乾隆等对司空图及《诗品》的论述和评价,可发现他们都肯定《二十四诗品》是司空图所作。如果对此不加重视,在没有确凿语气的情况下武断地否定司空图的作权,是不慎重、不严肃的。  相似文献   

17.
佛教产生于古印度,于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东汉桓帝末年开始汉译佛经。近两千年的译经历史中,佛经的汉译对中土的语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佛经语言与中土语言不同,与佛教原典语言也不同。它不但弥补了中土文献的不足,很多新词新义都能在佛经文献中找到更早的例证。80年代以后,词汇学界将研究重点转向佛经文献。本文将综述近20年来佛经词语研究的现状。  相似文献   

18.
自20世纪60年代法国学者克里斯蒂娃首创以来,互文性这一概念就被各国学者赋予了各种新的内涵,而互文性理论正式引入翻译研究是在英国翻译理论家哈特姆和梅森的著作《话语与译者》一书中,书中提出互文性理论与翻译研究存在根本的契合。通过互文性理论我们可以得知,众多形式各异的文本间存在广泛而错综复杂的互文关系,对于译者来说,翻译时如何感知、理解并在译文及译语环境中恰当地反映出原文中的互文关系,则显得至关重要。本文拟在互文性理论视角下,以互文性范畴中重要一环的典故为例,结合钱钟书本人的典故思想,探讨其名作《围城》题目的日译问题。  相似文献   

19.
钱钟书“化境说”的创新意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强调译者对原作的“忠实”,忽视译者的创新。钱钟书的“化境说”则强调译者的创新意识。在钱钟书先生看来 ,译笔无妨出原著头地。“化境说”的创新意识首先表现在它对翻译的性质与任务的严格限定 ;其次是肯定译者的创造性 ,以“笔补造化”、“得意忘言”来揭示文学翻译的艺术规律。根据钱钟书先生的美学原则 ,造艺中人的能动作用直接影响译作的质量。译者忠实于原作并不是依样画葫芦 ,而是根据他个人的审美原则 ,对原作的内容与形式作出艺术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20.
本文着重研讨了《资治通鉴》(三国部分)的史源问题。《资治通鉴》在抄录、删削、改编《三国志》史料过程中,基本忠实于原始史料,其中不乏极其精到的概括,然而也存在不少错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