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老子向来被认为是出世的隐者。但是 ,我们仔细阅读《老子》 ,却发现老子“自隐无名”、消极避世的传统表层印象背后 ,饱含着崇柔贵弱、关切民生疾苦的丰富的“入世”内容 ,并且 ,这一丰富内容与他的“自然无为”的哲学主旨有着十分和谐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老子与《老子》书问题是学术界的一大公案。本文试图对民国时期老子研究情况作一简单概述。民国时期 ,学者们加强了对《老子》版本的校勘和考订工作。最引人注目的是 ,在“古史辨”学派的推动下 ,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老子年代问题大讨论。在老子思想比较研究和新理论阐述方面 ,学者们也做了很多开创性工作  相似文献   

3.
从语言、思想、思维等方面证明今本《老子》比简本《老子》多出的部分不是老子散失的作品,而是传释《老子》的注本,并进而证明它的作就是秦献公时期的太史儋。在此基础上,从“道”、“德”两个核心概念入手,进一步阐述今本《老子》作为疏传体例的注本的特点,求证了今本《老子》是如何传释《老子》的;最后评价太史儋的功过是非,肯定太史儋在发扬光大老子思想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但同时也背离了老子思想,首开排斥异己之风,给中国化带来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从文学成就的角度看,《老子》不仅具有言辞简要、旨意深远的哲理散文诗等特点,而且具有幽默特点。老子的幽默,概而言之,一是内容上有大量嘲笑世俗与“知”的不谐特点,二是技法上有喻体形象荒诞而有理趣特色,三是在视角上尤具反观之趣。  相似文献   

5.
象征手法。就是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等,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的一种表现手法。《老子》一书中的婴儿、赤子,实际上是最高品德的象征,老子推崇的“婴儿“、“赤子”皆是一种深远的人格魅力;老子用“母”象征着天地万物的根源和始原“道”,而“子”却象征着由“道”而生的万事万物;谷象征着处下不争,谦柔包容的崇高品德。  相似文献   

6.
《老子》一书被人们奉为经典,其中的圣人形象的又有不同的解读,本文立足文本来分析老子笔下的圣人形象。  相似文献   

7.
老子思想对班主任工作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始祖宗师,是我国哲学史和思想史上的大家巨擘。《老子》一书作为道教的“圣经”,也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拂去其高邈虚玄的烟雾,其中的内容亦博大精深,言近旨远,使人大彻大悟。老子所阐发的大多是喻君王治世安民之道、正邦修身之德,但其思想的光辉,穿越几千年时空  相似文献   

8.
老子假说     
老子是第一个在中国创立哲学这门学科的人,《老子》是中国第一部纯学术专著性的哲学著作。本文对历来有关老子其人、其书的种种质疑和歧见作出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老子     
“哐!”一声惊心动魄的巨响使正在用功的众学子纷纷抬起头,那  相似文献   

10.
《老子》不是兵学著作,但包含着丰富的军事思想。《老子》与《孙子兵法》有着共同的时代背景,《老子》的产生要早于《孙子兵法》。孙子论兵多有与《老子》相通之处,《孙子兵法》在诸多方面受到《老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老子处世哲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的《道德经》微言大义,道出了人们养生处世的真谛,本文重点探讨了老子“少私寡欲”的道德观;“以柔克刚”的处世观;“报怨以德”的处世境界和“责身自养”的价值观。老子的这些哲学思想已积淀在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里,即使在今天也仍然对我们具有很强的人生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道是一切物质运动和规律的总和,阴阳是量度系统稳定性的状态参量,在四季、昼夜、人生中均可应用."无"中生"有",关键在于"生",在于物质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
老子思想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一书主要论述的是人君的“南面术”,即如何去缓和矛盾,避免祸乱,构建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老子认为,欲达此目的,执政者必须处理好与百姓的关系,即处下谦退,不与民争利,减少对百姓的干预侵扰,不强作妄为,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从小事做起,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抓住“直面现实,关注广大民众生存状态”的共性,通过对萧红、池莉反映民生状况的小说进行比较,探讨她们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对民生问题不同的阐释与思考,考察她们在探求生存理想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民生意识。  相似文献   

15.
略论老子的“弱用之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老子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提出“弱用之术”。他遵循“反道之动”的规律,采弱“弱道之用”的原则,提出“柔弱胜刚强”的观点,使处在不同阶段的人和集体都可以以“弱”为手段达到“强”的目的。这种“进道若退”的方法虽有一定消极影响,但对现今社会人们生存处世仍有其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现代性的发展经历着一种全球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主观目的,既促使了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也引起了文化焦虑。无可否认的是,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或减轻这种文化焦虑。通过对传统文化的重新阐释使其获得新生,是传统文化在社会转型期进行现代化转化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本刊特约请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转型期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05C003Z)课题组成员,撰写了此组笔谈,希望有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论苏辙立足老子的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辙哲学思想的立足点是老子思想。他在老子道器观、圣人观、修养观和治道观的基础上,建构了他自己的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18.
"道"、"人性"、"为道"是老庄哲学的主要命题,因此在这几个方面,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并无太大出入,但在社会政治观、刚柔观等问题上,两人的思想却存在着差异.本文拟从这些方面来探讨老庄哲学的异同.  相似文献   

19.
百姓购房现代理念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人居观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仅仅满足于实用,更追求良好的房屋质量、合理的价格、优美的环境、完善的配套、便捷的交通条件、质价相符的物业管理、有升值潜力的地段等。  相似文献   

20.
Like students in most developing countries, Colombian students in 4th grade performed poorly in the TIMSS 2007 test of mathematics skills, achieving an average score of 355 relative to an international mean of 500. After controlling for other factors and misreporting error, I find that large classes have substantial adverse effects on student achievement. Increases in class size from 20 to 53 students reduce test scores by about 80 points, or 2.4 points for each additional student in the class. Most likely this is the cumulative effect of class size in grades one to four on achievement in 4th grad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