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问卷》和《大学生网络安全感问卷》,以311名在校大学生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和网络安全感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网络安全感的情况良好,虚拟人际关系的情况良好。(2)网络人际信任与网络安全感之间部分维度存在相关。(3)大学生样本网络安全感的风险预感、情绪体验维度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在生源地以及专业上没有显著差异。(4)在年级变量上,大学生样本在网络安全感中的不确定感有极显著差异;在网络安全感中的情绪体验和网络人际信任中的友伴支持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安全感和归因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安全感量表(SQ)和多维度—多归因因果与量表(MMCS)对36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学业成就—努力、背景、外向、内向与心理安全感存在显著相关。人际关系—背景、运气、外向与心理安全感存在显著相关。2学习成就—努力、背景、内向、外向维度,人际关系—背景、运气、外向维度的高低分组在归因方式存在显著差异。3心理安全感对学业成就归因和人际关系归因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且回归系数均显著。其中人际安全感对学业成就归因的倾向性归因的解释率为3.9%,对人际关系归因的倾向性的解释率为5.1%。4学业成就归因及其各维度对归因方式显著的回归,回归系数均显著,学业成就—努力、内向归因对心理安全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学业成就—背景、外向归因和学业成就总分对心理安全感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心理安全感与归因倾向性相关显著,互为因果,能够相互预测。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大学生安全感问卷和社会支持问卷对某大学的300名学生进行调查,目的在于探讨大学生安全感和社会支持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工作提供参考。本研究调查数据采用SPSS16.0进行处理,主要通过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学生安全感在性别方面存在差异,且男生的安全感高于女生。(2)大学生安全感在年级上也存在差异,大一学生安全感最高,大四最低。(3)安全感及其各因子与社会支持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心理安全感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54名大学生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大学生心理安全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有效树立大学生心理安全感进行了探讨。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安全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大学生心理安全感受到性别、专业、生源、是否学生干部和年级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专业和生源也在心理安全感上存在交互作用,而其他变量间交互作用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扩招后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观念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及访谈的方法,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想信念、学习目的态度、心理体验和消费意识等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并就教育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恢复体验是从心理层面对休息的感知.本研究依据“自下而上”的归纳式研究范式,综合运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中学生恢复体验的内容结构进行探析,编制了相应的问卷,并对中学生实现恢复体验的方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中学生恢复体验内容结构包括五个维度:心理脱离、掌握体验、情绪表达、控制体验和放松体验,据此编制的五维度问卷也具有较高的信效度;(2)中学生实现恢复体验的方式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偏好差异.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32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和安全感量表进行调查研究,探究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安全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和安全感得分处于中等水平;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父母偏爱与人际安全、确定控制感、安全感总分存在显著正相关,而父母惩罚严厉、父母拒绝否认、父亲过度保护与人际安全感、确定控制感、安全感总分有显著负相关;父亲教养方式的6个因子都进入了对安全感总分的回归方程,对安全感的回归作用显著,父亲情感温暖、父偏爱、父亲过度保护对安全感的回归系数显著。母亲教养方式的5个因子都进入了对安全感总分的回归方程,母亲情感温暖、母亲偏爱的回归系数显著。由此得出结论,父母的情感温暖,偏爱和过度保护是影响大学生安全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安全感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安全感的现状及特征,采用马斯洛的《心理安全感-不安全感问卷》,对湖南某高校大学生520名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安全感(29.81±11.17)分数偏高,具有一定的不安全感倾向;心理安全感在专业特征和年级特征上存在显著的差异(P〈0.01,P〈0.001)。  相似文献   

9.
立足于创业者微观主体,以大学生创业者为样本对其创业心理特征进行评估和分析,通过探索性的质性研究方法,对厦门地区8家众创空间24个大学生创业团队进行21个月的持续跟踪调查和访谈,借助NVIVO 11FOR WINDOWS软件,建立开放编码系统,归类分析其创业过程中心理变化过程,发现创业成功的大学生创业者及其团队在自信力、情绪控制力、信息收集力、领导力、执行力、团队融合能力、变通取舍等多个方面具有显著特征。经过进一步编码、归类、整合发现,其心理特征是创业过程中的个性、团队精神及环境长期相互影响作用下的固化结果,可以通过心理自助、朋辈互助、团队心理辅导等辅导策略进行进一步优化和提升。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报告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王加绵 《辽宁教育》2000,(10):20-22
问卷调查及访谈表明,造成教师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5个方面:1、工作任务繁生,心理压力较大;2、干群关系紧张,同事之间难于相处;3、心理安全感不足,福利待遇缺乏保障;4、价值观念混乱,社会上造成心理不平衡的事情太多;5、个别教师心理承受能力偏低,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1.
宋朝霞  王峰  韩芊 《教育探索》2009,(1):120-121
团体心理辅导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矫治有明显的作用.经过团体心理辅导后,贫困大学生安全感水平有显著提高,焦虑水平明显降低,且有长期效果;在主观评价方面,参加团体心理辅导的成员有积极改变自己现状的态度和行为,可以在一种诚恳、接纳的氛围中,与他人分享经验和感受,并积极参与、共同努力完成集体任务,使自己的安全感得到提高,焦虑情绪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12.
该研究旨在探索心理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我们采用调查问卷、个案观察和访谈等方法对兰州大学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性别、年级和专业的大学生对心理教育在高等教育中重要性的认识是有差异的;(2)不同性剐、年级和专业的大学生对心理教育的需求是有差异的;(3)心理教育对大学生成才过程中的影响在性别、年级和专业上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初中生的心理安全感状况,本文以上海市某中学的初中生为样本,对学生进行心理安全感问卷调查。得出影响初中生心理安全感的六个因素,依据其对心理安全感的贡献率依次为:同伴因素、家庭因素、教师因素、环境因素、个人因素、学业因素。运用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方法和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六个因素的结构进行检验,发现六个影响因素结构拟合度良好,可以解释心理安全感98.3%的变化原因。  相似文献   

14.
王德强  牛玉兰 《文教资料》2013,(7):119-121,129
通过访谈、问卷等方法,对内蒙古某高职院校800名学生(以下简称"高职生")主观幸福感相关因素的调查,结果表明:(1)高职生积极认知评价、心理控制源和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正相关,而消极认知评价、心理控制源和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负相关;(2)消极认知评价、心理控制源和社会支持对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有直接影响;而积极的认知评价通过心理控制源和社会支持间接影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3)通过调查,在社会支持方面,女生对社会支持的寻求显著高于男生,男女生在情感表现上有明显的差异,主观幸福感体验不同。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以心理韧性的积极研究视角,探讨名校分校特定情境下青年教师如何成功应对职业发展初期的"易感期"和"迷茫期"。笔者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北京市S学校7位教师为访谈对象,采用扎根理论对访谈文本进行编码分析,初步展示了名校分校青年教师心理韧性的主要要素,即个人资源(个性特征)、应对策略(积极认知、情绪管理、行为策略)、环境资源(人际支持、自主性、专业支持)。这些要素环环相扣,交互影响,揭示了青年教师在高工作压力下良好适应能力培养的动态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6.
随机整群抽取重庆师范大学和重庆科技学院两所高校在校大学生,使用人际信任量表、安全感量表及生活满意度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大学生安全感与生活满意度、人际信任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大学生安全感与人际信任在生源地、性别、是否独生子女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生活满意度在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女性高于男性;生活满意度在生源地和是否独生子女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2)大学生安全感与生活满意度、人际信任正相关;生活满意度与人际信任也存在正向关系。(3)在结构方程模型中,大学生安全感对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直接预测作用,对人际信任也具有显著的直接预测作用,人际信任对生活满意度同样具有显著的直接预测作用。这表明,人际信任在大学生安全感对其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即安全感通过人际信任影响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着重探讨大学生的自尊、安全感与完美主义的关系。方法:采用Rosenberg的自尊量表(SES)、安全感量表(SQ)以及Frost多维度完美主义问卷(CFMPS)对浙江省部分高校的3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积极完美主义与自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大学生的安全感与消极完美主义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其与积极完美主义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安全感对消极完美主义显著的预测作用,能解释的变异量有3%;自尊对积极完美主义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能解释的变异量有3.7%。  相似文献   

18.
运用马斯洛的<安全感一不安全感问卷>(S-I问卷)和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进行测查,其目的在于探讨家庭环境因素对安全感的影响,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袁明:安全感组与不安全感组在家庭类型、经济收入、亲密度上等有显著差异,家庭环境与安全感相关显著.因此给成长中的大学生提供一个具有全面安全感的家庭环境,对于提高其自信心、责任心,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民众安全感的普遍逐年下降,对儿童进行心理安全教育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心理安全教育的价值取向则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儿童心理安全教育应以让儿童体验到充分的心理安全感为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0.
通过文献查阅、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编制我国大学生心理社会能力初测量表。探索性因素分析(n=691)确定该量表22道题项,抽取情绪管理、自我认知、社会适应和人际交往四个因子。验证性因素分析(n=500)及信效度检验结果表明该量表结构合理,拟合度良好,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及内部一致性信度,可以作为我国大学生心理社会能力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