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伟大的民主革命家黄兴在中华民国建立之初,就提出了一系列颇有远见卓识的建国、治国、兴国主张。这包括:主张自力更生,独立自主建国;高扬民权主义,反对官僚主义;主张依法治国,反对专制人治;力主实业强国,倡导教育兴国。这些思想主张,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嘉庚关于《教育立国》、《科学建国》之论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论述了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主张既要发展实业,又要发展教育,既要“教育立国”,又要“科学建国”的独特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政党政治论新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党政治发源于西方。在中国,经由孙中山的介绍以及理论上的阐释和发挥,成为一种颇具特色的政党政治论。然而对于孙中山的这一理论,人们往往不愿去作积极的审视,或者将其与孙中山后来所强调的“以党治国”对立起来,借以证明孙中山晚年对于政党政治论的放弃。本文基于具体事实的分析,论证了政党政治论是孙中山所一贯坚持的政治主张和他的民权主义体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肯定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具有的不可忽视的进步意义,同时指出其局限性所在。  相似文献   

4.
简论张之洞的实业救国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之洞的实业救国思想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思想根源。它以提倡农工商三年并重和提倡实业教育等为基点,提出了兴办实业的各种具体主张,并以此为指导进行了一系列实业救 国的活动。如办工厂、开矿山、修铁路,兴办 实业学校党等。张之洞的实业救国思想及主张主张产生过积极影响,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一、政党政治的含义及民初政党政治的实质 政党政治从一般意义上讲是指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议会或总统竞选,由占多数议会席位的政党联盟负责组织政府,或者由获得多数总统选票的政党联盟负责组织政府的政党控制政权或干预政治的总称。 民初的政党政治是民国初年以宋教仁为首的一些迷恋资本主义政党政治的同盟会会员,幻想在袁世凯当权条件下,通过“政党竞争”发展实业等措施采扩大和巩固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进而组织责任内阁,把中国政治纳人资产阶级政党政治的轨道。宋教仁认为:“以前是旧的破坏时期,现在是新的建设时期。以前对敌人是拿出铁血精神,同他们奋  相似文献   

6.
试论张之洞实业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之洞的教育思想和主张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实业教育思想独具特色,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如强调重视培养实业人才,在实业教育中采用教学与实吓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聘请洋教员来华讲学,向国外派遣留学生等等,对当今我国教育的发展和完善仍不失借鉴之外。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相信教育对于抗战建国具有巨大的作用,主张教育要为抗战建国服务,要为整个民族和大众的最高利益、用生活教育之原理和方法来造就抗战建国人才.强调学校在抗战时期需要加强军事、生产劳动、科学和民主这几个方面的学问。陶行知的这些抗战建国教育思想具有多方面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自晚清新政以来,熊希龄借鉴日本等国的经验,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民族实业的主张。其中注重实业和实业教育相结合的理念尤其可贵。  相似文献   

9.
杨昌济在19世纪末至加世纪初,提出了一整套实业教育思想。他深刻论述了实业教育对富民强国、振兴中华的重要意义;提出必须大力发展直接为农工商实业服务、与农工商实业紧密结合的职业技术教育;主张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兴办各种专业技术学校,推广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为了肃清发展实业的思想障碍,他对中国在长期封建专制下所形成的各种陈庸思想观念、丑恶社会习俗进行了猛烈扫荡,提出了一系列改良人心道德、转变思想观念、转移社会风气的新主张,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与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初,在“西学东渐”思想的影响下,有“北洋实业权师”之称的周学熙,主张教育与实业要如影随形,教学要“教、学、做”合一,坚持“既习其理,又习其器”的教学方法,这些主张在“北洋工艺学堂”等实业学堂被付诸实施,并且随着天津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使近代工业和近代教育的发展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1.
杰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宋教仁竭力主张政党政治和责任内阁制,最终以身殉志。对此如何评价?史学界褒贬不一,众说纷纭。本文想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求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12.
身为企业家,更确切地说身为企业教育家,卢作孚提出了颇有独到见解的教育思想。这些教育思想中无论是谋求教育独立,还是主张增加教育经费;无论是大力推行改革学校课程体系,还是积极倡导实业与教育的结合,均与当时全国风行的教育独立运动、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观以及各地掀起的实业救国热潮的影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张謇和孙中山在关于发展工业、商业、交通等产业的重要地位的认识上有所不同。张謇主要是从微观角度出发,通过创办一系列的企业来探求救国道路,而孙中山主要是从宏观角度出发。张謇的实业救国思想的实质属于改良性质,而孙中山的实业救国思想则是改革性质的,主张以全新的资本主义模式来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14.
纵观西方各国政党政治现象,我们不难发现,当代西方政党政治已经发生了诸多异变,而这些异变又是与民主政治的本质背道而驰的。它从根本上不断蚕食民主的基础,直接导致了西方政党政治的危机和式微。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高等专科教育发展较早,历史较长。研究专科教育发展史,特别是总结建国三十三年来专科教育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当前制订专科学校的发展方针,探讨专科教育的办学规律,研究开创专科教育的新局面是十分有益的。(一)上海解放前的高等专科学校教育中国的专科教育源远流长,早在维新运动教育改革期间,维新派人士就大力提倡实业教育。1896年,江西蔡金台等人创设“蚕桑学堂”,这是实业教育的一个起点。从《钦定学堂章程》中可以看出,实业教育已自成系统,有:简易实业学堂、中等实业学堂和农工商医高等实业  相似文献   

16.
近代仁人志士的各种救国主张,是我们的宝贵遗产,本文试图概括勾画甲午战后出现的救国主张和实践的轮廓,抛砖引玉,求教方家。一、实业救国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更为严重的民族危机,各阶级的仁人志士纷纷挺身而出,提出自己挽救民族危机的救国主张。孙中山等人组织兴中会,酝酿以革命“振兴中华”;康有为等人发动“公车上书”,力图以维新救亡。在此同时,“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  相似文献   

17.
作为清末状元,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民族实业家、教育家,张謇面对晚清朝政的腐败,毅然决定辞官返乡,满怀"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热血,积极投身于兴办实业中。张謇的"实业救国"思想产生有其特定的原因,对实业救国的主张,张謇也有其自己独特的观点,无论是前期"实业救国"思想的提出,还是后期兴办实业的实践,都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初年(1901-1911)许多报刊杂志大力宣传实业振兴思想,实业振兴成为了当时的社会思潮。报刊舆论阐发的主要问题一是关于振兴实业的重要性,二是关于振兴实业的措施问题。报刊舆论认识到20世纪是实业竞争的时代,中国已处于世界经济竞争的中心点,振兴实业已成为中国的救亡之术、富国之基、强国之要道,将振兴实业提高到了救国救民的高度。同时报刊舆论提出的全民动员,政府应奖励大资本,保护小资本、建立股票市场等实业机构、建立中外合资企业,订立经济法规等主张都是1895-1900年这个时期所没有的,对银行、实业教育和发展交通事业等方面的认识也比前一时期更具体更深入。实业振兴思潮的宣传和扩展,对于启发民意、促进晚清政府重商政策的出台、振和扩展,对于启发民意、促进晚清政府重商政策的出台、振兴工商业的责任意识和工商实业的发展以及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壮大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鸦片战争以来,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人侵不断加深,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积极寻求各种救国之道来反对外国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张謇在外觇大势、内审国情,充分考虑其他救国主张的利弊得失后,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  相似文献   

20.
记忆     
<正>张之洞(1837.9.2-1909.10.4),字孝达。张之洞一生崇尚"经世致用",把"为国尽忠心,救国于危亡"当作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将"兴办实业,培育人才"作为强国安邦的重大举措。在几十年的仕宦生涯中,张之洞直言传统教育的弊端,提出发展近代教育的主张,形成了较丰富的教育思想,实业教育是其中颇具特色的部分。实业学堂不仅是张之洞实业教育思想的有机构成,而且是实业教育的重心。围绕实业学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