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的爷爷名叫朱一夫。他跟人家介绍自己的名字时,总是说:“撇未朱。‘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一夫。”我在小说里看到过“一夫当关”这句话,那是说守卫险要关卡的武士。可我爷爷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老头,除了一支笔,什么武器也不会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6月6日,"艺外言中—朱振南现代水墨展"开幕。我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黄振春,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曾来德、朱振南先生,来自台湾的林德福先生、刘德勋先生,中法比经贸协会理事长邱荣男先生、此次展览的策展人张国祥先生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上,曾来德先生说,水墨画就像中国人的血脉,流淌在大陆和台湾同胞的身上,这种用绘画的、艺术的、文化的方式的交流是最美好和有效的。林德福、刘德勋及策展人张国祥向大家介绍了朱振南先生的艺术历程。朱振南先生说,能够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展  相似文献   

3.
记者的实力     
朱建中原是经济日报记者,北大中文系毕业,高个大眼,一表人才。本已登至经济日报财贸部副主任(副局级)的位子,却死活非要“下海”,于是1993年初成了北京一家生物制品公司的总经理。据说是当时中国“下海”级别最高的记者。我与朱认识时,朱尚为记者。同行间原本少有兴致,但朱的一言令我过耳不忘并引以为戒。他说:“人得凭实力活着。”人不能凭什么活着,朱没说。想来无非虚名之类。  相似文献   

4.
闵惠泉(以下简称“闵”):朱老师,大约半年前人大出版社出版了何道宽先生翻译的美国著名媒介理论家保罗·莱文森的《手机:挡不住的呼唤》,我觉得他对手机这一媒介以及它引发的社会现象的思考是相当深入并富有启示的,这也很值得国内从事哲学、社会学以及传播学的学者思考。我首先一点感触就是:倒退十几年,手机绝对是极少数人炫耀的工具,如今几乎地球人都有了手机,它可能是现代社会中被炫耀“最短暂的”媒介之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进步和对社会的平等与人们身份及观念的平等贡献太大了,不知您是否有这样的感受?朱德生(以下简称“朱”):谢…  相似文献   

5.
《“朱”“墨”之间》的“快语”,刊于1990年7月20日,见报不久,四川日报社主办的《文摘周报》摘登在一版报眼。作者王德勋(淮安师范学校教师)在兴奋之余,寄给编者的一封信中说:“叹服您的眼力和手笔……现寄上《文摘周报》一张,让您同我一道分享欢乐!”这些言词,倒使编者不安起来,重新把原稿翻了出来,从题目到结句,仔细比较,寻找长短,以求一得。一是题目。原题是《“朱者”应乐于近“墨”》,改题为《“朱”“墨”之间》。编者改时出于这样的考虑:题目要能表达文章主旨。“快语”的题目,要求“短小、新颖、形象、含蓄”。这篇文章所说的“朱”  相似文献   

6.
司徒汉帮助我采访八九年初,我在《歌剧艺术》编辑部工作时,采访过一位英藉华人音乐博士——何士能先生。当时,在旁作陪的有何先生的表哥司徒汉先生,那是我第一次认识这位“大指挥家”。作陪的还有何先生的表姐体育科学研究所的司徒璧双女士,她和司徒汉是堂宗兄妹。席间,司徒汉先生没有一点指挥家的架子,当我听不懂何先生的广东土话时,他和璧双轮番当我的翻译。何士能先生谈及中国音乐在英国的地位时,一些音乐领域的术语和专业名词诸如“头紧腹圆尾轻收”“打击乐”等等时,司徒汉先生还借助于手势为我解说。采访即将结束,司徒汉先生告诉我,他的夫人顾葆瑜女士也在歌剧院工作,是位“女高音”。可惜的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刊物上常引用“知识爆炸”一词,现在有人说,这个词儿应为“知识激增”。提出这个看法的人,是华中工学院名誉院长朱九思。现将1986年1月20日《文汇报》上所登朱九思先生谈话原文转载如下,以供研讨。  相似文献   

8.
“告状”(一等奖)1988年8月4日清晨,当上海市市长朱镕基一行来到上海九龙路垃圾码头慰问环卫生工人并准备参加劳动时,突然从路旁走出几位与码头为邻的居民,大声向他告状:“朱市长,知道您来视察,我们特意请了假在这等您。今天垃圾码头这么干净,是他们加班突击打扫做给您看的……”朱市长看着湿淋淋的路面,说:“是呀,这都冲洗干净了,我还打扫什么?这不是做  相似文献   

9.
1.忌讳称丈夫或妻子为“爱人”。因“爱人”在英语中是指“情人”,俗称“相好的”。所以,香港人介绍自己的丈夫或妻子和别人相识人,总是说:“他是我的先生”或“她是我的太太”;称别人的丈夫或妻子时,也是“您的先生”,“您的太太”。  相似文献   

10.
于文 《出版科学》2016,24(4):127-128
我的导师肖东发先生于2016年4月15日因突发疾病溘然长逝,留给我无尽的哀痛与思念。毫无防备的诀别让这份哀痛格外刺心,先师生前的谆谆教导令这份思念分外悠长。历史学家罗尔纲曾在感念恩师胡适的教诲时,谓之“煦煦春阳的师教”。先生生前极爱此言,常以之论北大的师德传统,说“北大人的风骨和精神得以代代相传靠的正是这‘煦煦春阳的师教’”。在我心中,先生之教正如这“煦煦春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