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一位友人向我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马克思的《资本论》写于英国而不是写于德国?”乍一听,这个问题似乎很容易回答。1849年,马克思被普鲁士政府驱逐出境、流亡英国,并在那里一直住到逝世,而《资本论》第一卷是在1867年完成出版的,因此,《资本论》只能写于英国。然而,细一思考,问题并不这样简单,需要寻找更深一层的答案。英国是欧洲最先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在那里最先显露。相比  相似文献   

2.
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论者几乎无人不读《资本论》。《资本论》意义远远溢出政治经济学范围,对它可以作哲学研读,可以作文学研读,也可以作伦理学研读,因而更可以而且理应从艺术和美学视角作专门研究。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理论界对《资本论》第一卷结束语中“重建个人所有制”论断的理解分岐很大,有的说是指建立消费品个人所有,有的说应理解为建立劳动者对自己劳动的自主权,有的说“个人所有制”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一种借用说法,有的还说“个人所有制”如果和生产资料挂钩是很危险的、生产资料归属法不能说明“个人所有制”的含义,有的甚至说马克思、恩格斯“个人所有制的解释不一致。如何才能消除这种分岐呢?笔者认为:1.必须挖掘出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著名论断的本意;2.必须正确阐释恩格斯就杜林对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提法的攻击所作的答复;3.必须正确说明马克思为什么要提出“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命题;4.必须全面回答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的思想有什么重要意义。本文愿就以上问题谈点个人意见,并企望理论界关于“重建个人所有制”含义的理解能形成共识。  相似文献   

4.
5.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之作,是世界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理论武器。本文通过对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和卡尔。洛贝尔图斯的经济理论相比较,进一步说明《资本论》是一座马克思主义的宏伟的理论丰碑。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于《资本论》中提出的“精神生产力”在知识经济时代的21世纪,愈发放射出其光彩。因为当今时代是依托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这一精神生产要素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资源和动力,并逐步取代以往那种单纯依赖消耗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而换取经济发展的原型经济模式,这就决定了“精神生产力”在21世纪具有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于《资本论》中提出的“精神生产力”在知识经济时代的21世纪,愈发放射出其光彩。因为当今时代是依托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这一精神生产要素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资源和动力,并逐步取代以往那种单纯依赖消耗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而换取经济发展的原型经济模式,这就决定了“精神生产力”在21世纪具有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体现了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资本论》选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体现了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要求。"《资本论》选读"课程本身蕴含着丰富的育人元素,同时还可以从理论与现实层面拓展性地融入育人元素。为了更加深入地提升"《资本论》选读"课程的育人功能,可以从完善的教学设计、新的教学模式、多元的教学方法等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9.
《资本论》中的“二重性”学说探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了两种"二重性":一种是"与生俱来的二重性",另一种是"历史地获得的二重性"。"劳动的二重性"属于第一种,商品和资本的"二重性"则属于第二种,前者不能充足地说明后者,对后者的透彻说明须借助拜物教批判理论。劳动二重性学说,只是马克思的"二重性"学说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马克思的"二重性"学说的精义在于揭示"物"的"社会形式"是如何"历史地获得和叠加"的。马克思的"二重性"学说与"从抽象上升为具体"的方法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从"抽象"上升为"具体"的叙述逻辑的任务在于,理论地再现"物""历史地获得和叠加"一定的"社会形式",从而获得其"二重性"这一历史过程。把马克思从"抽象"到"具体"的"上升"逻辑"偷换"为从"具体"到"抽象"的"下降"逻辑,是一种有害的理论倒退。  相似文献   

10.
李萍  王海民 《天中学刊》2012,27(3):36-37
在《资本论》中,"拜物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马克思通过分析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的含义,指出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中,"拜物教"是与人们的日常经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种意识,它使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道德等都服务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具有意识形态特性。  相似文献   

11.
12.
一、《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而经济利益关系是生产关系中最核心的部分生产关系是同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联系的,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性社会关系。简单地说,生产关系就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  相似文献   

13.
《资本论》以剩余价值为中心,揭示资本家剥削工人阶级的秘密,阐明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对立的实质,最终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人类达到和谐美好的共产主义家园。《资本论》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即打破一个旧社会建立一个新社会,达到社会解放和人类解放的政治目的。同时,透过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表象,《资本论》揭示了隐藏在商品、货币等物的矛盾表象中,实质是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的对立。该书对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正确处理各种物质利益关系、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等举措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早期著作中使用过异化概念,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二十三年之后,在1867年出版的《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又使用过异化概念。对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曾经使用异化概念应当怎样认识?这是当前我国理论界争论异化问题必须弄清楚的重要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和科学巨匠。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项划时代的发现,已经使他成为人类社会有史以来直到十九世纪最卓越的学者和最伟大的思想家。但是,不仅如此,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特别是全国《资本论》研究会"无锡会议"以后,我国对《资本论》方法论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某些问题的研究上有新的突破.但也存在一些不同意见和争论.这些问题的解决当然有赖于进一步联系实际深入研究,但也有些问题的争论是由于对一些范畴的含义的不同理解而引起,并不在于问题本身.我认为,为了有效地对问题本身进行讨论,有必要先把一些基本范畴的含义弄清楚.本文就是为此目的,本着研究探讨的精神,力求按照《资本论》及其作者——马克思的原意对一些基本范畴做点浅释,就教于学术界.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 ,广泛地运用了数量分析 ,最早提出了科学的弹性理论 ,并在著作中多处用到边际分析法、均衡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等。马克思数理分析理论与西方经济学有着根本的、阶级的区别。  相似文献   

18.
《资本论》的思维艺术被列宁称为"大写的逻辑",它是批判继承黑格尔《逻辑学》的成果。这种逻辑首先是内涵逻辑,以范畴的自我发展和体系的内在生成为叙述形式,这是对黑格尔的继承一面;同时又是历史的内涵逻辑,以人类感性活动作为范畴发展的根基和动力,这是对黑格尔的批判与超越一面。《资本论》历史的内涵逻辑以非概念的历史来演绎辩证法的特质,又以辩证的运动来描述历史。  相似文献   

19.
在作为马克思的经典之作《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对社会财富的源泉进行了分析,社会总产品的构成进行了界定,对按劳分配的实质和原则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今天这些经典理论对我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乃至和谐社会建设仍然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值得当代学者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学习。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在光辉巨著《资本论》中,较多地和普遍地运用了“绝对”、“相对”这一哲学范畴。“绝对”和“相对”的透彻阐述和展开,成为马克思完整表述和体现他的经济学说中各种经济范畴之间内在联系的最好形式之一。探讨《资本论》中“绝对”、“相对”的辩证思想和方法,不但能更深刻地认识与掌握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的哲学体系,而且也能更好更系统地学习与理解马克思的经济学说的精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