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仇忠海 《现代教学》2015,(Z1):53-54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之为人的基本道德修养。我校在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核的基础上,把感恩教育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提升学生道德品质的有效载体,在学生中积极倡导"感恩在心,报恩在行",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自觉融入"常怀感激之心"的教育元素。经过持续多年的感恩教育实践,感恩不仅成为我校的校园精神和校园文化,也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实践载体,为我校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找到了一条有效的实践之路。一、加强感恩教育活动实践,为学生知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充分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语文学科作为各学科中最重视人文性的一门学科,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五千年中华文明,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中语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最关键的阶段,对于学生的语文水平和文学素养的提升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在新时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陈玉坤 《成才之路》2014,(22):22-2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何在初中阶段结合数学学科教学对青少年进行中华优秀文化的教育,是值得每一个数学教师思考的现实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在教学内容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走上成才路。  相似文献   

4.
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占据国家综合国力的半壁江山.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文化便是统筹和引领国家和民族发展方向的灵魂,不仅承载着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更引领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高职院校学科教育中结合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不仅有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更代表着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即将步入更高的阶段.本文就中华传统文化与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进行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5.
当今在高等学校艺术教育教学中存在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途径与方式的缺乏,如教学模式的单一化,课程结构的一成不变,加上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新科技智能化的影响,各种西方文化及价值观对我们的学生思想影响很大,导致其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缺乏深刻、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学生艺术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当前迫切需要加强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性,探索出艺术教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式。加强艺术教育课程重构建设,增设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理论课程和相关实践应用课程体系。从而达到促进艺术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实现中华优秀民族文化复兴的战略目标,让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6.
王长芬 《现代教学》2015,(Z1):35-36
立足"文化立校、自强育人"的办学思想,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中,我校以文化建设为基点,以学校特色发展为核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文化建设有机整合。在学校文化的建构中保障和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成效,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中丰富和发展学校文化的内涵,达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整体发展。一、环境浸润,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人文修养,增强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7.
<正>《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义务教育艺术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观、民族观,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传承与弘扬中华古诗词文化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巧妙地开展古诗词吟唱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让学生亲身体验诗词艺术的独特魅力,感知诗词艺术的思想情感,传承中华传统诗词文化。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海市闸北第八中学以编撰校本教材《论语选读》为抓手,以校情为基础,深入挖掘《论语》中的经典内容,促使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圣哲前贤思想的精神滋养,全面提升人文素养。现将该校在校本教材编写方面的经验与使用成果呈现如下,与读者分享。当今,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学习传统文化中的民族智慧,是语文学科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基于此,我校通过校本课程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在初中阶段加强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对学生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可能会对中华民族的现在和未来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我校结合学生的实际及其身心发展的特点,积极寻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活动的结合点,在赋予其时代气息的同时,使之逐步成为学生思想道德规范的基础。一、以传统节日为载体,丰富传统文化教育的形式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也是民族精神的瑰宝。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富,承载着中华民  相似文献   

10.
黄强 《现代教学》2015,(Z1):26-27
为认真贯彻落实《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2005年,崇明县教育局组织中小学开展了"走近中华经典"民族精神教育实践活动,旨在让广大学生在活动中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厚人文底蕴,感受民族精神情怀,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传承民族精神。2009年9月,"区域整体推进‘走近中华经典’民族精神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被立项为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课题。经过这些年的实践和探索,在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感知、良好品德的形成、民族精神的传承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一、行动与策略1.区域调查:了解民族精神教育现状为有效把握区域民族精神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文章首先概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医学人文教育,然后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医学人文教育研究现状,最后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医学人文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文化是民族代代相继的血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集中彰显.幼儿时期的学生,心智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幼儿园教学的各个环节,有助于发展幼儿的人文素养,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本文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出发,探讨如何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先秦儒家人文思想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传统思想的瑰宝,其中有很多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高尚的人格,启发学生正确对待生活,有助于学生自我调节和自我修炼,成为宽容、乐观、积极向上的人。将当代民族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培养青少年的民族精神。因此,只有全面认识传统文化,学习先秦儒家人文思想,才会使当代民族精神得到良好的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4.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粹,其中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人文内涵,值得每个人进行学习。戏曲鉴赏过程中能不断提高鉴赏者的艺术鉴赏水平和人文精神,运用戏曲鉴赏进行人文教育是人文教育工作中的一项创新举措,针对中国传统优秀戏曲的鉴赏,不仅能培养鉴赏者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精神,还能充分弘扬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助力。在利用戏曲鉴赏进行人文教育时,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与学生的接受程度进行循循善诱,在长期的熏陶中逐渐培养学生对戏曲这一艺术形式的热爱并对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行塑造。同时实现学生人文教育与审美教育,使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传统美德、民族精神和精湛的艺术内涵,更蕴含着家国理念和道德情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第二课堂平台,在实践中探索、归纳传统文化的校园融合模式,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并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热情,形成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传承.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落实,高校素质教育得到进一步推进,人文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被广泛应用到教育学者的教研和教学过程中。古文献学以研究中国古代文化为基础内容,其核心意义和重要性在于保存和利用中国古代文献典籍,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而当代人文素质教育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通过对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与感受,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培养青年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增强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所以说,人文教育与古文献学无论是从学术内容上,还是从学术意义上来说都是互为借鉴、互为补充的。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充分利用中国哲学、历史、文学、艺术、民俗等方面资源,加强对学生进行优秀人文传统的教育和熏陶,帮助学生认识和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精神;热爱民族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继承中华民族的人文传统。民族精神教育要着眼于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历史、文化、生活方式的归属感,培养学生对伟大祖国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教育的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开展教育的瑰宝,在开展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有效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对于提升小学语文教育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可以实现当代小学语文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正>对在校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是目前教育的热门话题。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丰富深厚的历史人文知识积累,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文明的结晶。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与教育,对于学生提升民族文化认同、人文历史自信都有深远意义。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语文课程便是最主要、最有效的文化载体。  相似文献   

2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千百年来人民群众创造的精神财富的积累,是智慧与文明的经典,是民族共同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是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载体。我校重视民族精神教育,各类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更是伴随学生度过了欢乐而有意义的小学生活,使学生在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一、利用"快乐活动日",开设民族文化课程我校利用"快乐活动日"这一契机,在校内开设了各类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民间艺术课程,如麦秆画、纸艺、剪纸、中国结、腰鼓、戏曲、民乐等,深受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