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一、两宋首都的佛道宗教宋朝是一个"崇道重儒尚佛"的时代,对于佛道二教,统治者都予以重视。北宋各帝基本上都奉行保护佛教的政策,南渡以后,南宋皇帝依然在总体上支持与保护佛教。道教在宋代的发展更为迅速,宋代统治者效仿唐朝尊老子为祖先的做法,真宗也命人别造出一位道教教主赵玄朗作为祖先,尊为"圣祖",并诏天下大建宫观;至徽宗时又发起一次大规模的崇道活动,并自称为"教主道君皇帝"。进入南宋,道教继续受到统  相似文献   

2.
宋朝社会与中华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宋朝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重要王朝,经历了北宋、南宋两个阶段,历时共320年(公元960年—1279年),北宋(960—1127)建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南宋(1127—1279)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宋朝的疆域比较小。同宋朝并立的较大的政权...  相似文献   

3.
<正>北宋时期是中国茶文化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蔡绦《铁围山丛谈》云:“茶之尚,盖自唐人始,至本朝为盛;而本朝又至祐陵时益穷极新出,而无以加矣。”(蔡绦:《铁围山丛谈》,中华书局1983年,第106页)明人王象晋亦评价:“茶……兴于唐,盛于宋,始为世重矣。”(王象晋:《二如亭群芳谱》第2册,海南出版社2001年,第1页)北宋时期贡茶兴盛,贡茶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成熟,这一时期茶叶发展逐渐呈现出与政治紧密联系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四川书院的发展与改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特殊教育组织,是教育和学术研究的重要方面军,又是传播文化、进行教化的重要场所,为中国历史上教育的发展繁荣,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衍续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书院一词最早见于唐代。五代十国期间,南唐境内已有几所书院。北宋时,书院普遍兴起;南宋时,书院有了很大发展,确立了书院制度。元明清时期,书院继续发展,书院制度日趋完善,直到清光绪(1875-1908)末年书院制度废止。 同全国书院的发展进程相一致,四川地区的书院也有上千年的历史①。历代四川都有一些闻名全国的书院,如沧江书院、鹤山…  相似文献   

5.
风筝,中国南方称“鹞”;北方称“鸢”,其历史可溯至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据史料载,风筝最早用于运载、通讯等军事领域。约唐、五代时期,风筝逐渐转变为供人娱乐的颇具技艺性的玩具,至北宋时期,民间已普遍流行;南宋甚至出现以放风筝著称的艺人;明清时代。风筝更加普及且为一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  相似文献   

6.
论宋代实学     
论宋代实学葛荣晋所谓"实学",是指宋以后的"实体达用"之学。随着历史的变迁和忧患意识的隐显,实学总是或侧重于"实体",或侧重于"达用",而不断地在转换中向前发展。宋代实学,经历了一个由北宋重"达用",到南宋重"实体",再到南宋末年重"达用"的否定之否...  相似文献   

7.
从汉魏到两宋,行记从史部著述到独立文体,从纪行程到纪日程,其书写模式演变的背后是社会文化的转型。从中唐开始,在编年史学观的影响下,行记与诗歌逐渐日记化。两宋文人将日记化的行记和诗歌同时纪行,互文参照,终于在南宋时期实现了行记与纪行诗的"史地互证"。在这个互文呈现的世界里,行记和纪行诗全面展现了宋人的知识兴趣与学术取向,即游心翰墨的人文旨趣、地理考证与存在还原。  相似文献   

8.
两宋时期是我国史学迅速发展,史学繁荣的历史时期,著名史家及具有深远影响的史籍名著大量涌现,产生了纪事本末体、纲目体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史书编纂体例,对后世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蜀鉴》是宋代四川史学家郭允蹈所撰专记蜀中之事的著作,此书集中反映了郭允蹈的史学思想。本文试以《蜀鉴》为中心对郭允蹈的史学思想进行探讨,探寻南宋时期知识精英阶层忧患视域下的史学经世思想。  相似文献   

9.
北宋至清代中期,《国语》的流传以公序本为主。其自北宋治平元年国子监初刊后,在南宋至清各个时期皆有不同程度的再刊和翻刻,其中尤以明代为盛,形成独立的公序本系统,一方面大大普及了《国语》的传播,另一方面又因翻刻较多,渐失原貌,致使后人对其多有不满。实则《国语》明道本与公序本各有长短,应当相互参校、定其瑕瑜,以求其原真。  相似文献   

10.
正一、茶艺:博大精深的唐代茶文化王升华《茶圣陆羽》是一部以唐朝茶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历史小说。小说以唐朝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为历史背景,以茶圣陆羽跌宕起伏的一生为主线,全方位地再现了盛唐时期绚烂多姿的茶文化。唐代是中国茶文化形成的关键时期,杨晔《膳夫经手录》记载:"闾阎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也。"《封氏闻见记》卷六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唐代第一部茶学经典《茶经》的问世,则标志着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  相似文献   

11.
以茶论人生     
刘瑜 《华夏文化》2010,(3):49-50
<正> 中国是茶的发祥地,茶文化自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茶文化受到儒、道、佛等传统文化思想的浸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具有浓厚的精神文化内涵。历史上,茶向来都与文人雅士关系密切,因为饮茶可以令人宁神静心,有助于提高自身的修养以及审美情趣,完善人生价值取向,从而形成高雅的精神文化品格。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饮料种类日益繁多,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人们似乎不再青睐于喝茶,即便现在有人喝茶,也很难体会到茶文化的精髓所在。俗话说"琴棋书  相似文献   

12.
独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众所周知,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虽然俄罗斯的茶是由中国经西伯利亚传入,且饮茶的历史并不长,但茶在俄罗斯民族文化中却占有重要地位。俄罗斯人不但喜欢饮茶,而且逐步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茶文化。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目前不但是世界第六产茶国,而且也是一个茶叶消费大国。该国人均年饮用茶叶达1公斤左右,每年需从中国、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等国进口各类茶叶10万吨。然而,该国的饮茶、种茶历史只有300多年,其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在问世纪初由中国传播去的。从而使中俄茶文化结下了丰硕的成果。中国家文化是通样传入俄国的?中国茶叶于公元1612年传到欧洲。最初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船只将中国的茶叶带入荷兰,荷兰的上流社会逐渐流行饮茶。然而,最早向欧洲传播中国茶文化的入是威尼斯著名作家拉摩晓,他在1559年间所著的《茶之摘记》、《国…  相似文献   

14.
宋仁宗在位时期,北宋文人政治文化获得发展,“和而不同”的庆历士风得以涵咏和张扬,宋仁宗与他的士大夫合作者们共同构建了较和谐的文人社会,为北宋的“极盛”时代的到来,作出了重要历史贡献。本文对宋仁宗在其中的历史功绩,作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5.
经学莫盛于汉,史学莫精于宋,此涉学者所能知也。汉代经术以西京为宏深,宋代史学以南渡为卓绝,即今之言者于此未尽同也。近三百年来,宗汉学为多,虽专主西京其事稍晚,然榛途既启,义亦渐明。惟三百年间治史者鲜,今兹言史者虽稍众,然能恪宗两宋以为轨范者,殆不可数数观,而况于南宋之统绪哉!双江刘鑑泉言学宗章实斋,精深宏卓、六通四辟,近世谈两宋史学者未有能过之者也。余与鑑泉游且十年,颇接其议论。及寓解梁,始究  相似文献   

16.
南宋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后,社会经济发展,商业、手工业发达,较北宋时更为繁荣。城市的繁荣促进了消费和休闲生活,当时城市娱乐活动丰富多样,形态各异。  相似文献   

17.
饮食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本条件 ,是最重要的物质文明。其地域特点是 ,依据一定的地理环境而形成不同风格的口味 ,同时也随着时代和生活的不断变化接受外来新异或高级的饮食文化。迁移到外地的居民 ,总是在相当时期内保持着原有的饮食习俗。北宋都城东京 (今河南开封 )饮食业对南宋都城临安 (今浙江杭州 )的影响便是最集中的体现。两宋之际 ,杭州“自累经兵火之后 ,户口所存 ,十才二三。而西北人以驻跸之地 ,辐辏骈集 ,数倍土著。今之富室大贾 ,往往而是。”(《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 173 )原有的饮食习俗及饮食业 ,已不能适应作为都城的人口…  相似文献   

18.
胡军 《华夏文化》2012,(1):31-33
李唐作为南宋四家之首,承担着明代王世贞所谓传统山水五变之一的“刘李马夏一变”,其在传统山水画史上的地位相当重要。为什么李唐在北宋时生活了近八十年,画风几近成熟,却一直默默无闻,典籍很少记载?在南宋时,他的活动年限不过短短几年,却又造成了如此大的影响?历来论者少有论及,  相似文献   

19.
刘朴兵 《寻根》2013,(6):128-132
文昌韩氏始祖韩显卿为韩琦裔孙 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的父亲宋耀如,原名韩教准,出身于海南文昌韩氏,其始祖是南宋廉州(今广西合浦)太守韩显卿。韩显卿又是北宋三朝宰相韩琦的六世孙。  相似文献   

20.
杨蕤 《寻根》2022,(2):19-25
古典名著《水浒传》在我国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部成书于明代初期的文学巨著,吸收了《大宋宣和遗事》《东都事略》等宋代笔记中的创作素材,展现了北宋末年众豪杰在梁山水泊起事抗宋、降宋、助宋的故事,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虽然《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晚期社会为创作历史背景的文学作品,存留了不少真实的历史信息,不仅为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